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贵州日报“全域旅游”专刊本期关注:“五一”假期“文旅盛宴”迎客来 贵州旅游复苏强

贵州日报“全域旅游”专刊本期关注:“五一”假期“文旅盛宴”迎客来 贵州旅游复苏强

时间:2022-04-24 06:49:12

相关推荐

贵州日报“全域旅游”专刊本期关注:“五一”假期“文旅盛宴”迎客来 贵州旅游复苏强

黔游·聚焦

“五一”假期“文旅盛宴”迎客来

贵州旅游复苏强劲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吴楷林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五一”假期,八方游客奔赴贵州,全省各地迎来客流高峰。统计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全省累计接待游客3412.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7.96亿元。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全省各地文旅市场产品业态供给丰富,亮点频出,别样精彩,复苏强劲。

游客畅游多彩贵州极地海洋世界 (多彩贵州极地海洋世界供图)

文旅融合产品丰

我省文旅业“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兴起,各地景区推出文旅融合新玩法、新产品成功引客,“五一”期间,全省景区景点及文博场所共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文旅活动100余项,给假日经济增色添彩。

黔南州龙里油画大草原风景如画,龙里水乡灯火璀璨。日间丰富的草原游玩项目与夜间古风古韵的夜游体验,动静相宜。“从杭瑞高速到沪昆高速,一路是连绵不绝的绿色。”湖南游客王建忠自驾来到龙里水乡,感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装体验游,美轮美奂的《龙乡水里·贵秀》演出,让他直呼“过瘾”。

油画大草原风景如画 (龙里油画大草原供图)

安顺市山里江南景区大型沉浸式光影互动体验秀“夜书·今生缘”,“五一”期间吸引5万余名游客。“我们持续推出众多优质的文旅融合新项目,比如小丑嘉年华、艺术舞蹈演出、快闪活动等。”安顺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宣培锋介绍。

山里江南景区大型沉浸式光影互动体验秀“夜书今生缘” (山里江南景区供图)

贵阳青岩古镇在“五一”期间推出“大明志·英雄赋”第二季主题展演活动,累计接待游客13.62万人次。绥阳双河溶洞旅游区聚焦青少年消费群体,推出地质公园科普游+探险体验,以及飞拉达等新项目,单日接待量较往年同期成倍增长。

全省各地红色旅游景区推出“红色+”旅游套餐和研学旅行套餐,推出“永远跟党走”“红歌大家唱”“歌声献给党”“红色故事讲述会”等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寓教于游,吸引大量家庭和青少年参与。

“五一假期,红培、研学一至二日游的产品销量最好。”贵州省中国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谢筱燕介绍,为顺应市场,节后将进一步推广红色旅游产品。

旅游消费活力足

旅游业的兴起大大拉动了文化、休闲、乡村、餐饮等消费,个性化多元化体验正成为促进假日旅游消费的新热点。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五一”期间全省市场消费支出总额188.18亿元,假日消费市场进一步得到稳健复苏。

“五一”假日期间,黔西乌江源百里画廊景区游人如织,位于景区旁的花都里民宿生意红火,经理李也好掩不住笑意:“从4月30日到5月7日,都是满房。”

游客在花都里体验长桌宴 (花都里民宿供图)

贵阳市天河潭旅游度假区持续火热,每日接待游客3.7万余人次,天河潭旅游度假区营销中心总监徐枫告诉记者:“景区内的酒店民宿均已满房,贵阳故事街、奥特莱斯购物中心生意火爆。”

贞丰县田锦民柴火冲锋鸡(总店),距三岔河、双玉峰两大风景区仅10分钟车程。“五一期间收入近10万元,每天都满坐。”业主田锦民介绍,田锦民柴火冲锋鸡分店有13家,都分布在遵义、平塘、兴义、晴隆等旅游热门地区,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旅游带来的红利。

“五一”假日,六盘水市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展“彝族特色民俗体验”主题活动,接待游客14.95万人次,本省游客占比8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980.97万元,自驾游客成为消费主力。

声名远播引关注

“五一”假日最后一天,织金洞景区依旧火爆。贵州织金洞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伶俜介绍:“为迎接‘五一’的到来,我们开展了百名网红主播赴织金洞直播活动,预热宣传效果喜人。”

