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描述乡村的经典散文佳作】游记散文佳作赏析

【描述乡村的经典散文佳作】游记散文佳作赏析

时间:2021-06-05 19:23:30

相关推荐

【描述乡村的经典散文佳作】游记散文佳作赏析

乡村里,有些人家在屋后种一些竹。嫩绿的叶,青翠的竿,一片片,一枝枝,投下绿绿的浓阴。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描述乡村的经典散文佳作,供大家欣赏。

描述乡村的经典散文佳作:诗意乡村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由高晓松创作,许巍演唱的一首歌曲中的这两句歌词,一直在我的心中荡漾。?诗和远方的田野?在哪里?其实,无需多想,只要你迈开脚步,走出喧闹的城市,来到广阔的乡村,就会发现,这里到处都溢满着浓浓的诗意,诗歌的根基就扎在一个个村镇、一处处田野和山间。

药香

胆欲大心欲小,智欲圆行欲方?。这是《大唐新语.隐逸》中记录的药王孙思邈的一段哲理诗句。走进太白县鹦鸽镇柴胡山村文化广场,一幅醒目的木雕画?药王医虎?,就凛然横在你的眼前。这是当地的一个民间故事:孙思邈上山采药路上,一只老虎挡住去路,原来是这只虎被一个兽骨卡住喉咙,求他医治。孙思邈背着药葫芦坐在山石上,老虎静静地卧着,等待医治。孙思邈这句诗就镌刻在画图的左侧。他用简洁的诗的语言告诉人们:行医做事胆子要大心儿要细,思虑要周密行事要方正。这一幅优美的诗画配,带给人们的是一种诗的意境和引人深思的文化品味。

柴胡山村位于太白县东部的鳌山入口处,距宝鸡80余公里。相传药王孙思邈当年曾在此研医采药36年。这里山高林密,水源充足,景色优美,药源丰富,处处都散发着药的香味,人称药王谷。孙思邈当年在此辛勤采药、医病救人,留下了许多有口皆碑的遗迹,如药王石锅、药王洞、药王台、柴胡坪百药园等,为历代诗人所敬仰和歌咏。唐代诗人钱起有诗曰:?惊蝉出暗柳,微月隐回廊。何事沈疴久,舍毫问药王? 。宋代诗人仇远直接把诗意与药香联系起来:

归去来兮意趣长,幽居远隔水云乡。

花粘石风吟诗笔,风度溪房煮药香。?

其实,药香本身就隐含着诗意。孙思邈当年就以诗歌形式写出了《四言诗》、《养生铭》和《孙真人卫生歌》。其中如?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来侵。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在今天看来,仍是金玉良言。

我们遍查了柴胡山村?百草园?中标牌,大多是用诗的语言书写成的,如?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发常梳、目常运、齿常叩、漱玉浸、耳常鼓、面常洗、头常摇、腰常摆、腹常揉、摄谷道、膝常扭、常散步、脚常搓?,顺口又好记。还有一些药效的说明,也是用简洁诗的语言,如党参功能只用十二个字 ?补中益气,和胃生津,祛痰止咳?等。

在百草园里,我边看边想:诗文与医药,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其功能都在治病,不过医药是治身体上的病,诗文是治精神上的病。从医者多懂诗文,郭沫若、鲁迅开始都是学医的,后来成为大诗人、大文豪,恐怕也是有其内部原因的。

石韵

出柴胡山村向西南,车行不到一小时,就到了桃川镇所在地灵丹庙村。村子周围布满山石,丰沛的石头河水穿村而过。多年来,山环水绕的地形,加之民间流传的石头浪漫故事,使整个村子都流淌着诗意。

据作家成宗田先生整理,故事是这样的:一位从石头河下游来的落第书生,人们叫他石头先生,与村子的茱萸姑娘相爱并结婚成家,后在此设馆教学,传播知识,播撒文明,使村里人变得个个聪明伶俐,知书达理。

