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国家公布的湖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荆山楚水的不朽丰碑

国家公布的湖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荆山楚水的不朽丰碑

时间:2021-08-15 13:16:36

相关推荐

国家公布的湖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荆山楚水的不朽丰碑

湖北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党的一大13名代表中5名是湖北人;人民武装起义的重要策源地,湖北共产党组织了黄麻起义、鄂中鄂西起义、鄂北起义、黄梅秋收暴动等一系列重大起义,最著名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首先在湖北策划;人民军队的重要诞生地,诞生了红军三大主力中的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主力和红一方面军的一部分;革命战争的重要根据地,开辟了鄂豫皖、湘鄂赣等6块革命根据地。为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这些革命活动在湖北留下了丰富的遗址遗迹。长期以来,湖北高度重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点多面广,品位高端的特有优势,以国家公布的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重点,不断开展红色旅游推介活动,重磅推出数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并通过微信、微博、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方式,让更多游客走进红色景区,铭记历史,接受红色洗礼。

NO1.武汉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1. 江岸区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139号

概述:会址纪念馆是一幢三层西式公寓,是英国人于19建成。该建筑横跨度较大,几乎占据整条街面;中间为外挑式正门,挂一块醒目的红底金字大匾,上书“八七会议会址”六个大字。纪念馆对外开放一层和二层,其中一层为史实陈列,二层基本按原样展示当年会议场景。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毛泽东出席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中共中央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2. 武昌区毛泽东旧居及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地址:武汉市武昌红巷13号

概述:农讲所旧址校舍建于1904年,由四栋砖木结构的房屋组成,中间有一个大操场,占地面积12850平方米。当初为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小学堂,1927年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校址。距农讲所200米远的都府堤41号是毛泽东主持农讲所工作时的旧居,也是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占地面积909平方米。当时与他同住在这里的有他的夫人杨开慧及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蔡和森、彭湃、郭亮、夏明翰、毛泽民、毛泽覃、罗哲等共产党人也先后在此居住过。农讲所以训练领导农村革命人才为培养目标,毛泽东实际主持工作。许多著名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彭湃、方志敏、陈荫林、于树德、李汉俊、何翼人、李达等在农讲所任教。农讲所1927年3月7日正式上课,学生来自全国17个省共800余人,1927年6月18日毕业。大多数学生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深入开展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他们积极投身于各地工农武装起义,如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暴动、黄麻起义以及参与创建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NO2.黄冈市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1. 麻城市乘马会馆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乘马岗镇乘马岗村

概述:乘马会馆原为佛教庙宇“华祖殿”,19改建为学堂。1930年秋,国民党军队对鄂豫皖第一次“围剿”时将其烧毁。后由当地乡绅再改建为商会会馆。该建筑座西向东,为三开间四柱梁横山结构,一进两重南北厢房式布局,面积756平方米。乘马会馆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之一,中共乘马第一个党支部于1926年9月9日在这里成立。1926年秋,徐子清、王树声、廖荣坤等以建国民党区党部为名,在乘马会馆秘密成立中共麻城第一个区党支部。同年冬,乘马区农民协会在乘马会馆成立。1927年春麻城惨案发生,5月14日,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一大队200余学生武装同省查办“麻城惨案”委员会驰援麻城,学生军指挥部便设在乘马会馆。经过半个月的战斗,麻城党组织和农民协会武装群众共同镇压了地主武装红枪会匪和一批反动派,推动了麻城农民运动的发展。6月初学生军凯旋武汉。乘马会馆从此驰名四方。

2. 麻城烈士陵园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陵园路75号

概述:麻城烈士陵园是为纪念黄麻起义和缅怀鄂豫皖苏区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于1979年建成,占地面积114600平方米。陵园平面布局为中轴对称式,中央主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是大门、纪念碑、纪念广场、纪念馆。在纪念广场两侧的副轴线上是相对称的李硕勋烈士纪念广场、将军阁和红枫亭,王树声纪念馆、王树声大将墓等,还有烈士纪念塑像,整个建筑群体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纪念体系。麻城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发源地,1927年11月,震惊全国的“黄麻起义”在这里爆发。此后20多年,麻城的革命火种经久不息,红旗不倒,全境有13.7万多人死于战火,6万多优秀子弟参加了红军,煅造出王树声、王宏坤、许世友(后划归河南新县)、陈再道等44位共和国将军和126位开国省军级高官,麻城是全中国革命烈士最多的县。

