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读了这个故事才发现 有些事 “身不由己”

读了这个故事才发现 有些事 “身不由己”

时间:2021-02-10 01:48:22

相关推荐

读了这个故事才发现 有些事 “身不由己”

01

日本池尾寺有一高僧,长了个长鼻子,鼻长五六寸,从上唇直搭至颔下,形状上下一般粗细。这给他的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更让他的心理常年饱受痛苦。

他每天都在想办法使自己的长鼻看起来短些。趁没人时,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脸对着镜子从各个角度照来照去,百照不厌,费尽心机。

有时候,光是变换面部角度难以使他尽兴,便手拄脸颊或指按下巴,不屈不挠地对镜观摩不止。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鼻子依旧那么长,有时甚至觉得越是煞费苦心越是显得长了。

于此同时,他还总是关注别人的鼻子。池尾寺常有讲经说法等活动举行,且寺内僧房栉比鳞次,净身房里天天有人烧水。出入这里的僧俗十分多,他坚持不懈地打量这些人的面孔,只为找出一个长有类似鼻子的人来,也好聊以自慰。

看过无数鼻子,却没有和自己一样的,最长的鼻子是鹰钩鼻,比起他的长鼻子差了很多。一来二去,高僧常常心生不快,苦恼不已。

他也曾找遍佛家经典和其他古籍,以求找到长有同样鼻子之人,以求得少许宽慰。结果还是,没有。

除了寻找类似之人,高僧也积极尝试过促使鼻子变短的偏方。熬过乌爪汤喝,往鼻头抹过老鼠屎。但无论怎样施展伎俩,鼻子都依然故我,依然以五六寸的长度从上唇赫然下垂。

02

某年秋天,事情迎来转机,一个进京为高僧办事的弟子带回了整治长鼻的秘方,据说是一位知名医生所授。

高僧特别想试试,但又不想让弟子看出自己的急迫,于是做出一副对鼻子不屑一顾的神气,故意不提试用秘方的事。另一方面,却总用若无其事的语气说起不忍总给弟子添麻烦云云,内心期待弟子劝说自己试试这药方。

弟子自然明白高僧的伎俩,内心也为他如此的煞费心机很是同情,于是便迎合高僧的心理,百般劝说他试一试。这对高僧来讲可谓正中下怀,终归是言听计从。

秘方非常简单,只需将鼻子泡入热水,之后让人践踏即可。

经过一番折腾,高僧的长鼻还真变短了,不再垂至颔下,而是和普通的鹰钩鼻差不多长短。

高僧心情大为畅快,有如抄罢《法华经》而功德圆满之时,如此心境已多年从未有过的。

岂料没过两三天,高僧发现了一件意外的事:一个来池尾寺办事的武士,说起话来语无伦次,却一味盯住他的鼻子不放,神情比以前显得更加莫名其妙。

不仅如此,曾把高僧鼻子抖进粥碗的童僧在禅堂和他碰面后,开始还低头强忍不笑,随后便忍俊不禁,噗哧笑出声来。还有那些前来请示的僧众,面对面时尚能乖乖倾听,当他刚一转身,便马上吃吃窃笑,且不止一次。

高僧以为是自己面部发生变化导致别人发笑,仔细端详并没有异常。那么,童僧和其他僧众发笑的原因无疑就是他变短的鼻子。如果是因为没看惯他的短鼻子,时间久了自然就习惯了。但是高僧觉得原因并非如此简单,以前长鼻子的时候也没见这些人笑的如此怪模怪样。

高僧好了没几天的心情开始每况愈下。不管对谁,开口说不上两句话便恶狠狠地横加训斥,以致寺里的僧众对他怨声载道。

一天,他听见狗叫得厉害,出门一看。有个童僧正挥舞着二尺长的木片,追赶一只长毛狗。边追边喊“看我打你的鼻子,喏,看我打你的鼻子!”高僧气愤不已,从童僧手中一把夺过木片,狠狠朝他脸上打去。仔细一看,这木片竟是原先给高僧托鼻子的木片。

渐渐地,高僧对鼻子变短有些悔恨起来,甚至希望鼻子再长回去。终于有一天早晨起床,他摸到了曾经的长鼻。鼻子一夜之间恢复如初,一种如释重负的心绪也仿佛失而复得,就像鼻子变短时那样。

这样一来,肯定再无人发笑了—高僧在心中自语。

03

这个故事来自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鼻》,故事简单,寓意却很深刻。年过半百从小沙弥做到高僧的人,在意的不是佛法,而是他人的看法。

在这本小说的短评里看到这样一段话:鼻子长的时候,尚能因为自身的残缺而被他人同情以保安稳。鼻子短了,反而招人烦,因为人都不喜欢别人优于自己。因此,有缺憾,有短处没什么不好,起码得个安稳。

很多时候,人们的关注点往往不是自身究竟如何,而是在别人眼中的自己究竟如何。有些改变看起来是为自己而做,可是往往在前行过程中陷入为了所谓的外在看法而使自己饱受折磨。

写育儿文章收集素材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案例:父母无法挣脱生活的枷锁,于是把情绪转接给孩子。年幼的孩子心理防线单薄,在不断尝试讨好父母的时候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常言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当孩子开始变得温顺听话时,他追求自由的天赋便已经折损了,就像父母曾经经历过的一样。

一个人无法在任何人面前都有优越感,一个人也不应该在所有人面前都略逊一筹。“你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你就是你,像天边那朵云彩,独一无二。”

世界之大,谁也无法讨好所有人,唯一能做到的是取悦自己。不用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可能他看任何人都是一个表情,没必要为此转变你自我评判的感觉。

04

芥川的小说里故事很多,评论很少。这本《鼻》只有一段话谈到了人的内心。

当僧众偷笑高僧的短鼻时,他写到:“人的内心存在两种相互矛盾的情感。无疑,没有人不同情他人的不幸。可是,一旦对方好歹从不幸中挣脱出来,却又因而产生若有所失的怅惘。

说得夸张一点,甚至出现一种想使之重新陷入不幸的心理。于是,不觉之间开始对其怀有某种敌意,尽管是消极的敌意。”

故事里的高僧之所以变得怏怏不快,也是因为他从池尾僧俗的态度中,觉察出了这些旁观者的利己主义。

东野圭吾的《恶意》讲了一个更极端的故事,主人公野野口修因为小学同学长大后比自己优秀,当得知自己患病时,先杀了对方。

即使这位同学小时候帮过他,成名后使用自己的资源帮他出书,他依然对对方充满无端的恶意,只因为他比自己优秀和一些自己也说不清的缘由。

爱与恨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一件事、一句话甚至是善意的帮助也可能换来他人的恶意。这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end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