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曾经的“国民杂志”——故事会 你还记得吗?

曾经的“国民杂志”——故事会 你还记得吗?

时间:2020-09-05 07:11:58

相关推荐

曾经的“国民杂志”——故事会 你还记得吗?

怀旧这种事,说得多了好像是在和自己过不去

故事是这样

《故事会》也是这样

一本衰老的杂志,沿着时代的狂风蹒跚而行

为的不仅仅是在记忆中留下惊鸿一瞥的影子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故事会》吧?

那它又是从什么时候离我们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呢?

其实这本杂志目前仍在持续地更新,只是阅读量远不如从前,毕竟纸媒运营在四通八达的互联网时代已经日薄西山,《故事会》的江河日下,也就成了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

故事会再一次从人们的记忆里被唤醒,一是因为前段时间比较火的一部影视剧——《隐秘的角落》,原著作者紫金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说中的一些情节灵感就来自于小时候看过的《故事会》。这个采访一下子唤起了广大90后观众的回忆。

不仅如此,早在推出第五张专辑《故事会》的五条人今年夏天因参加乐队的夏天名气大涨,其作品也更加为大众熟知,后来五条人的仁科也曾表示自己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的时候,就靠大量的《故事会》来打发无聊的时光。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开始纷纷晒出多年藏书,《故事会》也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的关注。

只是人们在将目光投向如今日渐凋零的《故事会》时,不免会想起她曾经历的光辉岁月。

九十年代应该是《故事会》的“黄金时代”了,那时候它的读者人数超过15亿人次,峰值发行量曾达到700万册。一度被冠名为“国民杂志”。

大街小巷的报亭里、办公室桌面、教室的抽屉里……几乎随处可见它的身影。在互联网不甚发达的时代,它是人们打发时间、度过无聊时光的课外读物,因篇幅普遍短小精悍,情节饱满风趣,内容多样深受读者的喜爱。

但如今,再提起《故事会》的发行量,仿佛已经成为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我们只能从隐约的数据里判断出,它的发行量如今只有几十万册,而且还在不断地下降。

人们不禁感叹:“衰老的不只是这本杂志,是一整套关于阅读和传播的场景。”

在网络传播的冲击下,传统的邮政订阅已经成为过去式;报刊、杂志亭也被各种自助式的公共文化设施所取代;作者可以通过自媒体建立新的写作渠道和体系;影视行业大热又吸引了很多原创作者。于是慢慢地作者少了,读者少了,故事会的影响力也小了。

尽管《故事会》仍有几十万读者在支撑着这本杂志继续运营,但是时代仍在发展,《故事会》也在以一种不甘而又默然的姿态告别。

这些年也会有一些人去信问候,或感叹或质疑为什么《故事会》的质量大不如前?编辑刘宁回应: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从前有人喜爱故事会的通俗易懂,觉得它平易近人、贴近生活,而现在在精英文化与碎片化文化的双重夹击下,它又被吐槽低俗、low。这是无可避免的事,也是没办法改变的事实,因为《故事会》里的很多故事来自于现实。而且通俗文学,原本就是这个样子。

即使走在下坡路上,日复一日做着老态又老派的本职工作,编辑部还是在年轻血液溶入时做出了改变,比如越来越多的投稿充斥着属于新世纪的幽默和梗,热点里时不时冒出一两个新词汇,《故事会》像一个努力追赶潮流的老人,拥有了自己的新媒体矩阵,《故事会》的微信公众号拥有近80万粉丝,抖音和快手短视频也在持续更新。

《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初始为双月刊,改为半月刊,至今已有50多年。这样一本衰老的杂志,它的忠实粉丝也不少。粉丝们通过创建的粉丝群来分享《故事会》的故事。

这些忠实粉丝里,有热爱收藏的粉丝保留着1982-的近300多本的全套《故事会》,还有粉丝为了收藏故事会特地为此腾出一套房专门用来收藏这些杂志市面上那些绝版的专辑。

但在今天,喜欢故事的人,却不一定仍爱看故事,故事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讲故事的方式在今天已经式微了。人们可以通过短视频,短短一两分钟内就可以把握整个故事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或许只需要在偶尔的空闲里,便可以刷完成百上千条只有高潮的故事。也可以通过听书的方式解放双眼,听着或动听或富有情感的声音在耳边流淌时,一个故事的脉络也在缓缓展开……

据刘宁说,《故事会》编辑部也快要搬家了,也许未来,《故事会》将会和公司旗下其他杂志社一起组建新的大家庭和出版园区。也许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

毕竟,故事永远在发生,关于《故事会》的未来,谁又知道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