3. 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城关镇陵园大道1号

概述:陵园是为了纪念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中牺牲的先烈而建。始建于1956年,全部建成于1980年,扩建于1990年,面积约1平方公里,由牌坊、纪念碑、烈士祠、烈士纪念馆、烈士墓、骨灰堂和园林等组成。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烈士陵园内,建筑面积2463平方米,陈设着230名著名烈士(其中省军级27名、地师级78名,县团级72名、被中央军委授予军事家的3名)的事迹简介,以及烈士遗物、照片、诗抄和雕塑等。陵园还建有红安县革命博物馆、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红安将军馆等。黄麻起义:1927年11月13日,湖北省黄安(今红安)、麻城三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在党的“八七” 会议精神指引下和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下攻打黄安县城,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正式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史称“黄麻起义”。

4. 英山县英山烈士陵园、红二十八军红军医院旧址等

地址:英山县城陵园大道/英山县桃花冲八里排

概述: 英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56年,园内建筑有七层双六棱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列馆、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烈士墓群等。园内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列着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建国时期为国英勇就义牺牲的烈士们遗物和历史文字记载。桃花冲风景区。这里被誉为“血染红土三尺深”的胜地,当年为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根据地后方医院、刘邓大军战地医疗所,中原突围部队桃花冲大竹园军事会议、和尚石鄂豫皖省委会议等遗址。英山县地处大别山南麓,是鄂豫皖三省边境的腹地中心,史称“江淮要塞,鄂皖咽喉”,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最为巩固的红区,被国民党反动派称之为安徽(英山于1932年才划为湖北)插入湖北的一把“红色尖刀”。 从土地革命战争到全国解放时期,当时仅18万人的英山,就先后动员了10多万人次参军参战,为主力部队输送了5个团的兵力,牺牲了2万多优秀儿女,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罗田县胜利烈士陵园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胜利镇

概述:烈士陵园分为东、西二区。东区为陵园区,建于1986年,占地2万平方米,现形成烈士公园。包括士纪念碑、揽胜亭、革命烈士展览馆。西区为文物区,位于胜利镇老街,现存罗田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金凤楼,吴光浩就义地,"五·二九"纪念碑,以及红一军军部、鄂豫皖南线巢匪司令部等一批革命先烈战斗和生活过的旧址。徐向前、许继慎、王树声、杜义德、吴光浩、高敬亭、李梯云、肖方等大批革命领导人均在此工作和生活过。胜利镇原名屯兵铺,亦名滕家堡,是罗田地区革命策源地,也是中共罗田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一九二七年五月,共产党员夏登阶、肖锦云等十三人,在反革命暴乱分子的屠刀下壮烈牺牲。一九二九年五月初,红十一军军长吴光浩途经滕家堡,遭反动民团包围,全部遇难。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罗田工委书记廖汝怀、滕家堡区区长曹剑影等数十人在此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滕家堡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有二百余名。著名古迹有明清老街、滕家堡革命烈士纪念牌、熊家山革命烈士墓、曹剑影烈士墓、金凤楼、铜锣关等文物保护单位。

5. 红安县大别山抗日军政学校旧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指挥部旧址

地址:红安县七里坪镇罗家畈村秦氏祠/红安县华家河镇新庙村西汪家湾

概述:秦氏祠建于清道光六年,青砖黑瓦,连体三重房屋,山墙带兽头装饰。1937年10月至 1938年6月,董必武指导中共湖北省委,在七里坪镇罗家畈村秦氏祠堂创办抗日干部训练班,主要学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论持久战”、“抗日战争游击战术”等课程。郑位三、董必武等曾到干部训练班作报告,秦基伟、刘西尧、张体学等一大批我党优秀干部都曾在此学习。1938年1月中旬,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从汉口到七里坪,亲自到秦氏祠讲授军事理论课,随后到七里坪蔡家垸红二十八军军部即新四军第四支队指挥部会见高敬亭。

