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特别策划|勠力同心战贫困 步履铿锵奔小康——鹤壁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特别策划|勠力同心战贫困 步履铿锵奔小康——鹤壁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时间:2023-12-19 12:53:20

相关推荐

特别策划|勠力同心战贫困 步履铿锵奔小康——鹤壁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戈 蒋晓芳 秦川 通讯员 卢文 刘琪

《河南日报》9月27日9版见报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鹤壁市委、市政府不断为之奋斗的目标。

近年来,鹤壁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集结力量、聚合资源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各项政策举措逐步落地见效,“两不愁、三保障”条件持续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区域贫困问题破解取得新进展,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在去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鹤壁取得“好”的等次,位于全省第一方阵,更加坚定了该市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尽锐出战,扬鞭策马。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奋战下,截至目前,鹤壁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18130户、54156人降至1324户、2866人,累计实现5.1万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0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26%,低于全省0.15个百分点,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态势已定,目标可期。

桑园小镇扶贫项目鸟瞰 管俊卿 摄

完善顶层设计 提升贫困治理能力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鹤壁市全面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领导机制,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与此同时,该市不断完善健全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联系帮扶体系、督导监督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促进了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整合,构建了上下联通、高效协同的贫困治理体制机制,并出台《中共鹤壁市委、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发起脱贫攻坚最后总攻的实施意见》,对全市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全面部署、一体推动,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做好顶层设计。

作为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部”,基层党组织始终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扮演着强化带头角色。“抓脱贫攻坚,必须有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必须踩对点、走对路。”鹤壁市委书记马富国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指出,要让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融为一体,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脱贫攻坚高质量。

9月23日,在淇县灵山街道大石岩村蜘蛛峰景区,数十名游客拾级而上,护林员王治永穿行于山林中,不时对游客进行安全提醒。

“以前俺村穷得吃水都困难,如今转眼变成了景区,大家还能在家门口上班。没有徐光书记和党员干部实心实意的付出,哪会有现在这般好光景?”王治永是土生土长的大石岩村人,能在家门口找到称心的工作,他很是满意。

大石岩村地处太行山区,山高路险,地薄粮少,曾是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省级贫困村。,为破解农村人才匮乏、基层发展无力的难题,淇县启动“头雁回归创业”计划,采取“内选”“外引”“回请”“下派”等方式,引进“头雁”书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大石岩村党支部书记徐光便是其中之一。

从省城退休回来的徐光有想法、门路多。为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上任不久他便把村里的党员干部召集起来,带领大家重温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此外,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徐光带领党员干部结合当地天然洞穴众多、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了自然风光游、传统古村落游等4条旅游线路,累计实现村集体收入50余万元,全村2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257户实现脱贫。

选一人,强一村,活一片。近年来,为了以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带动贫困地区社会发展,鹤壁市先后引进“头雁”书记240余名,选派驻村第一书记594名、村级脱贫责任组788个4337人,选派驻村工作队254个919人,吸引1516名农村致富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任职,并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双清双培”计划,大力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确保无经营性收入的空壳村全部实现清零,178个后进村党支部整顿提升后,干事创业、服务基层的内生动力持续迸发。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在决战收官的紧要关头,要坚持用好乡镇干部的‘中坚力量’,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力量’,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的‘帮扶力量’,真抓实干、奋发作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鹤壁市委副书记张然表示。

位于淇县庙口镇土门村的光伏发电扶贫项目 管俊卿 摄

发力精准扶贫 带动群众稳定增收

金秋九月,位于淇滨区上峪乡桑园村的桑园小镇风光秀美,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然而,3年前这里还是“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空心村”。

桑园村地处太行山东麓,背依南岭,紧偎淇河,有着秀丽的原生态自然风光,但长期以来却因为土地贫瘠、产业结构单一且交通不便,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

10月,淇滨区高位谋划,确定了“文化+旅游+扶贫”发展路线,按照“旅游公司+贫困户”的模式启动运作,通过招商引资,投资6亿元在桑园村建设桑园小镇扶贫项目。项目建成后,累计为村集体增收逾200万元、带动1100余人就业、创业,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于年底全部实现脱贫。

为了破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这一难题,近年来鹤壁市围绕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这条主线,结合各县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上下联动,按照“西部山区抓旅游扶贫、中部丘陵地区抓特色种养产业、东部平原地区建卫星工厂、荒山荒坡建光伏电站”的总体发展思路,指导各县区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切实可行的利益联结模式,有效保障贫困户持续增收,真正变“输血”为“造血”——

“我承包的这个棚一年种植食用菌能收入3万元,再也不用四处打工了。”今年50岁的刘改英在山城区鹤鸣湖食用菌创业小区扶贫基地工作。她所在的扶贫基地主要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内现有106个现代化标准食用菌大棚,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所建。

