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鼓浪屿游记:海上花园胜景 琴声悠扬动听

鼓浪屿游记:海上花园胜景 琴声悠扬动听

时间:2023-03-13 22:59:36

相关推荐

鼓浪屿游记:海上花园胜景 琴声悠扬动听

11月初的鼓浪屿,对于北方人来说仍如同明媚的春天一般。当我们乘渡轮跨过700米宽的鹭江,登上被大海环抱的鼓浪屿时,进人视野的各种景观使我产生了这样的感觉。鼓浪屿面积不过1.78平方公里,这里没有公共汽车,没有喧闹吵杂的各色声音,人穿行在绿树与建筑物之间,仿佛亘古与现代社会交替出现在视野里。在岛上游走,是在用双脚接触这块积淀着久远历史的热土;用心去体悟时光留在这里的风景和文化。在中国的旅游文化景点中,鼓浪屿的确是绝妙去处。这里有多处造型别致的领事馆,有承载着不同文化色彩的教堂,有钢琴博物馆,还有不少欧式建筑,等等。尤其是日光岩的月光、钢琴博物馆的琴声,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游鼓浪屿,是厦门大学的一位先生做导游的。但到了岛上之后,逐渐就各趋所好了。我们一拨选取的线路是由菽庄花园进人,鼓浪屿素以“海上花园”享誉中外,菽庄花园,又是岛上的园中胜景,位于岛的东南部。进得园来,感觉与园外截然不同。无论北方还是南方,“园”都是由各式各样的围墙围起来的,可菽庄花园没有园墙,曲折蜿蜒的海岸线院是菽花园的边墙。仔细想,菽庄花园的外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心境真是海阔天空,这就要看游人是怎样去观赏了。其实,菽庄花同就是借大海边上的港湾来营造的,还是取中国传统文化里背山面水的造园理念,面向大海,背倚突兀起伏的山岩,空间是独有的。造园主人原是地方名绅林尔嘉,菽园是他的私人别墅,新中国成立后,辟为公园。这里的海水显得非常平静温柔,没有触浪卷起千堆雪白的感觉。海水、曲桥与山峦是一体的,它们都是在互相借景,而且借得天衣无缝。菽园的灵性与别致就在这里。园虽不算很大,但展现给游人的视野却大得很,大海上千帆竞发的船只似乎会将人带到那遥远的天际。游鼓浪屿,菽庄花园是应该去尽情地感觉的。观赏钢琴博物馆,穿过菽庄花园是去钢琴博物馆的一条最佳游览途径。

穿过“枕流”二字点缀的曲桥,我们离开了没有围墙的菽庄花园,沿着石级小路,拾阶而上。将要登上山顶时,空中飘来一阵让人激动的悠扬琴声,堪称空谷仙音,轻盈而袅袅般回荡与山峦与大海之间,声声人耳。待盘转而上得山顶,可见万绿丛中耸立着形式别样的建筑,上面显赫地写着如同音乐旋律一样潇酒的大字-厦门钢琴博物馆。 此刻,便明白了刚才飘来的声音源自于何方。据资料说,鼓浪屿的上的居民音乐素养较高,普遍喜欢钢琴和小提琴,早在50年代这里就有500多架钢琴,还诞生过不少音乐家。因而这里有“音乐之岛”的美称,是一处让人向往和陶醉的地方。进得博物馆大厅,观赏这些造型别致、大小不一,且凝聚着西方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钢琴,自然要生出些联想来。

钢琴的面世,已经三百多年。钢琴的发明者,是17意大利人巴尔特罗密奥·克利斯托弗·李。厦门钢琴博物馆的钢琴展品,大都是18世纪、19世纪外国人生产的,是由国外音乐家陆续捐赠给厦门的。讲解小姐能给每架造型精巧、做工非常精细的钢琴讲一个故事,钢琴,最初只是极少数非常富有的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后来成为一般富人可以享受的乐器,再后来才普及到中产阶级,最后普及到民众阶层。眼下看到的钢琴,是一件件物化的存在,它早已超越了自身的价值,成为文化意义上价值连城的工艺品,它体现着的是一种中西文化的流变过程,无论哪个阶层,无论在外国还是在中国,这种文化都随着历史的延伸面被接受了。从报上得知,去年五月,鼓浪屿区政府与中国音乐家协会,在这里举办过首届鼓浪屿国际钢琴艺术节;还举办过海峡两岸少年儿童音乐舞蹈大联欢。这些与钢琴有关的故事,更加滋润和丰富着鼓浪的艺术之岛的文化内涵。海峡两岸少年儿童音乐舞蹈大联欢在岛上举办,更是的眼在文化肉”,收电之人大陆与台湾之间文化与情感的一种凝聚。