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指挥部旧址是红安县华家河镇新庙村西汪家湾的一个碾屋,坐东朝西,砖木结构的两层木楼建筑,面宽12.5米,进深13.7米,总面积137.8平方米,1947年12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设于此屋。旧址还包括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住居处旧址等。1947年,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原中原军区部队一部在晋城组成第12纵队,在李先念率领下,从晋城出发挥师南下,挺进大别山,同刘邓大军胜利会师。随后,李先念率领的十二纵队又南下回到黄安(今红安县),驻扎在华家河镇西汪家湾。江汉军区成立大会在这里举行,对研究中国现代军事史和解放战争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6. 黄冈革命烈士陵园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杜皮乡

概述:陵园位于大别山南麓杜皮乡境内,始建于1975年,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036平方米,包括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建筑物。陈列展览黄冈老区人民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英勇不屈、前赴后继、可歌可泣的斗争史实。黄冈是一座对中国革命做出不朽贡献的城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境内中共地方组织迅速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共有农协会员60.9万余人。土地革命时期,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建立了红色政权,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一军、红十五军、红四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七军、红二十八军先后在此组建、重建或改编。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此组建了抗日游击第五大队、第八大队。解放战争时期,黄冈人民积极支援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和第二、四野战军渡江战役,迎来全境解放。黄冈人民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40多万黄冈人民为革命献出生命,其中在册烈士37486人。

NO3.湘鄂西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1. 荆州市洪湖市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瞿家湾

概述:瞿家湾旧址共群有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9处,大部集中在瞿家湾镇红军街(老街)和沿河路街道南北两边,其余散布在附近村湾。旧址群多为清末民初民居建筑,最早建造年代为公元1496年,规模近18000平方米,完好程度95%。建筑具有典型的江汉平原水乡小镇特色,穿斗式土木结构、单檐硬山、灰墙玄瓦、高垛翘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后建有洪湖瞿家湾革命纪念馆和瞿家湾革命烈士纪念碑。洪湖是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瞿家湾是湘鄂西苏区首府所在地。1927年至1934年,以贺龙、周逸群、段德昌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创建了以洪湖苏区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覆盖58个县市,拥有2万正规红军和近5万地方武装,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割据范围最大的三块红色根据地之一,是参加长征的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的诞生地。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己故的新西兰进步作家路易·艾黎曾满怀深情地两度参观访问瞿家湾,将他写的《洪湖精神》弘扬于世界。

2.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新堤街道沿江路

概述: 烈士陵园由牌坊、贺龙元帅铜像、纪念碑、烈士祠、历史陈列馆五大建筑组成。烈士祠展出116位烈士遗像、遗物和生平简介,陈列馆展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苏区史实,悬挂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的画像。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洪湖有姓名的烈士达3144人,还有数以万计的无名烈士献出了宝贵生命。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的八大根据地之一,是长征主力红二方面军的摇篮,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开创了水上游击战争的光辉范例。湘鄂西苏区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从1927年开始到1934年结束。从湘鄂西苏区走出了贺龙元帅,许光达大将,贺炳炎上将等67位开国将帅。

NO4.孝感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1. 大悟县宣化店谈判旧址

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

概述:谈判旧址位于宣化店竹竿河西岸原“湖北会馆”。该馆建于清道光元年(18),坐北朝南,二进五间,左右厢房3间,门窗均套格雕花,工艺精细,古色古香。厅外柏翠花红,庄严静谧;厅内陈列着当时三方谈判代表的席位及有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厢房内原样保存着周恩来同志睡过的门板及办公用桌椅、油灯等文物。1946年1至5月,国民党一再违反《停战协定》,集结30万兵力围困中原部队达4个月之久,在此关键时刻,1946年 5月周恩来副主席偕同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与美国代表白鲁德、国民党方面代表徐永昌的代理人王天鸣在这里进行了举世闻名的“宣化店谈判”,商讨和平问题。其后,蒋介石撕破和平面皮,向解放军进攻,中原部队在这里展开“中原突围”战役,打响了全国解放战争第一枪。

