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五岳现存规模最大古建筑群 嵩山中岳庙:天地之中 万物有灵

五岳现存规模最大古建筑群 嵩山中岳庙:天地之中 万物有灵

时间:2021-12-05 14:22:35

相关推荐

五岳现存规模最大古建筑群 嵩山中岳庙:天地之中 万物有灵

五一小长假,我们应邀往洛阳游玩。假期第一天即4月29日,早班机准点抵达郑州机场,朋友专程前来迎接,驱车高速一个小时,到达此行第一站,闻名已久的中岳嵩山。一下高速,顿时陷入茫茫车海之中,节假日外加热门景区,这番拥堵可自行脑补。手机地图上显示前往少林寺的路段一片鲜红,我料定景区必定是水泄不通,建议先就近前往相对通畅的中岳庙。沿途走走停停,却也让我们见识了少林武术的热度,道路两旁星罗棋布也不知有多少武术学校,或许是场地不足,又或许为了现场广告,一家家竞相组织人马在路边操练,龙腾虎跃,气氛比天气还火热。半小时后到达中岳庙,门前摊贩无数,声势喧天,幸而过了天中阁真正进入庙宇之后,古树参天,殿阁重叠,虽然游人香客亦络绎不绝,却丝毫不影响其名山大宇的肃穆森严和巍峨静谧。

中岳庙,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的圣地。位于登封市嵩山东麓。始建于秦,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汉武帝游嵩山时下令祠官增其旧制;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增建“太室阙”;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时,加封中岳神,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故称之为中岳庙。唐玄宗仿照汉武帝加增太室祠的故事,对中岳庙大加整饰,扩建殿宇,是中岳庙的鼎盛时期,宋太祖金妆神像,岳神的冠戴衣着沿袭至今。以后又绘饰壁画,遍植松柏,不断为之增添光彩。明清两朝对中岳庙又多次整修,特别是乾隆时按照北京清故宫的建造方法,对中岳庙作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又设宜道会司,以掌管全县的道教事务。从此,中岳庙飞甍映日,杰阁联云,梁画栋,金碧辉煌,整个庙宇的布局制式都与故宫相似。

由于历代帝王专宠,故而中岳庙地位始终尊崇,建制不断扩大。庙宇群山环抱,布局谨严,规模宏伟,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总面积11万平方米,为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河南省规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如此宏大而又幽雅庄严的庙宇在全国也是罕见的,此为华夏文明道教圣地。庙内主要建筑,从南向北,由低至高,顺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峻极坊、大殿、寝殿、御书楼,前后共11重。中轴线两侧建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神州宫、小楼宫等。殿宇、楼阁、廊庑等共400余间,气势恢宏。庙内古柏参天,碑碣林立,珍存着许多文物瑰宝。

中岳庙既是祭祀岳神的场所,又是重要的道教宫观。中岳庙是道教在嵩山地区的最早基地,原是为了祀奉中岳神而设的。道家尊中岳庙为“第六小洞天”,据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嵩山修道九年。南北朝时,著名道士寇谦之在此改革“五斗米道”,创立“新天师道”。中岳庙是河南省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为全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之一,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华门是中岳庙的前门,原名“名山第一坊”,为木建牌楼,1942年改建为砖瓦结构的原庑殿式牌坊,更名为“中华门”。门额内外分别写有“依嵩”、“带颍”、“嵩峻”、“天中”八字,简要地说明了中岳庙所处的地理位置。

中华门北有一座八角重檐亭,即“遥参亭”,是古代过往行旅拜谒岳神的地方。形象优美,精巧异常。

景区入口天中阁。天中阁在明清之际是中岳庙的正门,面阔五间,重檐绿瓦,雕梁画柱,飞檐凌空,风格独秀。台高7米有余,上面有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的重檐歇山式建筑,覆以绿色琉璃瓦,四周筑有女儿墙。阁楼正面牌匾上书“岳立中天”,背面牌匾则书“道济天下”。

出天中阁沿甬道拾级而上,其后便是木结构配天作镇坊。它原名叫“宇庙坊”,古时称中岳为土神,意思是以地配天。坊起三架,庑殿式屋顶,斗拱雀替,雕琢华丽。正楼额书“配天作镇”,左右配楼分别书“宇庙”、“俱瞻”。

