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从上海广富林 看大遗址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经验与趋势!

从上海广富林 看大遗址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经验与趋势!

时间:2023-06-12 05:03:36

相关推荐

从上海广富林 看大遗址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经验与趋势!

“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先有广富林,后有松江史”,位于松江北部的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孕育了灿烂的广富林古文化,被称为上海之根。广富林遗址公园的建设就以此为基础,以彰显上海历史痕迹为目标,来传承上海文化。

广富林文化展览馆位于广富林遗址公园核心区。西为广富林遗址保护区,东为人工景观湖,北为度假酒店。南边是水边小镇的低层商业街。

展览馆外部造型由三组漂浮在水面上的大型倾斜屋顶组成。双面屋顶和穹顶的形式灵感来源于新石器时代人类祖先的草屋,立面的细节融入了中国唐宋以后形成的传统古建筑的特点。整个建筑群是广富林遗址公园的中心景观。

主馆及部分配套空间设计为水下建筑,有效减少了地面建筑体量。零散的社区古建筑布局,与周边水乡的小型民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室内布局对中国最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的室内空间进行了抽象和诠释。展馆的主题是“上海之根,上海之源”。人们从圆形大厅走进展厅,会逐渐步入临水的视野之中。

展厅设计以“时空之旅”为理念,通过广富林考古记忆、上海成陆演变、先民活动到来、城邑特征形成、松江县府兴盛、上海城市崛起、走向未来明天等场景设计,让观众在时光隧道中体验和阅读上海这座城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凭借独有的气质与文化资源,打造成一个集遗址保护、旅游观光、文化体验和生态休闲为一体的大遗址旅游目的地,成为松江新城的城市内涵延伸。

自90年代由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大型古文化遗址的概念以来,大遗址这一概念在实践中日渐清晰明朗,大遗址保护工作日益发展。但随着我国逐渐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繁荣,在“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下,如何将大遗址“用”之于民,实现更广泛的现代价值成为议题。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同志指出坚持保护利用、传承发展,推动文物资源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将“用”提升到了和“保”同样重要的地位。由此,以旅游为切入点,“用”好大遗址正式进入探索期间。

圆明园遗址公园通过国家旅游局4A景区评审,标志着大遗址旅游正式揭开序幕。 年,国家文物局提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概念。随后,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载体形成了我国大遗址旅游的独特文化旅游类型。

虽然大遗址旅游已经初具规模,但以大遗址旅游为核心内容,联动遗址所在区域社会经济要素的大遗址旅游目的地建设工作在我国尚未开启。就现状来看,大遗址旅游与大遗址所在区域的发展之间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未发挥好对区域旅游要素的整合和提升作用

遗址旅游局限于“公园”内,与“公园”外旅游明显割裂。目前,围绕大遗址的旅游活动几乎完全在博物馆、遗址本体上、遗址公园三大空间中进行。但由于大遗址保护的要求,在这些空间中难以为游客提供充分的旅游体验和完整的旅游服务。在我国大遗址观赏性弱的共性特征下,仅仅依靠“公园”内的空间,无法满足现代旅游需求。而就现状而言,我国大遗址旅游未能通过利用“公园”外的旅游要素来构建完整的大遗址旅游体系,来补充大遗址本身的短板。也未能充分发挥遗址文化的价值作用,对区域旅游要素进行提升。

未发挥好对区域文脉的传承作用

遗址与遗址所在区域居民生活关联性低,文化传承体现弱。由于遗址大多长期处于“保护”状态,遗址空间与本地居民生活已经较少发生关系。由于遗址年代久远,遗址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与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间已经存在“断层”。区域居民对遗址缺少情感联系,甚至很多遗址所在区域的居民对当地遗址文化几乎不了解。这种遗址文化与遗址所在区域的“割裂”关系,对大遗址旅游目的地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居民参与共建形成了阻力。

未发挥好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由于遗址规模大、保护要求高,大遗址旅游投入远高于一般性景区。目前,我国大遗址旅游的运营和维护费用大多通过地方财政解决。由于遗址景区盈利渠道有限,大多难以实现收支平衡,这对地方财政造成了较大压力。从另一角度来看,国内大部分区域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层次较浅,大遗址对文化经济的促进作用未能得到有效体现。

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上,国外有着诸多经验可供我国借鉴。

英国巴斯

文化遗产对区域城市品质的综合提升

巴斯,位于英格兰埃文郡东部,是英国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拥有罗马浴池、新月楼、亚贝教堂等多处遗址。

