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PEACOCK CULTURE孔雀腕表|孔雀の美好寓意与希冀

PEACOCK CULTURE孔雀腕表|孔雀の美好寓意与希冀

时间:2019-05-22 22:48:18

相关推荐

PEACOCK CULTURE孔雀腕表|孔雀の美好寓意与希冀

05

中国人の孔雀审美

孔雀=美丽的人与事物

古代甲骨文的“凤”字(右一)的图形为孔雀象形图像

在中国,孔雀开屏是喜庆吉祥的象征,人们也常用孔雀比喻美丽的人或事物。中国古代有“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故事。而古代甲骨文的“凤”字,头上有一簇漂亮的冠毛,身后是长长的尾羽,整体图形完全就是一副孔雀的象形图画,孔雀自古就被视为了一种美丽、吉祥的大鸟。

杨丽萍创作的“孔雀舞”风靡全球

中国现代舞者杨丽萍所跳的“孔雀舞”风靡全世界,她把西双版纳的孔雀文化带到了全球,要知道西双版纳的寺庙、房屋、舞蹈、衣服、装饰,孔雀的身影无处不在,孔雀的地位堪比大象,是西双版纳最重要的图腾。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孔雀是善良、聪明、爱好自由与和平的象征。

06

其他の孔雀审美

究竟是智慧还是骄傲?

Book of Knowledge of Ingenious Mechanical Devices Peacock Basin

在埃及,孔雀的地位仅次于朱鹭。因为它有很多眼睛,人们将它与智慧和能明察秋毫的视力联系在了一起,也与不朽联系起来。在巴比伦和波斯,孔雀则被视为皇室的守护者,并经常出现在皇室宝座的版画上。

Mosaic Fragment with Peacock Facing Right, AD 400s–500s, Roman, made in Syria.

但是,有意思的是,Peacock在现代西方国家并非像中国一样寓意全是美好的,因为西方人认为Peacock行走时昂首阔步,目中无人,头冠频频摆动,还不时会开屏来炫耀其美丽,这是“骄傲”的一种表现。时代不同,社会情况不同,便会有不同见解。Peacock在缅甸象征喜庆,在英国历史上却象征过“招摇过市”,如英国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称篡位者是“Peacock”。1896年李鸿章访欧时也曾遇尴尬,“他身穿黄马褂和帽子上的孔雀羽毛”,受到了西方人嘲讽。又如美国3D动画电影《功夫熊猫2》中则把Peacock塑造成一只妄图毁灭功夫、征服中国的反派角色“Lord Shen”。

07

孔雀中西文化差异

如何消除隔阂?

The Cover of the Vogue magazine with peacock and woman

中国人把“孔雀”看做是美丽和吉祥的象征,从古代到现在,孔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化中,“孔雀公主”、“孔雀开屏”等,都给人以美的联想。但是英语中的Peacock则不同,它用于延伸意义时,经常含有贬义。美国传统词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对Peacock的第二个解释为:A vain person give to self-displaydandy(一个虚荣的、自我表现的人;花花公子)。西方文化不注意Peacock美丽的一面,而更强调它骄傲的一面,所以英美国家用它经常形容一个人容易骄傲、爱虚荣。

ART DECO Woman with Feathers Hair and White Peacock by Barbier

并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丽的孔雀被喻为高贵和圣洁之物,成为文人雅士们纷纷讴歌的对象。孔雀的形象常出现在诗词歌赋中,例如宋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唐沉亚之的《为人撰乞巧文》:“假文羽於孔雀兮,而使擅夫佳丽。”宋孙光宪的《八拍蛮》词:“孔雀尾拖金线长,怕人飞起入丁香。”这些名句使孔雀之名家喻户晓,世代流传。

Tim Walker: Shoot for the Moon – 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

孔雀长期以来,早已为中国百姓家喻户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如今在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到处都有孔雀的身影,如穿戴有孔雀花纹的舞蹈服装、鞋;或者用孔雀装饰陶器、金属、珠宝和玻璃;或者用孔雀羽毛制作头饰、帽子、扇子,甚至雕刻、剪纸、刺绣,文学作品等也都会以孔雀为题材,这些都反映人民对喜庆吉祥、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孔雀是美好、吉祥、喜庆、幸福的象征。

孔雀装饰被普遍用在家具和家居的墙壁上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西方Peacock的寓意虽然也有美好成分,但用词里也强调虚荣、炫耀的不好的一面,而东方孔雀则代表人民对美好、吉祥的追求。早年间80年代,考虑到Peacock和孔雀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中国老彩电“孔雀”出口海外时,用的商标不是Peacock,而是Uranus(天王星),以便免去孔雀文化理解上的偏差。当然,随着全球化一体,中西文化在不同土地上更加相互理解,希望这种隔阂会随着时代进步与理解而被跨越。

参考文献:

1. whats-your-/peacock-symbolism

2. 克里斯蒂娜E杰克逊,著.姚芸竹,译.动物系列:孔雀[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3. 谢恺舟,戴国俊,刘马根.孔雀/中国名鸟丛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

4. 科学世界/中国图腾动物“绿孔雀”的消亡史

5. 文献/ 孔雀东西方文化差异研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