2. 大悟县新四军五师旧址

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白果树湾

概述:旧址由22处遗址组成,分布在以白果树湾为中心约方圆5公里范围的11个自然村中,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40平方米。房屋大都是清道光、咸丰年间的民用建筑,砖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屋面,体现了浓厚的民间建筑风格,是大悟县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建筑佳作。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重建新四军,将原新四军所属部队整编为7个师,以李先念率领的豫鄂挺进纵队编为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刘少卿任师参谋长,任质斌任师政治部主任,全师共15000余人。1942年5月五师司令部迁驻大悟山下白果树塆,在这里,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等五师领导率领全体将士,依靠人民群众,在3年多的时间里,对日伪军的主要战斗达1260余次,共歼灭日伪军4.3万余人。至1945年,创建了地跨鄂、豫、皖、湘、赣五省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总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队伍发展到5万余人。新四军第五师在白果树湾和四周邻村还开办了兵工厂、卷烟厂、造纸厂、印刷厂、被服厂、榨油厂等,还设有银行,开办了《七七报》社、消费合作社等。

NO5.武汉市辛亥革命系列景区

1. 武昌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及首义广场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概述: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又称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首义广场是纪念馆配套设施,面积5.42万平方米,周围有红楼、武昌首义纪念馆、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等建筑。19(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2. 江夏区中山舰纪念馆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

概述:景区由中山舰博物馆、武汉会战纪念区、中山舰金口战役纪念区、胜利广场、和平家园等部分组成。中山舰博物馆由两幢相连建筑构成,舰体陈列厅全钢结构,中山舰就安放其中,复原了中山舰驾驶舱,孙中山、宋庆龄曾居过的船长室。与其相连的一幢三层建筑为陈列室,陈列随舰出水3千余件文物及与中山舰相关的历史资料等。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是清政府向日本三菱长崎造船所订购的,19编入北洋海军。“中山”舰吨位不大,排水量780吨,时速13.5海里,舰员104人,造价68万银元。它以特有的历史而成为名舰。1915-19,“永丰”舰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参加了护国讨袁运动,首创义举,随后它又经历过“护法运动”、“东征平叛”、“孙中山蒙难”、“中山舰事件”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山舰于1938年10月武汉保卫战中被日军击沉于今天的武汉市江夏区金口水域。

NO6.咸宁市咸安区北伐战争汀泗桥战役遗址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火车站附近

概述:遗址位于汀泗桥畔的山岗上,保留有当时战斗的碉堡、防御工事等。1929年10月,国民党政府建北伐汀泗桥战役烈士陵园,有阵亡烈士墓、纪念碑、纪念亭。1984年在园内建陈列室,在汀泗桥集镇中心建了北伐汀泗桥战役纪念馆。汀泗桥是一座始建于南宋的石桥,桥东群山叠嶂,桥西湖泊密布,其地形十分险要。1926年,军阀吴佩孚集结主力,凭借汀泗桥天险企图阻止北伐军从湖南向湖北挺进。8月26日,北伐军发起进攻,汀泗桥战地几次易手。8月27日,叶挺率领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奋勇攻击,吴佩孚主力全线崩溃,北伐军占领汀泗桥。这次战役是北伐过程中一次重大战役,它为北伐军直取武汉起了决定性作用,独立团也因此被誉为“铁军”。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分北伐将士经过汀泗桥战役的洗礼,在后来的南昌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军建军的骨干队伍。

NO7.湘鄂赣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1. 黄石市阳新县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城伏虎山