巴斯的人口不足 9 万,没有高楼大厦,却既有英国最高贵的街道和曲线最优美的建筑。这应当归功于文化遗产对城市品质的综合提升。

城市规划与风貌控制以突出遗产普世价值为主

巴斯作为一个温泉小镇而名声大噪是在乔治亚时代。游客的增加为这个古老的小城带来了容量危机。巴斯面临着老城扩容与新城建设并进的问题。在这一时期,优秀的设计师约翰父子将遗产作为链接新旧的纽带,保留了城市建筑的历史肌理,并在新旧建筑协调上下足功夫。此后,巴斯在申遗成功后的 90 年代对城市风貌控制实行了“基于文化属性的突出普世价值”为核心思想的系统规划与全面管控。要求新建建筑或采用当地建材贴近于古建筑或以当地开采出的鱼卵石与新型材料结合,并与老建筑相衔接,同时保留老建筑具有标识性作用的局部,如墙面、檐壁、门面装饰、屋顶、窗户。这使得巴斯全城基本保持了乔治亚时期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即便是近年来新建的现代的商业建筑也保留了土黄色为主色调的石材肌理和门窗、饰面的简约线条。

提炼文化遗产精髓,融入城市品牌运营

年开始,巴斯推出了“BATH“品牌计划,将巴斯文化遗产的解读作为巴斯品牌的精髓,同时还面向全球旅游市场推出“健康休憩地”的定位。并指出健康概念囊括了巴斯的本质:健康不仅仅是天然热水和水疗服务,更是外地居民与本地居民、城市与乡村互动共融的音乐、艺术,运动、社交、美食,是实现身体与心灵共同健康的休憩地。在这个品牌定位的基础上,推出了系列的文化战略以及推动品牌的措施,如加强以社区为基础的创意节庆与事件活动;强化街道家具设计等在公共领域的文化特点;促进跨文化部门的知识转移等。当然,对遗产教育的重视也是重中之重。

把握遗产商业度,做好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术

包含巴斯在内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从不避讳将遗产管理商业化。除了宗教类建筑如教堂以外,几乎每一个独立景点都会有附属的纪念品商店在遗址景区出口处,都会有咖啡馆等休闲业态围绕在景区的入口广场和室内空间。如巴斯的罗马浴场、维多利亚艺术博物馆。即便是不具有商业性质的纪念馆类景点,如简.奥斯汀故居,为旅客提供居住房间以感受名人生活空间也是盈利的模式之一。

英国爱丁堡

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建设

爱丁堡是英国著名的文化古城、苏格兰首府,位于苏格兰中部低地的福斯湾的南岸,面积 260km。爱丁堡城堡、荷里路德宫、圣吉尔斯大教堂等名胜都位于此地。爱丁堡的旧城和新城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在新与旧之间,强烈的视觉反差和历史与现代的协调融合,让这个城市生生不息,成为了以“有机更新”为导向的新城老城和谐共生的世界典范、成为了单一遗产旅游目的地、高季节性旅游城市转型升级为全年、全域、全球旅游目的地的世界典范。

高品质目的地和世界级城市管理的战略

爱丁堡高度重视维护和提高城市的物质结构的质量和真实性,确立了维护城市景观质量的各项设计标准。

公共领域的管理亦受到高度重视,包括解决与城市清洁度息息相关的垃圾、涂鸦、乞讨等问题。著名的首都街道计划便是在这样的战略支持下得以展开,它将以皇家一英里和新城的王子街为代表的街区以 5A 级景区标准来进行打造和管理。同时,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尽可能增加绿色公共空间。

确立打造世界级会议城市的战略目标

这一战略的目的是把爱丁堡跻身为世界顶尖的会展旅游目的地,通过政府科学的引导,对标细分领域市场,通过营销支持、资金支持、强化配套去创造了一个既可以解决闲置资产、降低新投资与运营风险、又可用带动淡季人流、增加收益的新路径。

对现有存量资产的最大化利用:鼓励酒店、航空公司强化在会展会务接待上的营销活动,政府给予在整合营销上的支持。

开发多用途活动新场馆,提高商务旅游的吸引力

为秋冬季节举行的会务会展提供补助资金,确立会务会展市场的细分营销计划,春秋季重点营销和支持协会会议市场,周中、秋冬季则重点针对公司会议市场。

重视游客体验质量的战略

该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人均消费以及提高重游率。

“清晰的爱丁堡”:通过完善的解说系统和引导系统,从各抵达门户和重要节点的地图、传单、街道标识、活动宣传海报、景点解说等方面,全方位改善和提升城市数字化、可视化导览系统。

“暮光之城爱丁堡”:增加夜旅游产品。除了八月盛大节日以外,爱丁堡还丰富了平时的夜间旅游活动。依托历史建筑和街道打造了特色的“捉鬼”活动。夜幕降临,皇家一英里的各个街巷入口,聚集着大大小小的 TEAM。在捉鬼活动开始前,都会有像万圣节装扮的工作人员,生动的讲解着曾经发生在这座古城里的战争、那些或凄美或惊悚的故事,伴随着夜越来越黑,游客开始散落在幽深阴暗狭窄的街巷中,开始了一场与历史时空对话的探险之旅。

