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西藏游记-拉萨市内游

西藏游记-拉萨市内游

时间:2020-11-16 18:47:16

相关推荐

西藏游记-拉萨市内游

拉萨很美,四面的山如同绿色的叶子,而中间的市区,则宛如一朵绽放的花儿,在阳光下慢慢舒展着花瓣。而贯穿着的道路,则像伸展开来的一根根花丝。山风吹来时,甚至可以感觉到这座城市经脉的颤动。

深深吸一口气,会感到特别的清爽。还有带着紫外线的风,虽然有一点点热,但遍布的翠绿,很快便压了回去。中午时,太阳高照,穿着短袖,皮肤还觉得烫,但不会出汗。但转瞬,便不知不觉凉了,纵然穿起长袖,扣好扣子,还觉得风透过了衣服,打进了皮肤,让自己打个寒颤。

街道虽然不宽,却并不拥挤,打扫得整洁舒爽。路两边的店铺都很整洁,玻璃窗擦拭得纤尘不染。从车的数量看,也就如内地的一个繁华县城差不多。从房子的楼层里,甚至内地的县城比这里要气派呢。

但其实,这里的生活水准并不低,普通员工的收入甚至比内地高许多,主要是因享受国家发放的高原补贴。许多机关或单位门前,随时能看见飘扬的国旗,表达着汉藏一家,表示着藏族人民永远跟祖国在一起。

街上总有穿藏族传统服装的老人走过,也有年轻人,但以老年人居多。有的留着长长的辫子,有的盘缠在头顶,有的直接留长发拖到屁股后面,就像回到了满清时代。而且,他们普遍肤色偏黑,却很慈祥宽厚。

藏胞的服装也很有特点,男女的藏袍都是大襟服装,男式以黑、白氆氇为料,领、袖、襟和底边镶上色布、绸子,显得古朴典雅,就像在影视剧中看到的舞台服装一样。

女式藏袍多以氆氇、毛料、呢子作料,夏秋时节穿不带袖子的,里面穿着花的、或红绿等色彩艳丽的衬衣。冬天则一般有袖子。但不管有袖无袖,腰间都系上红、雪青、绿色等绸缎或平布的腰带。

还有,许多女子都镶有金牙,据说这是一种美的装饰呢。金花帽,是藏族男女老少都喜欢戴的民族帽子。用金丝缎、金丝带和银丝缎做装饰,用当地土产的氆氇和皮毛作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拉萨人不太在乎名利,甚至连生老病死都看得很淡,他们常把全年的收入,全部换成金银捐给寺庙,愿意在死后,把肉身剁成小块喂给秃鹫。

最让他们上心的是念佛。不但坐在家里诵经念佛,甚至走在路上,也转着经筒念着佛,在没事的时候,结伙去转山、转湖,当然也是念佛。他们念佛不必吃斋,不像内地佛教信徒那样讲究,照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信佛也信得本真和率性。

信佛之人肯定是要拜佛的,拉萨人拜佛可谓五体投地、顶礼膜拜。成群的善男信女,朝着佛的方向,此起彼伏叩拜。他们心无旁骛,执着笃定,累了歇一歇,渴了喝口水。不知道何时来,也不知道几时走,他们膝部和肘部的衣服或被磨破,身体下的地板或被磨得溜光闪亮。

他们拜佛的方式与内地也不同,不烧纸不上香,而是磕长头、添酥油、转经筒。有的口中念念有词。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到额、至胸、拱揖三次,再匍伏在地,双手直伸平放在地上,然后再立起重复先前的动作。

据说,藏人崇佛拜佛,是为了祈祷“来世”的幸福,寻得一张通往“极乐世界”的通行证。在拉萨,有六条著名的转经道,这些转经道,没有特别划定区域,只是转经者约定俗成的方向。信徒们沿途煨桑、祈祷,一站接着一站,在每座煨桑炉前烧香,给每盏酥油灯添加酥油,虔诚地膜拜,行走,就像走在自家的佛堂里一般。

他们信仰在手中,左手执念珠,右手持转经轮,人在转,手中的经轮也在转,轮里装有经书,边走,边摇,轮子转一圈,如同念了一遍经文。一般是转单不转双,意思是要转奇数的圈数。

每日转经,就如吃饭一般必不可少。转经累了,就坐在路边的长凳上休息片刻,攒足了劲,再开始下一轮行走。有的人甚至一边转经,一边遛狗,没有感到丝毫对佛祖不敬。就像我们一边看剧,一边吃零食一样普通。

拉萨人读山,仿佛是在读一部庄严神圣的经典,读一遍有一遍心灵的震撼,读一遍有一次惊喜的发现。高的,矮的,雪的,没雪的,挺秀险峻的,朴实平缓的,云遮雾罩的,裸露坦荡的山应有尽有。