概述:陵园始建于1979年,坐落在阳新县竹林塘湖畔的伏虎山上,座北面南,占地面积427亩,其规模为湖北之首,国内第三。陵园以纪念碑、纪念馆、烈士纪念堂、九烈士墓地、正气亭、国防园六大工程为主体组成。陵园是为了纪念湘鄂赣边区鄂东南21个县市在大革命时期牺牲的3万名烈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20万名烈士、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5万名烈士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3万名烈士而兴建的。阳新县是一块红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为红八军、红十五军、红十六军、红三师输送了大批兵源,诞生了王平、彭方复、梅盛伟等20多位共和国将军,有20多万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有名姓记录18000人),成为全国著名的“烈士县”。

2.黄石阳新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龙港镇

概述:旧址群位于阳新县西南部的龙港镇,地处湖北阳新、通山和江西武宁、瑞昌4县交界处。龙港保存革命旧址70余处,主要有彭德怀旧居、中共鄂东南特委遗址、中共鄂东南道委旧址、鄂东南苏维埃政府旧址、鄂东南政治保卫局旧址、彭杨学校旧址等。旧址建筑多建于清末,为二层单檐砖木结构瓦房,构成了一条600米长的龙港老街,保留了江南古镇的独特风貌。龙港还有安葬着3000余名红军烈士的公墓、17处著名烈士就义地的纪念建筑和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龙港是一个历史古镇,明代称龙川市,晚清称龙港市,现为龙港镇。1927年9月,党在龙港领导秋收暴动,实行工农武装割据。1929年至1930年,李灿、何长工、彭德怀率部先后进驻龙港,开创鄂东南革命根据地。之后,直属中央的鄂东特委、隶属中共湘鄂赣省委的鄂东南特(道)委先后在龙港设立,领导湘鄂赣边境地区21个县(市)的革命斗争,龙港成为当时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3.大冶市红三军团建军旧址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刘仁八镇

概述:红三军团革命旧址位于于大冶市西南部20公里刘仁八镇中学内,旧址为阶梯式一进三幢土木建筑,每幢二层,幢与幢之间有白玉石天井、台阶相连,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内辟陈列室。1930年5月,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与李灿、何长工领导的红五纵队会师,将红五纵队扩建 为红八军。之后,彭德怀主持在刘仁八村的三房垴召开红五军、红八军军委扩大会议,即“刘仁八会议”。会上,按照中共中央决定,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彭德怀为军团总指挥兼前委书记,总兵力近两万人。随后挥师南下,夺崇阳,攻岳州,战平江,打长沙,所向无敌,战绩显赫,1930年8月23日,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市同朱德、毛泽东率领的红一军团会师,组建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4.鄂州市梁子湖区湘鄂赣军区司令部旧址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张家楼房

概述:旧址位于梁子湖区梁子岛南部张家楼房(原称张家炉坊),始建于清代,初为私塾学堂,后为作坊。1945年2月,由王震、王首道率领三五九旅主力组成的南下支队与新四军第五师在大悟胜利会师,经过短暂休整后,在新四军五师张体学率领的十四旅配合下,渡过长江,挺进鄂南,建立敌后根据地。5月初,中共湘鄂赣临时党委、湘鄂赣军区成立,王震为湘鄂赣军区司令员,王首道为湘鄂赣临时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张体学为军区副司令员。湘鄂赣边区成立后,王震率南下支队主力挺进湘北;王首道率直属机关和两个支队及鄂南地方武装,在新四军五师支持下,巩固和发展以鄂南为主体的湘鄂赣边区抗日根据地。5月中旬,张体学回师樊湖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其间曾在梁子岛张家楼房居住,部队指挥部也曾设在这里。