一个故事成就了一个风情小村,一个石头先生使这里的石头也有了生的灵气和诗的韵味。我们走在村头街巷,一个个以石头为材料的爱情小品、石笼花坛,让我们感到心旌摇曳,如醉如痴。一对用河川的卵石粘接而成男女青年,或在花花的雨伞下,或在春天绽放的梅花树旁,或在静静的小河边,相见、相携、相拥,旁边书写着浪漫的诗句:?在春雨霏霏的日子,茱萸姑娘和石头先生相遇了一见钟情,他们约会了爱的力量促使他们在改变、在思考、在观望?。古朴、新颖、趣味十足,引人深思。

在街道两旁的墙壁上,则以山茱萸为元素,设置文化墙,建?舍南舍北?游园,点缀古典诗词,增加浓郁的文化品味。在一处仿唐门墙外,两个宫形街门中间,书写着唐代诗人王维的《山茱萸》诗:?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更增加了这个石头山村、茱萸之乡的韵味与厚度。

我们一群采风人走在村里,手携相机不停地拍照留影,还不停地议论着,赞叹着。有的说,真是独具特色的小山村,连山涧的石头也活了起来。有的说,这是祖国大地上的一个精致的盆景,是镶嵌在太白山间的一颗明珠啊!

荷风

今年六月,一位摄影界的老友从太白县采风归来,兴致勃勃地向我说起:大山深处有一个世外桃源,前临淙淙石头河,背靠巍巍龙昌山,山环水绕,美丽富饶。村南有一处荷池,荷花盛开时,微风吹来,一村皆香。他还作了一首诗,其中有四句:?清风过荷塘,荷花绕村香。翁媪聚亭阁,儿孙戏河梁?。

这个村就叫蹇坡村,离灵丹庙村只有几里之遥。

我们刚一踏进村,呈现在眼前的果然是一幅田园风光。村内林木葱郁,一株株高大的核桃树遮天蔽日,核桃树下是一户户古朴的农家小院。时近中午,村里极为宁静,狗懒洋洋地卧着,鸡在若无其事地寻食,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树枝间鸣叫。几位老同志见此情景不禁感叹:久违了,宁静的田园生活!久违了,难忘的儿时记忆!

村南面新盖了一处十余亩大的院落房舍,院墙上浓墨重彩写着一篇文采富丽的《蹇坡村安居工程铭》,记录着:这里是村党支部、村委会为贯彻党的惠民政策,特为村里8户15人特困、三无户修盖的暖居工程,建有幸福院、文化室、活动室、公共餐厅、公共浴室,水电齐全,道路硬化,电视联网,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我们走进这片?安居园?内参观,果然是设计精美,窗明几净,桌椅家具均一色崭新。这时,采风团一位老者竟吟起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一段话:?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大家赞美着:党的扶贫政策、社会保底政策果然英明,这真是一个世外桃源。

最后,我们来到村口的荷花池畔。这是一个长约五六十米,宽约二十米的长方形池子,清清池水中栽种着一丛丛正在绽开的荷花。池子中间一座仿古亭子巍然树立,一条弯曲的栈道将亭子与池岸联系在一起,精巧别致。此时天已过午,村里的老人和孩子都已散去,老友诗中所述的一幕未能看到。但我们可以想象到,村民们闲暇时在此相聚、嬉戏的欢乐情景。

走出蹇坡村,我想作一首诗,诗的题目就叫《新时代的田园牧歌》。

描述乡村的经典散文佳作:乡村之夜

从小就在农村里长大,对于农村的夜怎么多年来只有一种感觉:静。它的静不仅仅是宁静而是一种沉静。沉闷的夏夜更是如此。

十几岁的时光是最美好的,但是心理上却是极其敏感的。敏感到脆弱,然而好在在那个煎熬的夜晚里,总有父亲那洪亮有力的声音在给予自己勇气。

曾在闷热得死寂的夜晚里,将窗关上然后将自己深深地埋在厚厚的棉被里。那是一种处于极度恐惧的状况,害怕黑夜,害怕脑海里的突然出现的画面。汗水将衣服和被子浸湿,却始终不敢将头伸出外面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在等待着一个机会,一个能让自己快速吸一口新鲜空气的机会,一个能让自己足够勇敢的机会。

埋着头,却总是在等待着。因为我知道会等到。父亲晚上总是有出去的习惯,而他一回来开门声总是轻而易举地被自己捕捉到。父亲一到十二点必会回家,他回来洗澡的时间已经足够让自己从那深不可测的黑夜中,探出头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然后安稳睡去。

