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大咖同台论道成德同城发展 解码都市圈时代机遇

大咖同台论道成德同城发展 解码都市圈时代机遇

时间:2023-04-05 07:16:42

相关推荐

大咖同台论道成德同城发展 解码都市圈时代机遇

今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蔓延,给全球经济格局带来严重冲击。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我国做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都市圈、城市群建设将创造真实有效需求,被认为是双循环体系下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风口”。

如何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握好“新风口”?9月28日,由川商总会主办的“第二届成德同城化财富论坛”在德阳举行。此次论坛活动分上、下半场,为时一天,来自全国的知名政商嘉宾、专家学者等汇集一堂,同台论道成德同城发展,解码都市圈时代机遇。

▲与会嘉宾同台论道成德同城发展

谈机遇

成德同城化发展迎来战略机遇落地期

自8月成德两地签订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以来,成德同城化探索形成了包括交通、民生、产业、规划、制度、环保等多方面在内的发展成果。结合时代背景纵向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的提出,让成德同城化发展迎来百年难遇的战略机遇落地期。

7月10日,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对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做强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7月下旬,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专门明确了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目标,要求按照起步期、成长期、提升期三个阶段推进,聚力建成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成都都市圈。《指导意见》以、2025年、2035年三个时间节点做出具体要求。

从中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到省委把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战略定位,再到《指导意见》出台明确成德眉资发展目标,短短半年时间的快节奏战略部署,标志着成德同城化发展迎来战略机遇落地期,得到的战略牵引力、政策推动力和发展支撑力将前所未有。

参会嘉宾认为,能否把成德同城化数年发展经验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未来的竞争优势,是成德同城化把握住这一轮战略机遇的关键。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在《疫后经济复兴和成德工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主题演讲中表示,“成德眉资”同城化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德阳继续保持工业在GDP中的合理占比,发挥好支撑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产业基础再造、提升工业基础能力。

▲第二届成德同城化财富论坛现场

话优势

成德同城化有望成为外延式发展典范

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成德眉资同城化目前已经表现出抢眼的投资发展动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德眉资新开工项目79个,完成投资70亿元。

目前,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节奏还在加快。成德两地正循序渐进推动毗邻城市交界地带融合发展,青白江-广汉、彭州-什邡、金堂-中江分别出台实施方案,探索飞地园区、利益分享机制,规划融合发展区域3088平方公里,推进融合发展项目52个,总投资约3644亿元。

对于成德同城化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哪些瓶颈有待突破?企业又有哪些投资机遇?与会嘉宾们围绕国内外同城化发展历程和得失,在对话环节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交通先行,将为都市圈的建设提供基础条件。据数据对比显示,东京都市圈市郊铁路长度达到4476公里,伦敦、纽约和巴黎都市圈分别为3071公里、1632公里和1296公里。基于此经验,成德同城化进程中尤为注重交通网络建设,目前成德间已建成5条高速公路、4条干线公路、4条轨道交通,成德两地如居一城的面貌初步显现。

原中房集团公司董事长孟晓苏分析表示,未来发展城市分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两个路径,其中同城化、城市走廊就属于外延式发展。德阳相距成都50余公里,具有天然交通优势,成德同城化发展有望成为外延式发展的典型案例。

产城融合,是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当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单一城市功能完善、拉动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但要实现都市圈和城市群的长足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培育、城市间的产业协同发展更能催生城市间“1+1>2”的化学效应。

提建议

同城化发展需要聚集一批专业性人才

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蔓延,给全球经济格局带来严重冲击。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国家做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都市圈、城市群建设将创造真实有效需求,被认为是双循环体系下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风口”。

▲专家叶檀为同城化发展建言献策

央视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叶檀财经创始人、华鑫股份首席经济学家叶檀分享表示,城市融合是趋势,但同城化发展的关键在于要形成特色经济,聚集一批专业性人才。对此,成德同城化发展进程中可更广泛的探索合作方向,不仅包括企业之间的产业合作,两地政府也需要在市场要素配置、政务服务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民生共享,营造都市圈的“人气”。从各国成功发展经验来看,都经历了城镇化由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折,城市发展应注重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等“软实力”的提升,才能让都市圈发展有人气,让两地居民有获得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赵晖也表示,发展的根本在人。当今面临人口年龄层替换带来的两个机遇,即退休的“60后”和崛起的“90后”。既重视发展旅游、健身、保险、养老等行业,抓住成都的“60后”、吸引全国的“60后”,也要重视文化、时尚、个性、品质、国际化城市建设,创造新需求,抓住成都的“90后”,留住本地“90后”。

据了解,目前成都两地已在教育、医疗、民生等各方面进行共建尝试,如德阳20余家医疗机构与华西医院、省医院等开展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医联体建设合作,两市建立“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就业登记、税收减免认定等信息互通互认,研究制定《同城新市民自愿缴存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等。

相信随着成德同城化发展进程的深入,两地将发挥出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产业和功能的合理分工与协作,成为同城化发展的样本案例,助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杨富 供图 川商总会 编辑 田莉 校对 杨华春

【来源:成都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