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丨温江区新增8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8名区级非遗传承人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丨温江区新增8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8名区级非遗传承人

时间:2019-10-30 23:01:45

相关推荐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丨温江区新增8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8名区级非遗传承人

好消息!好消息!

温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温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队伍又壮大啦~

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

近日,温江区人民政府公布了

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

温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公布了

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新增的8项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都有哪些

01

墩笃温江肥儿粉传统制作技艺

墩笃温江肥儿粉传统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末民初,通过历代传承人的不断努力,最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作流程:以优质大米(糙米)、黄豆作为主料,根据不同的受众加入不同比例的中药材及营养物质,使墩笃肥儿粉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产品的“十三字”制作金言为:炒、烧、烤、焖、烘、焙、磨、蒸、煮、炙、碾、沙、土。温江肥儿粉陪伴着几代人共同成长,它是温江人的儿时记忆。

02

国力白酒(浓香型大曲)酿造技艺

国力白酒(浓香型大曲),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采用中温培养的大曲(用大麦、小麦、玉米)酿造而成,酿造技艺采用独特的古法传统工艺及配方,严格遵循传统,经过选料、拌和、上甑、入窖、蒸馏、发酵、出窖等多道制作工序。白酒古法酿造技艺有四绝:即选料绝、技艺绝、检验绝、味香绝。

03

金宫水煮鱼调料传统制作技艺

金宫水煮鱼调料传统制作工艺起源于川西龚式家族龚德昭,经过四代传承人的推陈出新,研制出川中名菜水煮鱼的的烹饪调料,其特点为:"善用三椒"、"一菜一格,百菜百味";金宫水煮鱼调料口味多变,包含鱼香、家常、麻辣、红油、蒜泥、姜汁、陈皮、芥末、纯甜、怪味等24种口味。

04

庶民居岳氏藿香鲫鱼烹饪技艺

“庶民居岳氏藿香鲫鱼”烹饪技艺是在川菜技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川菜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技艺在于巧妙运用河鲜、藿香、豆瓣,让烹饪出的藿香鲫鱼拥有麻辣鲜香嫩滑和藿香味浓郁的口感,保证菜肴天然生态安全绿色。是岳勇在传统四川河鲜烹饪基础上总结传承而来的岳氏藿香鲫鱼烹饪技艺。

05

窝窝醪糟制作技艺

窝窝醪糟,起源于清末时期,为仪陇刘家辉所发明,世代相传,窝窝醪糟主要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含有辣寥草,甘草,茴香的酒曲为辅料,多项手工工序精心制作而成。1997年,现刘氏后人刘继勇在成都市文家乡马厂村成立四川巨龙食品有限公司,继续进行窝窝醪糟的传承,,迁址温江区永盛镇,并将公司更名为成都巨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6

春倌说春

春倌说春是民间独特的民俗活动,也是较为古老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春倌说春“起于隋、兴于唐”后流传于陕西、川西平原等地。在冬春季节由春倌走村串户说唱,一般为单人表演,有时进入街道或住户密集的村庄时,采取双人对唱、接唱和联唱,演唱效果更好。每演完一户,春倌送给一张春帖,户主会给春倌“封礼”,给粮食或钱。这种表演不受场地限制不用乐谱,有说有唱,语言风趣诙谐,演唱和仄押韵。演唱内容紧跟时代,唱词随时随景更换,有的十分高雅,出自文人墨客之手,有的非常通俗、风趣,是民间文艺的活化石。

07

武术盘破手

“盘破手”是盘破门武术的核心技艺之一,现已濒临失传。盘破手技艺诞生于清雍乾年间四川资中的罗泉镇,由盘破门开派人物刘赣所创,传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但作为核心技艺的盘破手,习者甚少,尤为珍贵。如火龙拳歌诀讲:“高来用提手,逢中用破手,单边用盘手,伤人用箭手”,明确提到“盘手”和“破手”的用法,这说明“盘破手”名称和技艺的传习、运用,已经被其它武术流派肯定并学以致用。20世纪30-40年代,“盘破手”由近代传承人刘新吾发扬光大,扬名于成都青羊宫擂台,传播于全国各地。

08

张螃蟹骨科外敷中药炮制技艺

张螃蟹骨科外敷中药炮制技艺是清朝年间,川西平原鱼凫之地一民间武馆兼镖局,馆长林茂源医武结合,技艺不凡,因后嗣无继,馆内一张姓门徒忠厚朴实,尽心为其养老奉终,故私授其接骨疗伤之术(外敷中药炮制技艺)。中药外敷是指将中药,切碎捣烂或者加入中药粉末,然后加赋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或是我们的一个穴位的方法称之为服药法,让它具有一个舒筋活络去瘀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拔毒等功效。