NO8.荆州市98抗洪及荆江分洪工程

地址:荆州市沙市区

概述:1998年夏季,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强降雨,8月16号沙市长江已超过历史最高水位,荆江分洪前线指挥部计划22点30分对荆江分洪工程实施爆破。在分洪区921.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有上百家工厂企业,30余万人需要在短时间内撤离。爆破分洪经济损失将高达160亿元,几十万灾民的生活将面临巨大困难。就在即将引爆炸药的惊心动魄时刻,16号深夜22点30分,温家宝副总理来到了荆州,经与水利专家和部队首长再三权衡,毅然决定荆江不分洪!创造了在特大洪水情况下将受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奇迹。长江全线迎战8次洪峰后,观音矶旁修建"98抗洪纪念亭",成为抗洪斗争胜利的纪念地。荆江分洪工程是为根治长江水患,1952年在荆江南岸的公安县境修建荆江分洪工程。当时调集30余万军民日夜奋战,仅用75天就胜利修建了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大型水利设施。工程由太平口54孔进洪闸、32孔黄山头节制闸、920平方公里分洪区围堤和荆江北岸大堤加固等工程组成,工程竣工后随即修建了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亭。

NO9.宜昌市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

概述: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由拦河大坝、水电站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大坝全长2335米,坝顶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大坝通航建筑物可快速通过3000吨级的客货轮。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综合效益。防洪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可使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基本上消除洪涝灾害的影响。三峡水电站是世界八大水电站中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库将改善航运里程660公里,使万吨级船队可以从重庆直达汉口。主要景区包括坛子岭园区、185观景平台、截流纪念园等。

NO10.襄樊市宜城市张自忠纪念馆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襄沙大道55号

概述:张自忠纪念馆建于1991年,是一座古今结合、富有民族风格的四合院建筑,使用面积达720平方米。门楼两侧的花岗岩上分别镌刻着毛泽东、蒋中正当年题写的挽词“尽忠报国”、“英烈千秋”。馆内以张自忠将军生平事迹陈列为主。张上将自忠殉国处纪念碑及其同难官兵公墓位于市区东北约25公里处。张自忠(1891~1940),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5月在湖北宜城板桥店境内南瓜店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NO11.黄冈市黄州区陈潭秋故居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

概述:故居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66),一进二重,面阔五间,硬山顶,砖木结构。陈潭秋(1896~1943),湖北黄冈县(今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7月与董必武参加了中共一大。先后出席了中共三大、五大、六大。中央红军长征时,留任中央苏区分局委员,领导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8月,与陈云等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留驻共产国际工作。1939年回国,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1943年9月27日在新疆遭杀害,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NO12.随州市曾都区新四军第五师旧址群

地址: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

概述:旧址群包括九口堰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政治部旧址,抗大十分校,兵工厂,被服厂,医院,边区建设银行,挺进报社编辑部,报社印刷厂,十三旅部,随南县委等革命旧址。1982年在司令部、政治部旧址基础上成立九口堰纪念馆,共有房屋56间,三进两院落,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1939年元月至1942年6月,李先念、陈少敏、任质斌、刘少卿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在此浴血奋战三年之久,创建了白兆山抗日根据地。该时期正是该师创立、组建、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皖南事变后,1941年4月5日,李先念率新四军第五师全体官兵在九口堰向全国通电就职。

NO13.恩施自治州鹤峰县五里坪系列景区

1. 湘鄂边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地址: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鹤峰县

概述:烈士陵园又名满山红烈士陵园,位于鹤峰县城娄水河畔,因满山红土鹃花盛开而得名“满山红”,1962年建园,1978年重修,主要建筑物包括楼牌、贺龙铜像、烈士祠、纪念碑和主墓群。烈士祠陈列着蹇先为、徐锡如、陈连振、陈宗瑜等人在内的80多位烈士的画像及简介。陵园是为纪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鹤峰苏区牲牺的英雄儿女而建。“八一南昌起义”失败之后,起义总指挥之一的贺龙同志放弃去苏联学习的机会,向党中央提出返回湘鄂边,在洪湖、桑植、鹤峰一带组建中国工农红军。1928年3月,贺龙、关响应、段德昌等人在洪湖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军团。1929年初,贺龙率领红军主力解放鹤峰县城,在鹤峰创建了湘鄂西第一个县苏维埃政府,贺龙同志11次进出鹤峰县城,率领红二六军团驰骋于湘鄂边,与国民党军队开展了长达数年的艰苦卓绝战斗。1934年由贵州转战北上,与中央红军在陕甘宁会合。