其实自己一直不知道在害怕什么,因为每当在喧嚣的城市里看见了自己的落寞时,便开始怀念起家里安静的夜晚来。那时候竟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瞬间的平静。但是当时却是在极度的恐慌中度过了很多个夜晚然后逃到了喧闹的城市里,渴望能在这一片喧闹中将那份恐惧驱除。

因为恐慌害怕所以想要逃离,因为恐慌所以渴望回到婴儿的状态,那是最幸福的。因为恐慌将自己深深埋进闷热的被子里,用那厚厚的被子作为与外界隔离的隔离带,然后蜷缩在里面。默念着,安慰着,哭泣着,却也等待着。

父亲总是不轻易间就将自己从那黑夜中解救出来。他是不知道的,他不会知道在他回来之前他的小女儿一个人在黑夜里挣扎了多久,哭泣了多久。他回家的声音虽小但是还是被敏感而恐慌的自己捕捉到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为什么会那么轻易就听到了那熟悉开门声,总之那开门声是等了许久了。像是开了一道光明的门一样,照亮了那颗忐忑不安的心。注入了勇敢的血液。

乡村的夜晚是寂静的,现在还是喜欢那寂静的夜晚。因为总会有一种声音能让自己感到安心。

描述乡村的经典散文佳作:乡村随想

槐花

五月的槐花南风吹过,扑鼻的香味沁人心脾。我沿着小河堤走进村庄,远处的槐花是那么的粉白。姑娘和小伙们都外出挣钱去了,一栋栋空房子成为了他们幸福的归宿。

老家河水不大,船泊浅水,河滩上种满麦子和油菜。我在小河堤上眺望远方,这么大的一片土地上,只有我一人,新栽的防护林,使天空更加空旷。我从河堤上走下河滩,五月的河水浸漫过了我的脚。

我置身于花的海洋,油菜花,槐花和成群的蜜蜂,这个世界的尽头原来也是空灵美妙。

村头的房子里住着一个人,那个人便是我的五婶,五婶是从河那边有槐花树的村里用花轿抬过来的。

夜雨

那晚,槐花一蓬蓬落满整个村庄。

池塘里,汇聚来南来北往的生灵,包括各种小鱼儿,鸭子,还有成群结队的青蛙从远处的河里赶来走亲戚。

雨,把村庄变得凉爽!站立的玉米终于吐出金黄的苞须,知了爬上树上开始了它第一声鸣叫

秋收,人们把成车成车粮食送往粮站,换来新鲜的钱币供养我们的胃。

石磙

一垛垛的麦子曾从你身上碾过,而今你却站立在禾场边,有半截被埋在土里。

童年时的夏季,我们用泥巴打仗在河滩上,追逐嬉闹,用赤裸的身子和对岸的娃娃们痛骂,小时我们喜欢玩玩这样的游戏。当暑假来临,棉花尚未吐絮,稻谷开始扬花,西瓜常遭偷窃。管湖的老伯蹲在稻草搭建的棚子里,一口一口抽着他自己烤的烟叶卷的烟。

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着像石磙一样的我半截插在泥土里,半截在村外打拼着的人们,祖祖辈辈就这样村里村外,一辈辈安逸而辛苦的生活着。

水井

村里那口井,已干枯得只剩下苍老的骨架。坐在井沿,我看到,那口井总是饥渴着张满虚空的嘴巴接纳一季又一季的雨水和泥浆。那口井,任凭怎样的浇灌和滋养从没活过来。

许多事经历过就不再经历;许多人见过一次面,将从你的生活中消失。昨天流过的河水,今天和明天若干年后,也不会再从此流过。我的子孙和子孙的子孙,总有一天,会对这里的一切,变得陌生。

描述乡村的散文:

1.描写乡村的优美散文

2.关于乡村的经典散文

3.描写农村的经典散文

4.感受乡村散文

5.描述乡村的现代散文作品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历史渊源、民族构成、风土人情、自然景观等别具特色,在民俗音乐方面也是争奇斗艳 。