温江区第四批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又有哪些呢

跟着小编

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01

寿安花木编艺代表性传承人

漆康林

漆康林生长在川派盆景的发源地温江,先后师从于汪汝贵、蔡祖昌等,专业从事花木编艺,将编艺造型多样化和做法多样化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力求编艺不断创新发展,推崇编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以及普通花木改造提升成花木编艺产品进行大量实践。现在正对编艺产品的小型化和家庭化进行探讨与实践,为花木编艺能网上销售和进入家庭消费做出努力。

02

寿安花木编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纪东

刘纪东1994年开始从事盆景编艺事业,先后参加全国农博会、温江植物编艺艺术节、俄罗斯国际花卉展、荷兰国际花卉展、湖北武汉第十四届中国苗木交易会、北京第二十四届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第二十四届中国园林花木信息交流会、北京(昌邑)绿化苗木博览会等,组织并参加多次编艺技能大赛,并向全国各个苗木市场和花木之乡进行学习和交流,使植物编艺产品不断研发创新,技艺不断发扬光大。

03

寿安花木编艺代表性传承人

薛刚

薛刚从小就受到父亲编艺文化的熏陶,从事编艺20余年,擅长盆景造型、植物造型,其制作产品类型有十二生肖造型、紫薇花瓶、海棠牌坊、工艺字、盆景制作等,从艺期间在全国各地参加交流展销会,到俄罗斯国际花卉展学习交流,到国外学习大型苗圃的科学管理、全自动华操作(现代化灌溉、无人机喷洒农药)、以减少人工成本。

04

温江滴窝油酿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冉光涛

冉光涛生于1963年,1980年高中毕业后到寿安食品厂参加工作,1988年被调到和盛食品厂(盛发食品有限公司),2000年盛发食品有限公司倒闭下岗,冉光涛承包公司创办成都市温江区美味王酿造食品厂,拜夏成祥为师,学习温江滴窝油酿造技艺,通过十几年的学习和操作实践,能完整的掌握全套酿造制作技艺。

05

古琴代表性传承人

张旭

张旭七岁随父亲张杰君先生学习古琴,耳濡目染二十余年。先后师从张杰君、曾成伟、李风云、吴文光等,并得到悉心传授。自父亲张杰君先生创办墨香琴馆以来,张旭就已开启了古琴文化艺术的研究、教学之路,至期间,跟随父亲张杰君先生在成都乃至全国各地传播、弘扬古琴文化艺术。9月创建成都市温江区古琴文化学会,并举办第一次温江区古琴音乐会,应成都市文化馆、温江区文联之邀进入“青羊文艺讲堂”“鱼凫文艺讲堂”进行古琴艺术讲演;受邀温江区各高校、中小学举办“古琴文化艺术课堂进校园”活动,已连续4年成功举办“温江区古琴音乐会”,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06

川派盆景盘扎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陈志均

陈志均,1954出生,现任温江区盆景协会副会长。自12岁开始跟随父亲陈开钦学习“川派盆景盘扎技艺”,创办了“温江区志会园艺场”,从业50年,授徒50余人,擅长使用盘扎技艺掉拐法、三弯九道拐法制作罗汉松盆景,多项盆景作品获奖,个人荣获四川跨世纪杰出盆景艺术家、温江区盆景编艺大师等荣誉称号。

07

川派盆景盘扎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胡开强

胡开强, 1976年出生于温江区,现任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四川省盆景艺术家协会会长、四川省花协常务理事、成都温江盆景协会副会长。其自幼深受父亲胡世勋先生的熏陶、耳濡目染,在年幼时接触盆景后逐渐喜欢上了这门传统艺术,通过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操练,创作了一个又一个盆景佳作,又拜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田一卫为师,在名师的指点下,其盆景技艺愈发精湛,于12月被评为“四川省盆景大师”,其多次获邀参加国家级、省、市级盆景展,作品共揽获大大小小几十余项荣誉,个人获得多种荣誉称号。

08

川派盆景盘扎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陈宏宇

陈宏宇,1986年出生在川派盆景发源地寿安镇百花社区,自幼受盆景艺术熏陶感染的他,十分喜爱盆景艺术,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乡创业,创办自己的园林设计中心,开始着力创办了“川派盆景盘扎技艺游学体验基地”,主要经营盆景制作、销售、教学、文化传承等系列工作,参加省盆景展携作品金弹子造型盆景“叠翠云天”、“鼎”参展,分别获铜奖、银奖;参加区盆景节携黄荆造型盆景“老骥伏枥”参展,获铜奖;凭借自己精湛工艺荣获“温江工匠”称号,获得“成都市社区教育名师”称号、“成都市十大农村手工艺大师”称号。

下一步,温江区将继续鼓励和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扩展

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进一步推动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来源:温江文体旅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