2.五里坪革命旧址群

地址: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鹤峰县五里乡五里坪老街

概述:五里坪革命旧址群位于五里坪老街中段,曾是完整的红色办事机关,主要包括中共湘鄂边特委机关、联县政府机关、湘鄂边独立团指挥部、游击梯队指挥所、后方医院、被服厂、赤色监所、红四军军部、苏维埃商会供销社等23处重要革命旧址建筑。老街布局整齐,保存完好,街道全长150米,旧址排列街道两则,均系悬山式穿斗结构木房,共117间,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率领红四军、红二军团在这里指挥著名的“五里坪围歼战”,根据中央指示组建了湘鄂边特委、中华苏维埃湘鄂边联县政府,开辟以鹤峰为中心的湘鄂边苏区,形成了整个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后方和反“围剿”斗争的主要战场,苏维埃政权长达五年之久。五里坪革命旧址是研究湘鄂西武装割据的战略后方和总策源地湘鄂边苏区的代表性遗存,是研究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孕育过程的实物依据。

3.鼓锣山三十二烈士殉难处

地址: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鹤峰县走马镇刚家湾村

概述:殉难处位于鹤峰走马镇刚家湾村的鼓锣山,现建有“鼓锣山三十二烈士纪念碑”。1931年4月,贺龙领导红三军主力转战鄂西北,王炳南率独立团留守湘鄂边,国民党军队乘机疯狂发动第三次“围剿”。为了拖住敌人,独立团与敌激战南北镇失利,三营十二连奉命掩护主力转移。在九岭头阻击后撤至鼓锣山陷入绝境,战至生命最后一刻的32位战士,砸毁枪支,手挽着手集体跳崖,用生命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4. 中营红三军军部旧址

地址: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鹤峰县中营乡麻水红岩坪村

概述:旧址修建晚清时代,是一栋“钥匙头”全木结构吊脚楼,又称赵家屋场木楼,贺龙、关向应的臥室兼指挥部在此房左侧房间,时长七个月。1933年3月,红三军(1930年4月红二军团改称红三军,1934年10恢复红二军团番号)在红岩坪达10000多人。枪炮局、被服厂、红军医院、湘鄂西特委等机关也随迁到红岩坪。1933年3月5日凌晨,廖汉生就是从太平洞长湾赶到赵家屋场,向贺龙报告贺英牺牲的消息的,当时贺龙正在“钥匙头”厢房里办公。红三军在红岩坪为发展红军、巩固红军、保卫苏区、扩大苏区,同“左”倾机会主义作斗争,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红岩坪成为一个不朽的历史证明。

NO14.咸丰忠堡大捷遗址及烈士陵园

地址: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咸丰县忠堡镇高笋塘村

概述:遗址主要建筑包括指挥部旧址和忠堡大捷纪念碑等。临时指挥部旧址原本是村民住宅,为当地传统木墙黛瓦民居,左厢房是贺龙、任弼时宿舍,用过的桐油灯、办公桌等均按原样保存;右厢房是警卫人员的住房。烈士陵园占地4680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忠堡大捷纪念碑纪念碑、烈士塔、集会广场、博物馆(文物陈列室)等。陵园集中迁葬在咸丰牺牲的150余位革命烈士遗骨于此。纪念碑右侧是贺龙、任弼时的浮雕,碑的后面雕刻着曾在咸丰战斗过的元帅、上将、中将、少将名录。忠堡大捷是红二、六军团战史上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列。1935年,红二、六军团会师后,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王震等领导下,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长征,巩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于1935年6月9日,发起忠堡战役,以1万余人大战蒋军11万人,一举歼灭国民党四十一师师部、一二一旅和一个特务营,活捉纵队司令兼四十一师师长张振汉,歼敌40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