5月1日,中央电视台记者到织金洞进行视频直播和现场直播连线采访,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前往织金洞游览。“五一”假日,织金洞景区接待游客5.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500万元。

中央电视台在织金洞景区进行现场直播 (织金洞景区供图)

节前,我省带着优质资源、利好政策,赴广东、山东、重庆、南京、杭州等重要客源市场举行多场推介和招商会,以旅游推介、文艺展演、文创旅游商品非遗展示“三展合一”打出“组合拳”,在中央、省内外等80余家媒体平台上推介贵州文旅资源和产品,吸引了大量周边省市和珠三角、长三角客源。

携程集团发布的《“五一”黄金周预测报告》显示,机票、酒店、门票、租车订单量均较同期大幅增长,贵州位列跨省游目的地前十位。马蜂窝旅游网推出的“五一不宅·玩乐指南”中,毕节、安顺、黔东南、黔西南等地纷纷上榜,这些市州在马蜂窝“北极星攻略”的阅读量在一周内均增长70%以上。

“五一”假日期间,省内外各新闻媒体持续关注贵州旅游市场动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新闻30分》等节目对我省景区进行现场直播和专题报道。

为进一步让旅游升温,节后,我省将针对广东省、山东省、重庆市三地居民送出旅游优惠大礼包,时间为5月10日至8月17日,这三地居民只要持身份证即可免头道景区门票进入省内开放的国有A级景区(不包括温泉景区和景区内特许经营性项目)。

全域·潮涌

毕节:

非遗+旅游商品风生水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吴楷林

旅游商品是文旅融合的有效载体之一。近年来,毕节旅游商品发展迅速,一批根据市场需求、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个性而不断创新、开发的系列非遗旅游商品,正不断满足着游客的多元需求。

深挖文化底蕴兼顾传承创新

“方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摇起虎斑色,提起钓鱼钩。”这描述的正是贵州大方漆器。4月29日,毕节市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开发有限公司内,各类漆器琳琅满目,工人们正在忙着调料、上色。

高光彝风漆器公司漆器商品

在该公司总经理高焱看来,大方漆器这种极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旅游商品,只有一丝不苟地传承、不遗余力地创新,才能延续其生命力。

记者在厂内的“工匠场”研习所看到,一些年轻人正在接受漆器制作技艺的培训,高焱说:“传统技艺最怕的就是缺乏年轻血液,在毕节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广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培训的行列,培训后就在厂内工作,解决就业。”

去年,高光彝风漆器公司先后参加了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展览博览交易会、服贸会暨北京文博会等活动,商品受到客商和游客广泛认可。

如何将大方漆器转化为适合游客需求的商品?高焱认为:“每一个旅游目的地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文化底蕴,要从这些特色之处着手,设计才能打动人心,一些把毕节传统文化元素植入作品的设计,比如绘有彝族撮泰吉、芦笙舞的比较受欢迎;把毕节旅游目的地融入创作,比如百里杜鹃、织金洞、奢香古镇等,也很受游客喜爱。”

参与文旅融合期待合作共赢

4月28日,毕节市黔西锦绣花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黔西原色有染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内,数十名绣娘飞针走线绣着明媚春光,绣着美好生活。

黔西苗族蜡染非遗传承人、黔西原色有染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彭艺说:“过去我的作品,仅仅局限于爱好,自己穿、自己用,最多在乡村集市售卖给当地村民。要打开销路,与毕节丰富的旅游资源相融合是条好路子。”

原色有染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内绣娘正赶制绣品

起,彭艺开始学习苗族蜡染、刺绣技艺。,为了更好发展民族传统工艺,彭艺毅然到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攻读民族民间美术专业硕士,返乡后,在毕节文旅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黔西原色有染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少数民族妇女的“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据介绍,,黔西原色有染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带动锦绣花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林泉镇高锦村30多户苗族村民实现每人每月增收1500元至3000元。同时,与黔西化屋村扶贫车间联合加工生产蜡染制品。

