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孝”的困境:苏家悲剧 如何避免?

“孝”的困境:苏家悲剧 如何避免?

时间:2022-10-25 22:34:45

相关推荐

“孝”的困境:苏家悲剧 如何避免?

“孝”是中国人的日常道德中最重要的伦理之一,《论语》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形态的变迁,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等,又令“孝”这一传统伦理倍受冲击和考验,而家庭和谐也由此而受到影响,甚至遭到破坏。

在现代社会,怎样才算“孝”?为人父母又如何对待子女,才“值得”子女“孝敬”?近日,日播放量第一、话题阅读量20.7亿、豆瓣评分高达8.4分的都市热剧《都挺好》,可以说把这个现代中国家庭面临的焦点问题,以空前直白的姿态,呈现了出来。

《都挺好》

在《都挺好》苏家的三个子女中,如果问谁最“孝顺”,可能并没有统一答案。每个人性格不同,对父母的态度和方式也截然不同。但就像大家已经广泛评论到的那样,可能三个人都没有真正做好“孝”。

长子苏明哲,自幼学霸,清华大学毕业,又留学斯坦福,定居美国,是全家人的骄傲。但表面风光无限的背后,则是作为大哥的虚荣及“打肿脸充胖子”所带来的家庭伤害。在自身已陷入失业困境、又背负房贷、养子的负担时,为了尽孝,执拗地要按照父亲的吩咐,把父亲接到美国;后又独自承担给父亲买房的成本等等,“舍小家顾大家”的取舍,差点也导致“妻离子散”,虽然看上去很是孝顺,却不得不令人想到“郭巨埋子”的故事。

《都挺好》

二子苏明成,自幼备受苏母偏爱溺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考学和工作都是家里掏钱解决的,他也几乎独自享用着家里面大部分积蓄,成功地长成了一个“啃老族”和“妈宝男”。由此,他对苏母感情也是带有一种深度依赖的色彩。他的孝,体现在给父母——尤其是母亲——撒娇、邀宠,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就像一个巨婴,由此,他也丧失了作为儿子和哥哥的承担和责任感。于是,当苏母突然去世之后,他忙乱一团,又固执己见,甚至暴打妹妹,险入牢狱。

《都挺好》

女儿苏明玉,自幼在家遭受苏母和苏明成的不公平待遇,忍无可忍,终于在18岁时断绝与“苏家”的关系,离家出走。靠着自强的个性,逐渐出人头地,做了企业高管,成了家里“最有钱的”孩子。你很难从她对家族冷漠外表上看到“孝”的影子,也口口声声“苏家的事与我无关”,却又“偷偷”帮助解决大哥就业问题,“偷偷”买下苏父要出售的老宅,为苏父请保姆,并最后把苏父接到自己家中照顾。她对父母和兄长无疑是有爱的,但作为“原生家庭”的受害者,自己却从小处于一种“家庭受害者”的痛苦之中,直到剧集将近结束,才渐渐释然。

《都挺好》

一般看来,三个子女中,苏明玉为家“暗中出力”,最后独自承担照顾父亲的责任,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孝”,比苏明哲和苏明玉都做得更加到位。然而,事实确实如此吗?对于今天的子女来说,怎样才是“孝”的合理表达?

其实,在几千年前,即使面对“有问题”的原生家庭,古人也以一己之行给我们做了良好的示范。

孔子的弟子曾参,对父亲严守孝道。一天在锄地时误伤了瓜苗,引来父亲打骂。曾参反而不闪不躲,结果被暴躁的父亲打得昏死了过去。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后,给曾参讲了舜的故事:舜的父亲瞽叟因受后母挑唆,对舜动辄打骂。而舜呢?面对这种情况,做到了“小箠则受,大杖则走”。子女面对父母,小打小骂就听着,但是如果到了伤害到自己的地步,就要闪躲。否则,则会像曾参一样“委身以待暴怒,陷父于不义,不孝莫大焉。”然而,“走”并不是像苏明玉那样离家出走、视母如仇,而是对父母依然恭顺,对弟弟依然慈爱。如此,舜既没有陷入“原生家庭”的痛苦之中无法自拔,也没有因此而扭曲自己的人格。

《都挺好》

此外,苏明玉对家庭的“偷偷”付出,是出于好心,却由于自己的“受害者心理”,而态度极为冷漠,甚至让苏父极度“害怕”她。这也很难说是对父母的恰当姿态。

当然,苏明玉只是当前无数个普通子女中的一员,人非圣贤,无法拿舜的标准来要求,不过,如果能通过更好的方式来调整自己和家庭的关系的话,不至于让自己常年遭受心理痛苦,却是可能的。

然而,对于父母一方来讲,理应接受无条件的“孝敬”吗?尤其身处现代社会?即使从子女的“孝”这个层面来说,为人父母,是否也应该有对待子女的合理方式呢?

可以说,正是因为苏父苏母的关系不睦,以及对子女的种种不合常理的行为,酿造了家庭悲剧,并为子女三人与苏父在以后的生活中挖下大“坑”。比如,苏母把对苏父的不满与自身遭遇的不满,都发泄到出生时机不对的苏明玉身上,却对两个儿子尤其是二子,万般宠溺;而胆怯懦弱的苏父,面对这一切则能逃就逃,既不敢言也不敢怒。最终渐渐把家庭培养成了一个冷热不均、天堂地狱并存的“怪胎”。

《都挺好》

由此,苏母和苏父收获的,是一种来自命运与性格截然不同的子女身上的、夹杂着爱和怨的畸形的“孝”。

虽然剧集最后,家庭每个人都对自己进行了深刻反思,苏家走上了大团圆的“正路”,但在现实生活中,一旦亲人之间积怨如此之深,大概很难这般戏剧化转变。

鲁迅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曾提出:“人人对于婚姻,大抵先夹带着不净的思想。亲戚朋友有许多戏谑,自己也有许多羞涩,直到生了孩子,还是躲躲闪闪,怕敢声明;独有对于孩子,却威严十足,这种行径,简直可以说是和偷了钱发迹的财主,不相上下了。”可以说,正中苏母的痛穴,也是现代很多为人父母的心理中,最为不堪的那部分。

《都挺好》

那么,做父母的该如何做呢?鲁迅说:“所以觉醒的人,此后更应该讲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开宗第一,便是理解……第二,便是指导……第三,便是解放……这样,便是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现代社会是一个与传统社会相区别的社会。它既传承着传统社会的道德认知、家庭关系,又变革着固有的关系与道德模式。现代社会是快节奏的,是碎片化的,年轻人又往往是处于竞争与各项压力之中的。所以,子女对父母来说,往往需要的是支持、理解、关爱与足够的空间与尊重。父母做到如此,其实就是鲁迅所说的现代的父母了,值得子女尊敬与孝顺,一些“苏家”式的人为悲剧便可以避免了。

《都挺好》

总之,“孝”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这一古老文化在现代社会重新“活起来”,既有对子女的要求,也有对父母的要求,唯有如此,家庭才会和睦兴旺,“都挺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