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用活“大禹”名片 打造具有汶川特色的天府旅游名县

用活“大禹”名片 打造具有汶川特色的天府旅游名县

时间:2023-07-31 22:27:51

相关推荐

用活“大禹”名片 打造具有汶川特色的天府旅游名县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边钰)如何用活大禹文化遗产,助力汶川打造出富有当地特色的“天府旅游命名县”?7月8日“大禹文化与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研讨会”在阿坝州汶川县举行,来自全国的数十位文化、旅游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大禹治水、大禹文化等话题,为汶川文旅融合打造“大禹故里”、“天府旅游名县”品牌建言献策。

为汶川留下灿烂文化遗产其价值不逊色敦煌文化

一部中国史,半部治水史。“大禹治水”被评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一百件大事之首,带给中华民族的不仅仅是一次科学治水的成功案例,更通过治水大业促进了部落联盟的统一,为建立华夏文明第一个国家奠定了基础。对于大禹的历史地位,郑州市政协文史委研究员、中国大禹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常松木,在研讨会上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总结:“如果说黄帝是我们中国人的血脉之根,那么大禹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

除了留下传世精神,大禹会盟治水带来的文明融合,让汶川至今受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陈剑指出,布瓦新石器时代遗址、龙溪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及调查发现,为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研究提供了具有标尺性意义的实物资料,呈现了川西北高原新石器文化两种谱系间的深度关系,证明了岷江上游乃至四川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已与黄河上游、长江上游部落存在交流互动。

这些考古发现让我们得以管窥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部落联盟的互动程度,也佐证了大禹会盟治水的可性行。甚至有学者认为,正是大禹治水疏浚河道引流洪水,让本是一片泽国的四川盆地浮出水面,展现出“天府之国”的底蕴。

这样的历史文化价值被北京丝绸之路文史研究所所长汤珂娓娓道来。他说,曾有考古队伍一路向川北汶川、理县、茂县,发现了传说禹时期三国时期的遗存遗物,尤其战汉棺葬化,这三县略算约50万座。在汶川,也出了马家窑类型的彩陶残,还有丝绸之路中国境内、中亚、亚、东南亚、南亚、中国其他化属类地区的各种材质的质、玛瑙、琉璃、等等样式的珠饰。“从这些文物的数量上、种类上来看,汶、理、茂三县,不仅仅是南丝绸之路和松茂古道意义上的地区通道,更是丝路主线的重要站,甚不亚于敦煌的化与历史价值。”

打造“大禹故里”品牌再建文旅新地标

汶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大禹文化更是拓宽了汶川文化影响力的深度和广度。纪念大禹,既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也是汶川文旅融合打造“天府旅游名县”的重要抓手。如何用好“大禹”这块文化招牌,打造“天府旅游名县”?汤珂建议从三个方面深挖大禹文化:一是体现汶川因素与中原夏体系的文明关联,考证是否大禹曾帮助过这个地区治水,但未在同期传授先进的青铜文化,从而在后期自然的交流发展中,岷江地区逐步在后大禹时代发展出了面貌独特的文明;同时,他指出,汶川有大量与大禹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历史传说,但这些并不受主流学术界认可。因此,必须有严谨的实物证据链,进行大禹文化的说明与展示;最后,他表示,大禹文化所带动的羌文化呈现,才是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要促使羌、禹二者因素的文化性紧密结合,更要凸显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具有的巨大功绩。

对于打造“大禹故里”文化地标,其他专家也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学书提议在汶川建设“大禹治水纪念碑”,确立“大禹治水”与“大禹故里”的深度关联,为汶川再造一个文化、旅游地标。

汶川县图书馆的易庆以结合本土实际,提出“以全球视野凸显大禹文化遗产的主体定位”、“以点、线、面推动大禹文化的区域全覆盖”、“以精、气、神塑造大禹故里的价值取向”,从而在文化、旅游、群众文化生活三方面加大“大禹故里”的知名度和传播力。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由四川省社科院、阿坝州人民政府、中国先秦史学会、省大禹研究中心、阿坝州大禹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是中国·汶川大禹华诞庆典暨大禹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图片由刘斌提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