配天作镇枋后为松柏掩映的崇圣门,因中岳神曾被封为“中岳天中崇圣大帝”而得名。而今却供奉各路财神,改名财神殿了。

崇圣门东有古神库,创建于北宋。在古神库周围有四个高大的铁人,四大铁人铸造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高3米许,重约3吨,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威严,栩栩如生,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好的四个“守库铁人”,同时也是北宋铸造的艺术珍品。 有关铁人的民间传说甚多,有一种说法是摩挲其身体相应部位可消解人身病痛,故而摩身拜祭者甚众。

峻极门前甬道两旁为四岳殿,古人称中岳庙为土神之宫,五行土为尊,所以中岳为五岳之首,配之以四岳殿,表示“五岳共存,五行俱全”的宗教观念。

峻极门前东侧四角亭内有《中岳嵩高灵庙碑》,刻于北魏文成帝太安二年,是嵩山地区最古老的一通石碑。碑文传为著名道士寇谦之所书。字体结构严整,笔调朴实健捷,仿似汉碑古制,是研究魏书书法和中岳庙宗教历史的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康有为把它列为北碑十家之首,称其“沉异奇古”。现字迹已大部剥落,仅存首尾数百字。

竣极门附近有许多珍贵文物,还有魏碑、唐褐、宋幢、金狮、庙固等。

峻极门外台阶下东侧有一座《五岳真形图碑》,刻立于明万历三十二年,碑上按照五岳的座落方位,雕刻着五岳图,图下刻记着关于五岳的传说。《五岳真形图》是根据“华山如立、泰山如坐、北岳如行、南岳如飞、中岳如卧”等不同特点绘制的代表五岳的象形碑。

嵩高峻极坊屹立于峻极门内,又名“迎神门”,坊起三架,上下两层,额书“嵩高峻极”。正楼和次楼分别施九彩和七彩斗拱,黄瓦盖顶,雕梁画栋,剔透玲珑,式度秀丽,是清代木结构建筑的精品。

跨过嵩高峻极坊,在高大的石栏月台上,坐落着中岳庙的正殿一峻极殿,或称“中岳大殿”,是嵩山规模最大的建筑。此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庆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椽飞斗拱,梁枋天花,皆用清代最尊贵的和空彩画。这种规格的大殿,在明清之际仅次于皇宫和皇陵中的主殿。月台下面为拜台,左右为两座秀丽的御碑亭,东为“御捍亭”,内立乾隆的御碑,西为“御帛亭”,内立乾隆四十八年的御碑。

中岳大殿内彩绘天花板上的盘龙藻井,是用精致的小型斗拱层层叠造而成,盘龙居井心,龙口中原来系有宝珠,当地人呼之为“老龙盘窝”,是一组珍贵的艺术品。藻井的雕刻艺术极为精湛,蛟龙卷须昂首,盘绕升腾,玲珑可爱,巧夺开工。

大殿正中央是一座雕琢华丽的大型神龛,神橱上悬有康熙帝御书“嵩高峻极”四字横匾。龛内塑有天中王像,左右站立的为老少使臣及茶童塑像。龛外侧塑有高达6米的执锤侍立、姿态雄伟的镇殿将军,左为方弼,右为方相,是嵩山地区最大的泥塑作品。

峻极殿的后面,是一座单独的院落,主要建筑为岳寝殿。它是一座歇山式建筑,黄瓦覆顶,斗拱飞翘,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传说为中岳大帝与帝后起居之所。殿内神龛里,有“天中王”和“天灵妃”的塑像,两端有两个大型紫檀木透花雕刻的“龙榻”,榻上有天中王睡像,东榻上睡像为檀木雕刻,西榻上睡像为彩色泥塑。

御书楼是中岳庙最后一座殿宇,原名“黄箓殿”,是储存道经之地,创建于明万历年间。乾隆帝游中岳时,曾在此殿题碑书铭,故又称“御书楼”。现为中西合璧的硬山庑殿式黄色琉璃瓦楼房,为民国所建,两侧顺山房是储存祭器的地方。

中岳庙现存汉代至清代的古柏300多株,是生长着的“活文物”。其中汉柏40株,晋柏3株,南北朝柏24株,其余为唐、宋新植。大者数人围,小者亦二人围,是嵩山地区现存古柏最多的地方,“苍蔚蟠薄、扶疏荫翳之气,欲喷云雾”,名木古树郁郁葱葱,古碑文物多不胜数,不愧名山气象。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