我素来喜欢民歌,在有了“学习强国”app后,学习过程中往往就是顺着“电台”——“听文化”——“中国民歌”的路径先听几首民歌。在这里,有“经典民歌”“民歌新唱”“民族之歌”等几个板块。我光顾比较多的还是“经典民歌”,这里涵盖了四川、陕西、山西、江西、山东、甘肃、东北、江南、西藏、湖南、河北、江苏、青海、云南、新疆等地的民歌。

一般来说,人在年轻的时候,如同翅膀硬了的小鸟,希望能够飞得更高、更远,而在上了年纪后,如同倦鸟思归那样,总想着孩提时代的那一片天空。在交通便捷、通信发达的当下,还谈不上有多少乡愁,但对故土的怀念则是有增无减。 出于对乡党、乡情、乡音、乡俗的考量,我对湖北民歌的收听自然就多一些 。

提到湖北省好玩的地方,神农架林区不得不提。神农架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是中国目前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划。 踏访神农架,一般可以顺便把大名鼎鼎的道家名山武当山和万里长江最奇、最险的长江三峡库区也看了,因为它们在一条旅游带上,而且近在咫尺 。

咱们华夏民族号称炎黄子孙,其中炎帝就是神农氏。神农架这个名称就是因神农氏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穑而得名的。

读大学那会,就知道咱们学校生物系有个老师对神农架“野人”研究一往情深,媒体做过很多报道,那时我就对神农架心向往之。

神农架人烟稀少,按照最新统计,目前也不足6万常住人口,面积倒有3200多平方公里。在这里,大自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它是中国首个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三大名号收入囊中的区域。这个地方,有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的最高点——高达3105.4米的神农顶,也有398米的最低点石柱河,落差有2707.4米,同一个区域有如此之大的落差恐怕只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才有,在内地实属罕见。如此一来, 生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就可以在这个面积只有半个上海大的狭小区域尽收眼底了 。

在神农架,有一种民间艺术——梆鼓 。在远古时期,梆鼓是神农架山民为了驱赶野兽,保护庄稼不受损害的一种敲击物。到了后来,山民们用它来传递情爱,打发漫漫长夜的寂寞。再后来,梆鼓又演化成为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擂动情绪、渲染气氛的一种乐器。 《神农架的梆鼓敲起来》 这首歌就是描写通过敲起梆鼓驱除野兽的。

从湖北省的西北角,我们再转到东北角,那里有赫赫有名的大别山。大别山并非湖北省独有,而是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

整个大别山东西绵延约38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涉及的县有36个,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浙江省那么大。 正因为地域广阔,还加上山高、林密,在战争年代就非常适合在这里“打游击”。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仅次于在赣南、闽西的中央苏区,过后在这里开始战略转移的除了第四方面军,还有红25军,四支队伍有其二。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刘邓大军挥师千里跃进大别山,相当于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我本人至少有四次坐汽车穿越大别山 ,不是公差,不是旅游,纯粹是回老家探亲往返于此。那年头,有老家县城直达上海的长途汽车,我从老家出发只要走十几里路在一条主干道等候即可,24小时可以到上海。只要上了车,我就不用在路上七转八转了,累是累一点,但图一个方便。全程一路上,过了武汉市的黄陂,再是湖北麻城,然后安徽金寨、河南固始、安徽霍邱,再到安徽省合肥,这里有一些路段就是地处大别山。金寨是“将军县”,麻城与黄安(现在称为“红安”)就是“黄麻起义”的地方。到了合肥,基本上就相当于走完一半。 巧合的是,经过这里,要么是夜幕降临后直至深夜,要么是穿过夜幕迎来晨曦初露 。

如此广袤的大别山区,除了异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还有许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大别山是中国茶叶、板栗、甜柿的主产区,比如六安瓜片、小吊酒、霍山黄牙、信阳毛尖、信阳红茶、汉绿、岳西翠兰等都是知名品种。其中湖北省英山县的茶叶年产量位居全国第三,罗田县的板栗年产量为全国第一。以前有大学同班同学就是罗田的,而他的妹夫在上海打拼很多年,来自英山县,有这层关系,对这两个地方也就不陌生了。