能在鼓浪屿钢琴博物馆观琴,能在鼓浪的听琴,的确是游鼓浪的时留在记忆里的美事。这种独有的环境:花与树木相伴、海水与礁石映村,原本是清静得要人寻觅些什么出来的地方,有悠扬轻润的琴声相随,即使像我等一样的乐盲,也都会被它陶醉。人远去了,琴声依旧。我想,若是在一个风清月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菽庄花园的高处,再伴着海风倾听这空中琴声,那将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人生享受。日光岩俗称“晃岩”,位于鼓浪屿龙头山顶部,近百米高,是鼓浪屿的最高峰。百米高的石峰无论在北方或南方,都不是值得称道的山峰,但在鼓浪屿却是奇景了。它是在大海边上突起的石柱,造型本身的奇特,就非常吸引人,再加上积淀在它身上的历史与文化。这里空间不是很大,文化气息却很浓:修建有别致的日光岩寺,遍布在巨石上的“天风海涛”、“鼓浪洞天”等苍劲有力的红色大字,远远的就吸引着人。山中怪石嶙向,曲径通幽,不经意间,我们沿石级来到了郑成功纪念馆。

郑成功纪念馆是两层楼阁式建筑,依山而建。这里有郑成功高大的坐像,双目远视,金甲战袍,依旧生风。这里有大炮、刀枪,有不少关于郑成功的文字资料,有郭沫若等文化名人的题字基迹。这位明末清初收复台湾的著名将领,仍活在后人的心里。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屯兵厦门,日光岩居高临下,就是其重要的屯兵据点之一。离开纪念馆之后,在登临日光岩的途中,下意识地寻觅有关郑成功当年屯兵的遗迹。三四百年过去了,兵寨仍清晰可见,这段历史与岁月风雨并行,在向后人传递着那段历史信息。沿石阶而上,在一处平台上,有两个穿黑衣的武士,手持长矛,把守着山寨大门,瞬间你会觉得是一个真实的人立在那里。武士的身臂和刀枪的手柄已被游人抚摸得生出一种闪闪的亮光。山寨旧垒仍在,有一夫当关之险。在另一处平台上,在由雕盟的故事构成的场景有后人根据历史事件布置的实物场景里,画面逼真,人物传神,收复台湾的民族精神。我们能读出古人的时代风貌和抗击;外敌人化生出独有的团圆当年屯兵厦门时,每到中秋节的夜晚,将士们便要了一种博饼游戏,让士兵们赏月博饼。每年的八月十三至十六日夜,军中按单双日轮流进行,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中秋会饼”,现在已成为厦门地方文化中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登上日光岩,俯瞰远眺,鼓浪屿就在脚下,厦门最观尽收眼底。微江把厦门和鼓浪屿隔开,鼓浪屿成了孤岛;海水环绕着鼓浪屿和厦门的远山近景,鼓浪屿欧式建筑遍布其间,绿树红房,随山势高低起伏,谁他说这里不是人间乐园呢!

日光岩的顶峰,面积已经很小。这里数平方来的最高处,海风刚烈地吹过,游人多观景后旋即离去,我与古都西安的王先生却呆了许久,滋润着海风的吹拂,有趣的是,此时正当夕阳西下之际,东边的月亮已经高悬,这种白昼与夜幕交替的时序,在日光岩顶峰相遇,对游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难得机会,随着夕阳余辉的淡去,夜暮中月光的亮色在不断增加,王先生说:好久没有看到像今夜这样的圆月了。我想,月儿盈缩有序,本是自然规律,只是因人而异。倒是立在这大海边的高处,伴着海风,通望天际的轮明月 却是难得寻见的,那种心境,那种情趣,还有那灯火万家的温馨,江面上穿梭往来的船上的灯光的悠远......这时候,我便思起了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春江花月夜》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