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红色记忆!河北冉庄地道 易守难攻的地下长城

红色记忆!河北冉庄地道 易守难攻的地下长城

时间:2023-03-19 07:38:26

相关推荐

红色记忆!河北冉庄地道 易守难攻的地下长城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斗争中一处重要战争遗址,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生动体现,是冉庄人民与日寇艰苦卓绝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下面跟着小编了解一下吧。冉庄始建于隋代,唐代植槐于街,宋朝一度繁荣,素有唐村宋镇之说。冉庄地道始挖于1938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大举南侵,使冀中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战争苦难。为了防御敌人的袭击,保护自己,抗御外侮,冉庄一带人民开始挖地洞,最后挖成地道。根据战争需要,地道逐步延长,最后挖成户户相连、村村相通、四通八达、上下呼应,长达16千米的地道网。冉庄地道一般宽0.7米 ~0.8米,高1米~1.5米,上距地面2米多。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顺沿东、西、南、北大街挖成4条干线地道,再由干线延伸出20多条支线,直通村外和周边几个村。

在斗争实践中,冉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艰苦的劳动,把地道网建设得十分完备。地道分为作战用的军用地道和供群众隐蔽用的民用地道。在抗战时期全村450户,当时地道口405个,其中用于作战的地道口30个,通往外村突围的地道口3个,其他地上地下各种作战工事140处。地道内有指挥部、休息室、储粮室,设有路牌和油灯,还有地下兵工厂、翻眼、陷阱等多处秘密设施。同时,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特征,在墙壁、地面、井壁、牲口糟、炕面、锅台、衣柜等不易发现处,巧妙地构筑地道口,并加以伪装,使敌人难以发现。为了便于监视、射击敌人,还利用高房、地面等有利的地形地貌,构筑工事多处,并与地道相通。同时,在街道、路口遍布地雷,将引线引人地道。这样,冉庄地上地下各种工事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个立体火力网,成为一座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

抗战期间涌现出张森林、李连瑞等革命烈士,时过几十年后,李连瑞烈士同30多位冉庄烈士同眠在村旁烈士陵园。陪伴着这片热土,陪伴着这个保留着30万平方米的旧址村庄,陪伴着这里勇敢、勤劳、善良的人民。李连瑞的家,同重点保护区民居建筑群一样,完好如初。不同的是,现在这里已成为地道战遗址的主要组成部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馆址所在地。这座建筑古朴的宅院如今不只属于李连瑞,不只属于清苑、保定、河北,它已属于全国、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

如今,冉庄地道战遗址保护区20万平方米,保留着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地下保留着当年的地道3000米,现对游客开放1200米。纪念馆展厅占地面积960平方米。展厅内珍藏着宝贵的革命文物431件,其中一、二、三级文物共98件。主要有挖地道使用过的镐、锨、辘轳和照明灯等用具;民兵集合、作战使用过的铜锣、军号、牛角号;土兵工厂制作的土枪、土炮、地雷、手榴弹、朝火子弹及烈士遗物、遗诗、资料、照片、奖旗和群众支前使用的纺车、织布机、运输工具、救护伤员的担架等。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1959年建馆并对游人开放,已接待游客近千万人次。聂荣臻元帅、杨成武将军、吕正操司令员,以及张爱律、萧克孙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许多革命销单先后为冉庄地道战遗址和纪念馆题词。201月29日2042月11日、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对再庄地道战遗址的保护工作作出3次重要批示。并于11月9日亲临冉庄视察,作出了要“维护好、保护好、宜传好”的指示。

冉庄地道战遗址,1956年被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 被列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被共青团中央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河北省人民政府、省军区确定为第一批省级国防教育基地。年初被列为全国首批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冉庄地道战遗址是电影《地道战》的主拍摄地。《地道战》1965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后,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国内影片中拷贝次数最多的影片。冉庄地道战遗址是融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旅游于一体独具特色的理想参规地,也为后人留下了一处永恒的宝贵的历史财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