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开放交流 各抒己见 专家共话“文旅融合发展与贵州乡村振兴”

开放交流 各抒己见 专家共话“文旅融合发展与贵州乡村振兴”

时间:2020-12-02 07:54:07

相关推荐

开放交流 各抒己见 专家共话“文旅融合发展与贵州乡村振兴”

12月20日,由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贵州省艺术科学学会、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体品牌国际传播中心主办的“文旅黔言——‘文旅融合发展与贵州乡村振兴’开放式交流”活动在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举行。省内文旅相关部门领导、文旅研究专家、企业人士30余人汇聚一堂,共话“文旅融合发展与贵州乡村振兴”。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史静一在交流活动致辞中说,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进行开放式的交流探讨文旅融合发展与贵州乡村振兴,充分认识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现实价值,将为贵州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将成为贵州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更好发展,让文化旅游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乡村旅游的有效手段。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张晓松,贵州大学二级教授、教育部高校旅游类专业教指委委员、贵州省政府咨询顾问金颖若,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越剑,贵州省艺术科学学会副会长何京,贵阳陌上花影文化创意工作室、偏坡·陌上小院负责人王英等来自高校、学会、民间的专家进行了主旨发言。

此外,与参会嘉宾还“文旅融合发展与贵州乡村振兴”主题进行了互动交流。本次交流活动由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省戏剧创作中心)、省艺术科学学会、贵州日报当代现媒体集团文旅体品牌国际传播中心主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省戏剧创作中心)党支部书记王力农主持活动,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龙仕勇主持主旨发言和互动交流。

观点荟萃:

张晓松:

文旅融合现实下的贵州山地旅游

文化,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讲,是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总和。因此,旅游本身也是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我认为,旅游的动机起于心灵,趋于行为,止于感受。旅游是人类的心灵与行为的空间位移,就是人类的行为文化。如今我们对文旅融合的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人,包括游客和东道主,而非旅游所涉及的物。因此,贵州的文化旅游,应致力于特色、多样、高水准提升服务业——塑造鲜明的主题文化、发掘独具特色的功能、提供个性化的贴心服务。

金颖若:

文旅融合的范畴以及乡村文旅融合的类型和路径

对于文化,其中一种定义是:某一人类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即不同人群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因为旅游有追新求异的特点,相对于游客来说,非惯常居住的地域文化,就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这是文旅融合的先天条件和重要领域。文化作为资源、产品,可以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引入市场,可以支持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二者融合将会获得良性的结果,即产业的发展和文化的积淀。

越剑:

劳动度假与乡村振兴

贵州乡村有非常好的文化资源,我们希望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有遗产保护的思想。所以在我的理解中,文旅融合,文化是指文化遗产,而旅游是践行遗产保护的一种方式。我们践行的方式叫“working holiday(劳动度假)”。我们带领来自城市的志愿者在乡村进行古建筑修复,他们在参与劳动的同时,学习乡村文化。乡村振兴是在认识遗产价值的前提下演变的,而我们就是通过带入外来者,发现、认可和挖掘乡村价值及文化内涵,以此为基础进行设计干预和产业引导,给当地社区做出示范,激发乡村社区的认识和自发保护与发展行为,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复兴或振兴。

何京: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本土文化的坚守及人才对策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一环。而坚守文化的本土性、多样性,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魅力所在、生命所在。人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乡村人口流失造成的人才匮乏对于乡村文化的建设带来巨大冲击,由人才断层造成的文化贫乏、文化消失、文化乱象、文化同质化、伪文化泛滥等后果已经有所显现,值得忧虑,亟待调整。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制定和实施事宜的乡土文化人才策略,需要有政策导向把人才吸引到乡村振兴的领域中来,如制定“优才入乡计划”等。此外,挖掘、保存和利用乡村文化遗存也面临人才困境,利用志愿和有偿的方式激发老年群体中的知识分子群体参与到这个工作中来能在很大程度上破解人才困境。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推动,而这又离不开政策的推动、资金的配套。

王英:

乡村宜居宜业的“小品牌”模式探索

贵州山地经济特征突出,“小农”经济依然是农村产业的主要形态,也还将长期存在。而随着市场消费需求进一步细化的趋势,针对小众化需求的“小农”生产经营模式越来越具有较大的生存空间和较好的发展前景。于是,我们探索一种针对小规模群体的“小品牌”模式,它以小型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吸引、催生更多的城市资源流向乡村,繁荣乡村经济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因此,探索一条更适合“小农”特点的新型发展路径,成为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可能。但同时,坚持“小而美”的业态在乡村扎根并可持续发展,除了业者自身的努力,来自政府的公共设施建设支持和政策配套也非常重要。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王旗赵林

编辑杨雨殊

编审张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