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北京做网站建设的公司 北京网站建设公司华网天下

北京做网站建设的公司 北京网站建设公司华网天下

时间:2021-12-21 18:39:22

相关推荐

北京做网站建设的公司 北京网站建设公司华网天下

462 参观凤凰卫视

“海学联”给我分配的工作就“文化交流”,我能做些什么事情呢?我想到了一个资源:“凤凰卫视”。

“凤凰卫视”在内地是一个新窗口,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北京和广东地区的很多地方都能收到它的节目。在香港上大学的内地同学和新移居到香港来的内地人,如果听不懂广东话,他们都喜欢收看凤凰卫视,因为是普通话节目。他们对很多栏目和主持人都很熟悉,但是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参观“凤凰卫视”可能是一个好节目,让大家和主持人合影。

我有了这个想法后,和“海学联”的阎洪商量,他表示完全支持。他是“海学联”第二任的会长,对我的建议非常支持。但是,我们也考虑到参观的人数和参观的时间。

一个社团能够吸引人,一定要能给大家提供好玩的活动,或者有意义的服务。但是,我们这种非政府组织没有经费,很多工作都要靠“义工”来完成,设计方案的时候就比较困难:“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但是“炜哥”可以!

不花钱,又能有意思的活动,怎么搞呢?组织我们“海学联”的单身会员步行锻炼,参观凤凰卫视。先报名!让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相互接触认识,创造出一个新的社会圈子,“新香港人”社会圈子。因为工作安定好后,就需要把家庭建立起来。但是工作环境的原因,他们没有机会认识更多的年轻人。

“海学联”有个年轻的副会长叫耿春亚,他也是很多青年团体的领导,也是清华香港校友会的秘书长。他开了一间公司,专门做“公司网站”,他的公司名字就是用蜘蛛网这个概念。因为他自己还开了一家“公关公司”,我们俩有业务合作。我曾经把美国一家“通用飞机”从香港起飞到延安的项目介绍给他,给他的公关公司挣了点儿银子。

他给我们“海学联”设计了一个联络网,可以向我们的会员在网上发通知。我的建议被阎洪会长批准后,我就让耿春亚在网上发通知:我们有个活动“单身青年看凤凰”。定于某月某日星期六中午,在尖沙咀海边码头集合。步行观赏维多利亚“阳光海景”(Sunshine Habourview)!从这里走到红磡海滨广场,接着参观凤凰卫视演播室。条件:单身,海学联会员。

这个通知发出去后,报名非常踊跃,大约有400人报名,很多中年人也来了,他们不是单身,但是想参观凤凰卫视。在此期间,我和凤凰卫视的有关人员联系好,他们通知保安,配合我们的参观活动。

到了这天,我和阎洪是现场指挥,耿春亚的公司的员工都来负责现场领队和收容。最后到了现场的人非常多,估计有300多人。现在这么多人的活动就需要提前通知警察局了,当时我们也不懂,就这么组织活动,其实有风险。

在码头集合好就开始往海滨广场走,大约有4公里左右路程,都在海边走。到了海宾广场楼下停下来,我去和凤凰公共的陈越联系。(陈越是复旦大学才女,小说作家)。由于凤凰卫视的空间太小,没有办法进去这么多人,我们就分成了7组,每组50人,分组参观。凤凰卫视公关的人也出来帮助接待,也包括给讲解。我和阎洪在大楼外,陪着大家等候。

因为我们没有安排晚餐,所以,我们在开始参观前就通知大家:“参观完后,我们来个集体合影,大家就可以解散自由活动。”但是,人太多了,有些人参观完后自己就走了,没有留下来集体合影。不过,我们最后还是集中了一些人留影纪念。

这是10多年前的事情。我昨天问海学联的同事,他们能不能找到有关的相片。经过一番搜索,居然找到了当天活动的好多相片。这可是我在“海学联”第一个提案,并且亲自落实的方案。

有了这个活动后,每过一段时间,我都会提出一个促进单身们相互认识的节目。人数规模一般都在70人-100人左右,在理工大学,香港的离岛,深圳酒店等地,我都组织过这类活动。既锻炼身体,也促进青年交流,关键不花什么钱。“海学联”只需要提供一个品牌,一面“会旗”,一个高音喇叭,和一群义工。我对组织和参与这些活动很积极,否则我对不起我这个分管“文化交流”副会长的头衔。在中学,我当过班上的“文体委员”,也有一定的经验。

副会长这个头衔是后来给我的,一开始,我是普通会员,后来提拔成理事。可能我工作有成绩,就被重用了,又加了个头衔“副会长”。

被这个组织重用,就意味着你要多拿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更多的无偿劳动。不过,你头上有了一顶荣誉的桂冠,因为这是一个精英组织。2:8理论里的2。

现在参观凤凰卫视已经成为香港旅游局推荐的项目,而且收门票。有专门的线路和讲解员,还要预约。我们当年把这个门票都省了!

图:当天活动记录。图1右1.2.作者,李勇,图2.阎洪,陈静,图3.4.作者导游

有些在某一时间段交集过的朋友,虽在一个城市,因为各自奔波长久不联系,偶尔联系起来,却不知所措,惟有回忆永存,一幕幕像过电影一样----

那一天刷着手机,突然某社交软件闪出一条消息:好久联系不到你了(见图片)----。我的这个社交软件好友很少备注,仔细查看了一下 ,原来是张某伟,顿时勾起了回忆----

当年我辞掉了工作北漂,和北服毕业的同学租住在三元桥的一间小房子里,隔壁就住着张某伟这家伙。由于我们都是来自于山东同一个地级市,很快就熟悉起来。他很善良,又很有个性,有棱有角从不说奉承话,爱较真,不爱参加我们的酒局,天天待在自己的小屋里研究互联网、网站、计算机、设计等等。

他把自己的屋子精心装修了一下,搞得十分时尚,只要到了他的屋子里,他会拽住你高谈阔论互联网、谈论风头正劲的搜狐、新浪,谈论广告设计,并拿出一摞最新的杂志和我探讨。我这人不爱抹他的面子,有时候听得很烦,也装作很感兴趣,他以为我也爱钻研这些东西,一到周末,就把我拉过去,“强制性”地“学习” 。闲着也是闲着,看点总没害处,一会儿他睡着了,我倒是看上瘾了,隐隐约约隔壁飘过来房东夫妻的亲昵声,当事人不尴尬,我却尴尬起来,于是悄没声地回到自己的屋子去了。

他忘不了我大抵是源于找工作那件事,帮了他女朋友的大忙。某一段时间,有个女子经常去找他,我们找他时介绍我们认识了,这是个大四学生,新交的女朋友。正赶上有一天我同学推荐我去某一个大专学校当美术老师,正规编制的那一种(那时候竞争不像现在那么激烈,我同学因为不是本科不符合条件)。我当时从国qi出来满腔热血,再加上教师工资确实低,不愿意干,于是推荐了正在找工作的他女朋友,她去了之后一直干到现在。

记得某一年,他夫妻二人曾经打过电话,表示过感恩的话,说请我吃饭,这么多年也没实现。在北京,大家都忙着生存,彼此非常理解。

后来他如愿以偿去搜狐干过一段时间,辞职后,做了一家专门从事网站设计的公司,我曾经把本单位的业务介绍给他,让他赚了几万块钱,想一想,这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他说请我吃饭,一直没有兑现,我很理解,哈哈。大家不需要吃饭,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只要某一天彼此还想着对方,社交软件上留下几句话,提示我们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在人生轨迹上擦肩而过,就知足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