确立拓展旅游新空间的战略

为了解决目前游客高度集中在新城与老城核心区带来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压力大的问题。爱丁堡采用了三条策略:

通过国内及境外营销及智慧旅游系统的导航引导,将斯托克布里奇、南昆斯费里等街区的酒店更优先推送给游客,通过住宿引导的方式诱导游客停留在这些新的区域,缓解古城环境压力;

将滨海旅游作为城市旅游拓展的重点空间,进一步增强邮轮旅游及其配套设施。

积极推进周边地区作为专项旅游目的地建设计划。如爱丁堡西部的高地,重点发展成为展览、大型会议和音乐会、产品发布会等的会展旅游目的地,配套建设符合商务会展需求的酒店、场馆等。

确立政府对旅游企业的支持与培训战略

爱丁堡大约有 3500 个旅游相关企业,由大、小规模的运营商组成,它们为爱丁堡的旅游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该战略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领先的可持续旅游商业社区,推动爱丁堡旅游发展的创新与协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成立了爱丁堡旅游行动集团(ETAG),其主要职责是分享营销情报、全球市场上最新产品动态情报,推动爱丁堡旅游创新旅游产品的开发,衔接政府与基金,推动产品的落地;监督企业推动绿色旅游业务计划的实施,确保可持续性发展。

确立完善的多层级体系化实施监督战略

爱丁堡在明确其十年规划(-)目标的同时,成立了旅游战略目标实施小组(SIG),由政府官员、理事会官员、商界领袖、投资者、公众人物(球员、明星)、自愿加入的普通民众共同组成。它的作用是在战略层面上支持旅游发展各项战略,审批各项具体的规划并每年举行 2-3 次的专项研讨会。同时,选拔具备专业知识的行业代表设立行动小组,每月两次审查 SIG 各项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展情况。

确立新旧融合、遗产管理与遗产教育战略

遗产保护:爱丁堡老城新城中绝大多数的建筑从单体结构、建筑环境、庭院、建筑室内等方面都得到了法律法规高度的专业性、整体性保护。例如,位于迪恩村庄保护区中 A 级庭院建筑 Well Court 的修复保护,由爱丁堡世界遗产信托与其中居住 的 55 个住户共同配合,耗资 1 百多万英镑,最终完成对建筑的屋顶、窗户、石材、钟塔以及公共区域的保护工作。

新老协调共生:为确保历史建筑与新建筑建设之间的协调共生,坚持以持续合理发展为标准的改建方式,改建中应尽量减少变化,并适应新的建筑标准。在老城,一些新建的建筑在尊重历史文脉的原则下,采用新技术、材料反映时代特征,同时融入传统建筑的形式与特色、有机融入其周围环境,保持了与历史、景观的紧密联系。它们与老城区历史建筑相互辉映,共同构成爱丁堡独特的城市特色。

多方位互动式公众教育:爱丁堡通过多方面资源的整合,确立了世界遗产层级化教育的原则。在大学、中小学、 普通民众等不同年龄段、教育背景层面,构建起一个互动性强、立体多方位的世界文化遗产公众教育网络体系,以此推广世界文化遗产,提高城市历史遗产保护意识和价值观,增强城市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对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产生了十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意大利博洛尼亚

文化遗产为区域构建特色产业

博洛尼亚是意大利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博洛尼亚这座城市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是意大利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目前欧洲具有独特历史价值、保存最好的中世纪古城之一。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意大利最古老的音乐学院之一——马丁尼音乐学院都坐落于此。围绕这些文化遗产,博洛尼亚除了对历史古城风貌的保护外,还通过构建文化产业的方式来为区域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提炼建筑空间内的隐性文化基因,将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转化成为博洛尼亚文化遗产精神内涵的代名词和新象征体系,并实现传统音乐文化与时尚音乐文化的有机融合与持续创新。

针对传统音乐、时尚音乐、小众音乐等多类型音乐种类,举办各类音乐主题节庆活动,以音乐节庆为核心引领的节庆活动,不断驱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博洛尼亚音乐机构与城市的文化专业人士通过优质的培训提供加强和保护文化遗产。主要目标是让儿童和青少年更容易接触到音乐文化,支持对其语言的直接了解,也可以通过在学校与音乐家和音乐学家进行充分的学习,以及通过参加音乐会来传播所有类型的音乐曲目。

为了提供有关公共或私人机构以及城市文化专业人员推广的培训机会的信息,博洛尼亚市政府每年在学年开始前组织各级学校开展音乐培训课程。

从全球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经验中,可以看出构建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需要注重以下九个要点:

声明:本文英国巴斯和爱丁堡案例内容均来自“婷指的风景”公众号,并已得到授权,原文《文化遗产与可持续旅游的“巴斯模式”》、《高冷爱丁堡:一座古城的有机更新与扭转季节性旅游之路》

文章由睿途旅创原创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