“贫困户可以到扶贫基地免费承包一个菌棚,基地不仅免费为大家提供技术指导,还会对成品食用菌进行兜底回收,全力保障其种植收益。”山城区扶贫办主任张建科介绍,该基地是山城区结合当地农村发展实际,以市场为导向打造的“第一扶贫工程”。目前,扶贫基地每年可生产食用菌3200吨,并建设有食用菌深加工车间,从田间地头到加工车间,扶贫产业链越来越完善,带动了全区1299户贫困户就业增收。

山城区消费扶贫服务中心的货架上摆满了扶贫农产品 毕文斌 摄

正午时分,距离鹤鸣湖食用菌创业小区扶贫基地25公里开外,鹤山区姬家山乡蒋家顶村光伏扶贫电站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沿着山坡绵延近1公里。

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全国具备光伏电站建设条件的贫困地区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同年9月,鹤壁市节能减排示范办将光伏扶贫项目纳入支持范围,鹤山区光伏扶贫项目应运而生。

“我市利用山区荒山荒坡资源共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72座,覆盖6个乡镇45个贫困村的3258户贫困户,目前均正常运行。”鹤壁市扶贫办主任郑志学介绍,村级光伏电站由政府监管,产权归村集体所有,除去地租和运营维护费用外,其余发电收益全部用于扶贫。

鹤壁市扶贫办党组书记王海新告诉记者,目前鹤壁市共实施产业扶贫类项目381个,培育扶贫车间3个,扶持扶贫龙头企业12个,认定带贫企业15个,对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扶贫产业项目100%全覆盖。

“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长远之计,鹤壁市将坚持因村制宜,积极稳妥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突出抓好经营主体培育和提升,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并以专业化、科技化、规模化、品牌化为方向,加强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在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鹤壁市市长郭浩表示。

鹤山区鹤壁集镇古楼河村种植的芝麻喜获丰收

强化兜底保障 确保群众安居乐业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是改善农村民生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基本权益的主要途径。

9月22日,记者走进浚县善堂镇杨梁村,映入眼帘的是村容整洁、巷陌井然。村里水泥道路四通八达,街道两旁大叶女贞、海棠、樱树等次第排开、分外整齐。

“过去村里到处坑坑洼洼、污水横流,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生活。水泥路修好后,去哪都方便多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也终于成为历史。”聊起村容村貌的巨大改变,村民宋学胜十分兴奋。

“要想富,先修路。入村之初,我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修好这难走的村路,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难题。”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派驻杨梁村第一书记李建勋告诉记者,入村后他和村“两委”班子以农村环境整治为切入点,打响了一场道路整治战。经过3年多建设,该村累计投入480多万元,修建村路、胡同路、生产路等18公里,实现了全村道路硬化美化,还成了远近闻名的“海绵村庄”。

近年来,鹤壁市持续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交通扶贫、饮水安全、电网升级和网络扶贫工程,不断加强环境整治,所有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达到国家标准,行政村通硬化路、安全稳定用电等实现全覆盖,农村环境得到很大程度改善。

“从山里搬到雨露社区后,我就来卫星工厂上班了,每月能挣2000多元呢,这在以前真是不敢想啊。”9月24日,淇县雨露社区居民焦莲香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人过去在黄洞乡温洞村老家靠种地生活,四亩旱地一年到头仅收入不到3000元。

“为了加大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力度,我们在全市相继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扶贫助残、危房改造清零、扶贫扶志‘六大行动’,持续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鹤壁市副市长孙栋表示。

位于浚县王庄镇宋井固村的花卉产业扶贫基地 龚伟 摄

为了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在脱贫攻坚中,淇县依托新亚公司建设了雨露社区,在全省创新推广“龙头企业+卫星工厂+扶贫”模式,在人口密集村庄、贫困村、社区附近建设卫星工厂,优先安置贫困人员就业,使他们既能照顾家庭老小,又能实现增收致富。

54岁的王计军是一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没搬进雨露社区前经常愁眉不展。“我行动不方便,爱人既要种地还要照顾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房子漏了也没钱修。”他表示。

说起如今的生活,王计军笑道:“我和父母各分了一套房子,搬过来时门窗安好了、地板铺好了,天然气、暖气、网络也开通了。我爱人还在附近工厂找到一份保洁员的工作,现在这日子真是舒心啊!”

截至目前,鹤壁市已搬迁的3205名群众全部实现脱贫;贫困患者大病专项救治病种由25种增至30种,大病患者救治完成率达100%;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3亿元,建设校舍类项目28个;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全市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补贴资金227万元;今年确定的343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部完工,基本实现危房清零。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推进我市‘两个高质量’建设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统筹推进‘五个振兴’,加快探索‘六条路径’,努力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高质量富美鹤城更加出彩绚丽篇章。”鹤壁市委书记马富国表示。

编辑:蒋晓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