除此之外,大别山区域的湖北红安天台山、浠水三角山、麻城龟峰山、薄刀峰森林公园、英山桃花冲、湖北罗田天堂寨......都是比较好玩的地方。不要以为老区土地贫瘠就没有啥看头,其实,恰恰是这些地方,保留了相对完好的旖旎风光, 《再见吧大别山》就唱出了这里美丽的山水和淳朴的乡民。

离开大别山,我们再往西边去看横贯于恩施与宜昌的清江。在长江流域的湖北省段,有不少支流,最大的支流就是我在介绍我们江汉平原的时候反复提起的汉江或汉水,这是我往返上海和老家的必经之河,而且还在武汉靠近长江的附近的汉江游泳过。

名列第二的支流就是清江,但是其知名度似乎不高,我对其也不太了解。友友 幽雅人生 在《 最美的风景在故乡 》和《 一本见证友谊的书 》中有详细介绍,大家可以移步去阅读。友友说,这里是“一步一景”,再 看友友贴出来的一张张美图,不仅是沿途如诗如画的风景,还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似乎都催人有一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冲动 。

我在想,友友说的清江很可能还只是毗邻宜昌的一个局部 ,因为清江全长423公里,设若依循李白写从白帝城到江陵“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夸张说法,清江大抵也可以号称“千里清江”了。事实上,清江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宜都等七个县市,在宜都汇入滚滚东去的长江,可见流域的大部分是在恩施,并非宜昌。

清江古称“夷水”,这不难理解,因为流域上下及其周边是土家族先民——巴人——的传统聚居区。至于被冠以“清江”——“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我猜想可能主要是地广人稀,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较和谐,植被保护比较好,水土流失少,故而“山清”才有“水秀”。

这么多年,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凡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就自然风光而言,往往保留了至纯至美的原生态,再加上少数民族风韵构筑的独特文化,都是很值得一看的。 清江流域是土家族、苗族的传统聚居区,形成了号称八百里的“清江画廊”,俨如桂林的“十里长廊”,目前看应该是隐藏了许多尚不为人所共知的绝美 。小时候,我们生产队有一户人家,女主人就是清江流域附近的远安县人,后来举家迁往远安;此外,我有一个堂姐,年轻时也远嫁到了远安县。那时,只知道远安县出产比洗脸盆还粗的松木,没想到他们就栖息在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清江流域的毗邻处。

我猜想,清江也是由不少小溪小河汇流而成的,不然 《清江放排》 这首歌怎么会把百丈悬崖下溪流中放排写得如千岛湖、漓江放排那般令人心驰神往?

刚刚我们在 《清江放排》 里看到歌词里有“幺妹”这个词,其实把“幺妹”一词直接放在歌名里的还有,其中最具有知名度的可能就是歌曲 《幺妹住在十三寨》 了。

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幺妹”?我没有考证,也懒得去追问了 。我想,在我们湖北一带,“老幺”是指年龄最小的那个,于是“幺妹”也就是“小妹”,而这个“小妹”在当下的语境中倒不是说一定就是年龄小甚至年龄最小,不过是体现关系亲近的一个说辞罢了,就好比东北人习惯用“大兄弟”“大妹子”“老妹”等称呼一样,它是泛称而非特指,土家族的“幺妹”就也如同蒙古族碰到年富力强的男的就叫“巴特尔”,女的就叫“琪琪格”那样。

刚开始听这首歌觉得不习惯,后面转念一想,既然是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幺妹”唱,就应该热情奔放、自由洒脱一点。而且,新一代女性的主体性得以彰显,也只有这个味儿才能将男女平等表现出来。

还有一个纳闷以前不得其解,那就是 《幺妹住在十三寨》是湖北民歌,而真正的“十三寨”不是在湖北,而是在毗邻湖北但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 。这个土家十三寨,是4A景区,面积6.5平方公里,有13个典型的土家院落,这里集居生活着200多户近1000名土家族人。后来搞清楚了,这个十三寨就在湖北咸丰县边上, 也许对混居在一起的土家族人而言,十三寨就成为了他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对外表征的一个符号而已 。正因为是邻居,重庆黔江区和湖北咸丰县互动频繁,还经常性联合开展山歌比赛。