拉萨的山恬然静谧,她们像端庄美丽的仙女,天生丽质,不施脂粉,不染尘俗。逶迤群山瞧都不瞧脚下楼群叠起,只是自个挺直了腰杆。拉萨的山,似有一种魔力,迫使世俗的喧嚣屏声敛气。读山时,必须静默,最好口诵六字箴言,以达到人与山的灵魂交流……

在开始的引言里,我说了拉萨的道路,下面说说拉萨的车。目前拉萨市的私家车有26万辆,常居人口55万,人均车辆占有率近50%;公共交通资源有公交、出租、人力三轮三种方式,私人交通出行占比近70%,公共交通出行却占不到30%。

公交中,占比最大的是公交车,市区的道路,例如北京中路仅有三车道,公交站台的设置占地局限,且大多只有一个简陋的站牌,站距短,站台小。当站台有几条线路的公交车同时到达,常常会造成乘客拥挤现象。

公交车很便宜,只需要1元,就可以绕大半个拉萨了。现在也是无人售票。车上用双语(藏语、普通话)报站。小小的拉萨城,公交线路多达20多条,分东西向,南北向,还有环线。但是,公交车收得较早,一般晚上10点之后,便停止了。

在拉萨,的士还是比较好打,起步价10块。因市区比较小,一般在市中心去各个方向,都是10-20块以内,所以,拼车已经成了惯例,只要有空位,而且顺路,的士司机都会不失时机地捡人。

据说,每到节日,交通就显得非常紧张,为了过往行人安全,在路口,总会有一个警察牵根绳子,拉起行人停。放下行人过。这恐怕是只有拉萨才会看到的情景。当地人玩笑说:他们是“拉绳子的交警”。

拉萨的人力三轮车,已经构成了一道独特风景线。这种特色交通工具,每车可坐2人。只行走市内布达拉宫广场以东及以北的地区。5元起价,可对外地人可能要价高出1-2元。对于远距离能要价到10-20元,远远高于出租车的价格。

这些三轮车,都经过车主的精心打扮,外观上富有西藏特色,有的车还配有铃铛,走起来铛铛打响,十分威风,也成了招揽生意的一种标志。为了缓解蹬车的无聊,一些车主还会放一些音乐,高兴时也会大声唱出来,很多游客都会被这种情调所吸引。

拉萨是海拔最高的城市,但也是世界上楼房最低的城市。据说,因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建筑都不能超过布达拉宫,即200余米的高度。

而原来最高的楼房,是位于德吉北路的“兴贸大厦”,高13层。还有自治区商务厅的办公楼16层。现在,拉萨河以南、三号坝桥延伸地区,尚未竣工的拉萨未来“CBD”——顿珠金融产业园双子塔楼更高,共100米,24层,使拉萨赶上了现代化的步伐。

但是,我们所看到大多楼房,基本是三四层,不少是一二层的。高于四层的,基本都是新建的,很少超过十层。看起来,欲从根上改变拉萨的传统意识,建筑风格赶上现代化都市的步伐,还要下相当的功夫。

拎着数码,在拉萨的深巷里穿梭,我不担心迷失,路总能把我们送回去。街巷中,一栋栋古老的、半新的藏式民居连接的很紧密,以致拥挤在一起的民房,勉强让出一条条小巷供人穿行。

藏式楼房的建筑风格,一般都是呈“回”字形,二楼长长环绕的回廊,是连接“回”字外围“口”字形楼房的桥梁。楼下四面各有一门,朝南面的是正门。

民居多是砖石垒砌而成,墙面缝隙很大。大多数门都紧闭着,门楣上钉着水波样别致的布幡,养着几盆雏菊的窗台,透过二层院墙映入眼帘,显得一派祥和之气。

民居的墙体,一般用采用染朱红色的白玛草或者原石,再用玛尼垛装饰,以加强建筑的立体感和庄严感。屋顶上用法轮、双鹿和金幢作点缀,表示自己的宗教信仰。中间用大窗户和门厅柱作虚体,上面用黑色、红色和白色等帷布(藏语“香布”)遮起,以增加建筑的活跃性。

屋顶上挂着五彩风旗、大门上有小佛龛(起辟邪作用)和日月或“卐”字的图腾符号。院子角落的桑炉(烧香祈祷)、窗户的黑窗套(牛角框)、墙壁上的藏式壁画(特别是有辟邪寓意的“蒙古人牵老虎”和幸福寓意的“吉祥八宝”等壁画,一般都装饰在大门或楼梯旁的墙面上。

看到深巷里的一个铜器店,在门口便能感觉到满眼的金灿灿。藏民讲究铁炉烫伤召唤的魂,而铜炉才是它们的专属器皿,所以,藏民家庭都有一个漂亮的铜炉,所以,铜器店还很兴旺,一般不会失业。

再细细观看铜炉,山形盖,圆盘底座,圆柱与炉体相接着镂空的花,空隙让炭火受风,滋滋燃烧,我看到圆润的日光,在铜炉上不断晃荡,似乎在保佑着他们幸福安康的生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