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上海唯一保存完好的罗马风格建筑 原租界最高行政机构 非常霸气

上海唯一保存完好的罗马风格建筑 原租界最高行政机构 非常霸气

时间:2021-11-05 20:54:19

相关推荐

上海唯一保存完好的罗马风格建筑 原租界最高行政机构 非常霸气

上海唯一保存完好的罗马风格建筑,原租界最高行政机构,非常霸气,这是本篇要和大家分享的一栋房子,上海工部局大楼。它的存在,参与的历史具有特殊的意义。

工部局大楼坐落于黄浦区汉口路193号,作为上海公共租界,最高行政机构工部局的办公大楼。在上海众多的历史建筑中没有一幢楼能像工部局大楼一样,长期作为一个城市的政权中心,见证了上海几个重要历史交替时刻。

在上个世纪初,随着公共租界的扩大,工部局机构逐渐增加,原先的办公用房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公共租界董事会希望修建一幢新的办公大楼来一次性解决问题。于是后来在董事们的决策下,斥资175万两白银建造了这座宏伟霸气的工部大楼。

19,工部局工务处的工程师特纳(T. C. Turner)完成了大楼的设计方案,由公和洋行特纳设计,华商裕昌泰营造厂承建。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913-19建造(“一战”期间曾停工过一段时间)。大楼总占地约8000平方米,建筑占地4832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9800平方米,楼内总共有400间办公室,可以容纳将近数千人同时办公。

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样式初为欧洲新古典派与巴洛克式的混合,沿街作周边式布置,环成内院,外墙全部石砌。原定大楼基本为三层,局部地方为四层,不过在后来正式建造中普遍都加盖为四层。为了更加完善建筑的设计,特纳工程师特地前往英国与一些同行交流看法,同时与工部局驻伦敦办事处联络,开始为大楼的修建订购材料。最终出现在我们视线的结果是立面横三段,比例和谐;底层基座用细面大块花岗石砌筑,留水平凹槽砌缝,拱券形窗洞;2、3层爱奥尼式倚墙列柱,2层窗楣以弧形与三角形的断檐山花相间;3、4层之间有大挑檐。

整个建筑呈回字形,以朝北的汉口路为主要立面,沿街作周边布置,环成内院。这是上海唯一保存完好的具有罗马艺术风格的建筑,也是上海最杰出的仿罗马建筑之一。因其厚厚的砖墙外再用花岗石贴面,所以又称“石头房子”。

工部局大楼外墙的雕塑物仿照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式样,大楼呈环形,整个建筑共有大门10处,正门设在汉口路与江西中路的转角处,门为凹面扇形门廊,上为平台,可以用于观景检阅。前面为凹面扇形门廊,由4根多立克式花岗岩方柱、4根花岗石圆柱,支撑上面一座平台,其上的三楼则挑出半圆形平台,小车可以直接驶入门廊。大楼四周有10处边门,39扇券形钢窗,四层上伸出1米左右的廊檐。

二层圆柱间是长方形钢窗门,窗楣上有弧形、三角形断檐小花。三层圆柱间每个门窗前设有雨坡。4楼外墙上伸出1米左右的廊檐。大楼均用英国进口钢窗,是最早大批量使用钢窗的典型建筑。内部装饰考究,地坪用英国麦金洋行马赛克磁砖铺砌,主要通道和扶梯用泰康洋行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铺砌。威克工艺美术洋行承担了护墙板和地板的施工。每层有很宽很长的走廊,两边均为办公室。

楼内共有大小办公室400余间,可宽敞地容纳近千人办公,工部局下设的各处室全部集中在该大楼内。这里还是万国商团的大本营,楼内宽阔的中央广场除了停放工部局职员的汽车外,还时常停放着6辆万国商团的装甲车,并附设一个室内操练厅和一个小型靶场。面向河南路和福州路的三楼是万国商团俱乐部,俱乐部设有带图书室和阅览室的大讲演厅、军官休息室、军士休息室和健身房等。工部局大楼规模之大,建筑之豪华、设施之先进在当时都堪称上海之最。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楼为日伪所盘踞。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上海市政府从枫林桥搬迁这里办公,大楼改称市府大楼,工部局的历史在上海结束了。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曾一度设于该大楼内。1949年5月28日,陈毅市长在这里完成对旧市政府的接管。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此举行隆重仪式,升起了全市第一面五星红旗。则昭示着新生的上海已完成了上海新旧两个政府交接的过程;其背后的大楼,已然成为这一历史时刻的最好见证者。 1955年市人民政府迁到外滩的原汇丰银行办公,原工部局大楼成为民政、市政工程、园林、卫生、环保等局的办公楼。

如今由于外滩区域历史文化保护的整体需要,这栋拥有传奇色彩的大楼在10月左右开始修缮,据说,预计在其建成100周年之时完成修缮工作,并局部对外开放,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并全部对外开放,好期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