我们说了一东一西,再来看看中间,也就是我的老家——江汉平原。江汉平原西起宜昌的枝江,东到武汉市,北抵钟祥市,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面积4 . 6万余平方公里,主要在荆州市,包括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公安县、监利市、石首市、洪湖市、松滋市,还有原来属于荆州地区现在属于省直辖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以及现在归属荆门市的京山市、钟祥市,加上辐射周边蔡甸区、汉川市、应城市、沙洋县、枝江市、宜城市等地区。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洪湖、监利、仙桃、潜江、天门。

江汉平原也有很多民歌,我在《 歌声中的岁月之六:我喜欢“逢场作戏”的几首歌 》里说到的 《洪湖水浪打浪》 就是民歌。民歌在荆楚大地种类繁多,有田歌、号子、山歌、情歌、灯歌、风俗歌等数十种,内容十分丰富。 在江汉平原,海拔平均在27米左右,与周边多山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语言、习俗等方面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民歌方面也有所不同 。在江汉平原,就不是山歌了,而是“田歌”,田歌题材非常丰富,有薅草歌、打麦歌、车水歌、载秧歌、扯草歌等。此外,也不像鄂西山歌那样高亢、宛转、优雅、嘹亮。

在江汉平原,民歌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八种,即:号子、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革命历史民谣、新民歌等。其中号子是小时候特别喜欢听的,比如打硪号子、打麦号子、搬运号子、拉纤号子、榨油号子等,尤其是打硪号子较为普遍。小时候,我们那里谁家建房子或做禾场,就需要打硪,通常是抬硪,极少是飞硪。打硪用四人、八人、十人不等, 领唱的一般是由平时说话有点磕巴的汪姓叔叔担纲,平时他说话不利索,但打硪领唱非常连贯,而且高亢、悦耳,在静谧的夜空中显得极为悠扬、婉转 。

天门市的 《幸福歌》 是江汉平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民歌。天门市也是我回老家必经之地,不管是坐汽车还是坐火车。这个地方本来不知名,却因为两个高铁站站名的错置出名了,“天门南站”靠得比较近的是不大之米创始人还有著名歌手蔡琴的故乡仙桃市(注:由于仙桃市与洪湖市历史上曾经同属沔阳,据说,蔡琴祖籍是沔阳不假,但属于今天的洪湖市),而“仙桃西站”靠得比较近的却是天门市。这样一看,唱着 《幸福歌》 抵达这两个车站,倒是不“幸福”。

有一首湖北民歌,我们不得不说,那就是 《龙船调》。 这是因为这首歌在上世纪80年代经过谢莉斯、王洁实两个人演唱后迅速风靡全国,使之成为最具有知名度的湖北民歌之一。

《龙船调》 的故乡在恩施下面的利川市。前些年,许多上海人在恩施买房,其中在利川市买房的也有不少。一方面,作为地级市的恩施市首府和作为县级市的利川市均是在从上海直达重庆的高铁线上;另一方面,这里的海拔2000米左右,非常适合夏天避暑。当然,前些年一个平方3000多元比较便宜,也是一个因素。还有一个因素——是许多人没有注意的——就是恩施本身是“处处都是美景”,而与恩施连成一片的湘西、重庆东部的石柱县、黔江区,还有贵州北部等,也都是旅游特别是夏天旅游、避暑的好地方。像湘西因为张家界、凤凰古城等开发出来后,知名度挺高,许多人趋之若鹜,而恩施则还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包括渝鄂湘黔交界的这一片区域主要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区,而且到处是高山峡谷、江河密布,山清水秀。

最后,我们谈一谈恩施民歌 《六口茶》。 这首歌也非常有知名度,听上去,很活泼,也很欢快,不失几分幽默。

其实,我们前面提到的江汉平原上的江陵县有一首歌叫 《十碗酒》 比这首 《六口茶》 要早,可惜没有做多少推介,现在有一点要慢慢失传了。

如果说推介,恩施有那么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外人并不知晓,即使同在湖北省的武汉市人去那里置业、旅游的也不多。好多年前,在上海曾经出现过“土家烧饼”,就是来自恩施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就不知所踪了,大街小巷里充斥的山东煎饼。

清江的水肯定是清澈澄明的,由它烧出的茶必然也是清甜可口的。请客人喝茶,当然是待客之道。问题在于,要吸引更多的客人纷至沓来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