“目前,我们正积极进行文旅融合。今年,已与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签订了民族民间工艺传习保护发展和旅游产品开发建设基地合作协议,并在化屋村吸引游客参与蜡染、刺绣、陶艺制作,邀请手艺人进行现场制作演示等,以特定的消费场景让游客熟悉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产生购买欲望。”面对未来发展,彭艺很有信心。

对接文旅市场线上线下发力

5月2日,毕节奢香古镇醉美大方农产品展示馆内,游客周粤明正在购买吴记大方皱椒辣椒面,他告诉记者:“这样的辣椒一盒分为14小袋,挺实用的。”

11月,大方吴记老字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凭借几种调味类蔬菜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技术,荣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2月,为拓展销路,该公司负责人魏江霖带着大方皱椒等产品,亮相央视17频道以“我的家乡我代言”为主题的“乌蒙珍宝 毕节‘珍’好”直播活动。“仅当月销量就翻了一番。”魏江霖说。

大方皱椒包装

随着毕节市切实推进非遗及特色文化旅游商品进机场、进高铁、进服务区、进旅游集散地、进景区、进酒店、进乡村旅游点、进线上销售平台“八进”工作的开展,类似吴记老字号的一众文旅商品企业从中获益。目前,吴记老字号皱椒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已远销至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年销售额达1600万元。

大方皱椒产品

据毕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非遗负责人王金金介绍,近年来,毕节积极推动“五个建立”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一是建立传承人保护体系,为非遗项目传承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建立多种传习场所,广泛开展传承活动;三是建立扶贫就业示范工坊,在传承中利用;四是建立非遗人群培训机制,提升保护传承利用水平;五是建立系统保护传承非遗项目数据库,编制保护方案。

同时,重点“扶持一批”具有市场潜力和竞争力的非遗项目,集中力量重点扶持一批帮助脱贫群众稳定就业奔小康的非遗工坊,重点“推出一批”非遗扶贫工坊示范点。对扶持成效较好,发展潜力巨大的非遗企业积极引导鼓励参加各类展示展览及相关活动。

目前,毕节公布了32家非遗扶贫工坊(其中省级29家)通过非遗项目共计带动2000余人就业,5000余户脱贫户参与其中。以彝族漆器技艺、苗族蜡染、苗族刺绣非遗为代表的非遗旅游商品年销售额已破亿元大关。

多彩·图游

瓮安猴场:

千年古镇的历史余韵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孙晋楠

瓮安县猴场古镇(曾用名草塘)曾是贵州历史上著名的商业重镇,素有黔北四大名镇、贵州十大乡场的美誉。自古以来猴场古镇都是商贾云集、繁华热闹之地,凝聚了厚重的土司文化、红色文化、龙狮文化、辞赋文化,是著名的猴场会议会址所在地,1934年12月31日下午至1935年1月1日凌晨,中共中央在猴场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史称“猴场会议”,被称为“伟大转折的前夜”。

猴场古镇全貌

猴场会议会址 (瓮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猴场会议会址的对面,一座巨大复杂的戏楼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在旧址上重新修复的晴雨双面古戏楼。戏楼运用了古建“模数”结构法,用168棵两人合抱的大木,托起24个飞檐翘角和一棵雕有上百个古代神话人物、亭台楼阁的红木木雕横梁。戏楼分为两部分,正面是面向观众的大型戏台——晴台,楼内又设置了一个供雨天演出的戏台,它承载着猴场重要的文娱活动,是瓮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晴雨大戏楼(杨舰 摄)

猴场的另一个标志性建筑是旗山书院。书院将文化与建筑相结合,做足了“文”气。大门的门梁上雕刻着“琴棋书画”“大师赏画”“文曲星”等图案。不远处书院内的黔山进士楼是为纪念贵州省第一位状元犹道明(宋熙宁五年)而建,典型的徽派风格,十分壮丽。

黔山进士楼(杨舰 摄)

来源:贵州日报“全域旅游”专刊

编辑 吴娅

编审 张齐

贵州日报“全域旅游”专刊本期关注:“五一”假期“文旅盛宴”迎客来 贵州旅游复苏强劲;毕节:非遗+旅游商品风生水起;瓮安猴场:千年古镇的历史余韵……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