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构建“文旅融合”大框架!三省一市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旅游目的地

构建“文旅融合”大框架!三省一市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旅游目的地

时间:2019-10-30 06:58:59

相关推荐

构建“文旅融合”大框架!三省一市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旅游目的地

10月15日,第三届长三角三省一市旅游协会联席会议(下称“联席会议”)召开。会上,三省一市旅游协会签署了打造长三角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旅游目的地框架协议,并举行了“生态旅游长三角,绿水青山再出发”启动仪式等。

“在历史长河中,处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吴越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文明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具有强劲生命力的区域文化——江南文化。推动长三角区域的文化认同,增强长三角各省市的整体主体意识,增强长三角各主体密切协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投资联盟长三角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钱联友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打造高质量发展旅游目的地

在上述会议上,三省一市旅游协会签署了打造长三角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旅游目的地框架协议,就“共谋高质量发展机制、共创高质量文旅产品、共享一体化旅游市场、共建效益评价体系、共推文旅融合IP、共评特色旅游商品”达成共识。

会议还举行了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总评榜颁奖典礼,这是长三角区域内首个深度梳理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成果的公益评选活动。据悉,该总评榜设置了长三角红色旅游示范基地、长三角魅力江南风情古镇、长三角文旅特色美丽乡村、长三角文旅融合推广优秀案例、长三角夜间文化和消费样板街区在内的5大榜单。

其中,上海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红色文化教育研学旅行营地等8地获得“长三角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奖项;浙江省嘉兴市西塘古镇、江苏省苏州市周庄古镇等4地被评为“长三角魅力江南风情古镇”;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葛家村等4地获得“长三角文旅特色美丽乡村”奖项;上海的长三角PASS旅游年卡——“99玩一城悠游长三角”等8个项目入选“长三角文旅融合推广优秀案例”;江苏省南京市夫子庙步行街、安徽省合肥市罍街等8地成为“长三角夜间文化和消费样板街区”。

据悉,长三角三省一市旅游协会联席会议已连续召开三年。根据“中国旅游协会”官微信息,11月25日,首届长三角三省一市旅游协会联席会议在苏州召开。会上,三省一市旅游协会联合发布《苏州宣言》,提出五项共识,即设立长三角旅游事务协调共商发展机制、加强长三角跨区域旅游线路设计推广、打造长三角地区旅游发展共同体、建立长三角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加快长三角旅游优秀人才的共同培养。

在落实《苏州宣言》相关工作的同时,第二届长三角三省一市旅游协会联席会议在上海召开。该次会议聚焦“信用体系建设”,三省一市旅游协会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旅游行业协会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合作备忘录》,合力推动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文旅融合未来可期

近年来,文旅融合观念持续得到更新与实践。未来,长三角该从哪些方面更多地推进文旅融合?跨区域文旅合作又将呈现哪些发展特点呢?

“未来跨区域文旅合作,要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加强资源共享,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成熟的旅游景区要优化服务,同时也要新开发一些旅游景区推向游客,满足游客需求。”广州大学广研院文化旅游产业研究所所长万庆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优势互补,如上海的城市旅游、苏州杭州的历史景区旅游,以及周边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地理旅游,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钱联友认为,未来长三角文旅融合可以从几方面着手。

第一,擦亮“江南文化节”,形成长三角联动的中大型联谊活动。“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城市群的成长基因,也是三省一市居民的共同精神家园。长三角地区应以江南文化为基础,加强对沪苏浙皖四地文化产业的整合与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创新联动,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钱联友表示。

第二,做好古镇文化的区域联动。位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青浦、吴江、嘉善各自有古镇,发扬青浦、吴江、嘉善各自特色文化中的共性,有助于促进文旅融合,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区域旅游业的进步、加速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进程。在文旅融合方面,沪苏浙三地计划联合保护江南水乡传统文化和自然风貌,发扬古镇文化,推动环淀山湖地区古镇群、环太湖古镇群文化休闲和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

第三,继续在长三角推进乡村振兴农旅融合“新苏南模式”,苏南乡村振兴的“新框架”:对称互惠共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是要以落后乡村为本位,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苏南地区乡村城镇化发展的新框架即是一种以城乡融合为实践理念,通过平等公正、互惠合作的发展路径,建构“乡村—中小城镇—大城市”多中心对称互惠共生发展的实践格局。

第四,加强长三角区域大运河文化宣传,形成思想共识。尤其要宣传大运河文化所凝练的“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文化特征,打破狭隘的地域文化束缚,使长三角地区干部群众形成对运河文化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不是否定和排斥各成员的地域文化特色,而是在尊重各自地域文化平等性基础上找到共同的文化基因,建造符合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的共同的精神家园。

“此外,还要加强长三角区域大运河智库的建设与合作,形成智库合力。”钱联友进一步指出,通过开展大运河重大课题的合作研究,探究大运河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设立“长三角运河文化论坛”,既宣传大运河文化,又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集聚更多智慧,提供更强智力支撑。

“同时,还可以建立长三角大运河文化建设协作机制,提升合作水平。要建立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基础的政府间、行业间、企业间、社会组织间以及学术界的多层次合作机制,有效发挥上海在文化产业领域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与长三角内其他大运河城市之间的文化资源优势互补,充分挖掘这些地区的文化资源宝库,将这些地区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以文化产业共同体建立和稳固长三角文化共同体。”钱联友补充道。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