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诗经·王风·采葛》思念丈夫诗歌

《诗经·王风·采葛》思念丈夫诗歌

时间:2020-08-17 02:30:15

相关推荐

《诗经·王风·采葛》思念丈夫诗歌

采葛

—思念是病,你是药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

—《诗经·王风·采葛》

有一句使用率很高的话,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意思是,一天不见,就像过了三个季节一样漫长。这句话一般是用来形容恋人之间的思念。分隔两地的情侣,彼此朝思暮想,无时无刻不想马上见到对方,不在一起的日子度日如年那般难熬。

而这句话的出处正是《采葛》,诗中的原话是“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采葛》算是《诗经》中比较通俗的一首山歌了,稍微懂点古文的人都能读懂它的意思。

那个采葛的姑娘啊,一天不见她的身影,就像过了三个月!

那个采蒿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的身影,就像过了三个秋季!

那个采艾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的身影,就像过了三周年!

“葛”即葛藤,可以编篮子,可以织布,还可以入药,算是一种用处比较多的草本植物,穷人家用得比较多。在我们刚背着书包上学的年纪,先秦时期那些普通人家出生的小姑娘就背着筐子上山采葛去了。

《诗经·唐风·葛生》有写到“葛生蒙楚,蔹蔓于野”,那时候的环境没遭到任何破坏,漫山遍野都能找到葛藤,不像现在,到处都是钢筋水泥筑起的城市,很少有原始的绿色了。

“萧”和“艾”指的是同一种植物,即艾草,也叫艾蒿。在我印象中,一提到艾草我会第一时间把这种植物和两个节日联系在一起。一是清明节,一是端午节。很多地方有清明节吃青团的风俗,而青团就是用嫩艾草的汁加入米粉中制作而成的。至于端午节,艾草则 *** 在门上,有说是驱鬼辟邪,也有说是用来避瘟疫。《荆楚岁时记》有提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除此之外,艾草还可以用来驱蚊、针灸、拔火罐等等。

葛和艾是古时候常用的两种植物,而采摘植物是古代女子最常见的劳作。如乐府诗《上山采蘼芜》,第一句就是“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妇人上山采摘蘼芜,蘼芜是一种香料。《诗经·周南·卷耳》中写道,“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在那个民风淳朴的年代,人们过的就是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男人们上山打猎下地干活,女人们则在家带孩子织布,还有就是上山采摘等等。

多年前在丽江旅行,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丽江的纳西族人以黑为美,以胖为美,原因是,勤劳贤惠的姑娘会经常下地干活,时间一长,皮肤晒黑了,腰杆子也变粗了,这样的姑娘适合娶回家当老婆,也就是他们眼中的“美”。

先秦百姓的审美标准虽然不是黑与胖,但当时的男人们肯定也觉得适合娶回家的姑娘必须要勤劳贤惠,而勤劳贤惠的评定标准就是干活的多少,如果能像刘兰芝一样“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就更好了。

这也是为什么《诗经》中有那么多山歌描写的是百姓劳作场景。

《采葛》的男主人公这么思念那位姑娘,想必姑娘肯定漂亮又贤惠,有值得他牵肠挂肚的地方,而他最喜欢的,或许正是姑娘的勤劳。

采葛、采萧、采艾应该都是泛指,姑娘平日干的活肯定不止这些,有可能男主人公想念姑娘的时候,他脑子里浮现的恰好是这些采集的场景。不仅男人如此,很多以女子口吻写的山歌所描绘的也是这样的画面,典型的比如《卷耳》。

卷耳

诗经·周南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丈夫出征长时间未归,妻子牵肠挂肚,就连采卷耳的时候也不忘去思念。

这里的卷耳我一直弄不清楚是什么东西,很多年以后才知道,原来正是小学课本上经常出现的苍耳,苍耳的果实长得像枣核,可入药。果实上有钩刺,可以粘在动物身上,以此传播繁殖。

《苍耳》是以女子口吻写的,《采葛》是以男子口吻写的,内容却都和思念脱不了干系。思念的确是件很可怕的东西,一旦害上相思,也许那会成为最严重的一种病。和朋友去KTV唱歌的时候,他们都喜欢点张震岳的《思念是一种病》,“我想我的思念是一种病,久久不能痊愈……”

思念不分古今。李白的《秋风词》中就有一句非常有名,“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秋风词

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走入了相思之门,便知道了相思之苦。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无止境,早知道相思如此令人牵肠挂肚,还不如当初就不知道。可有时候人的心却是不受控制的,就好比在恋爱之前,每个人都会对未来的另一半有无数憧憬,有人希望对方长得好看,有人希望对方有钱,然而一旦遇上对的那个人,无论他有多穷困潦倒多丑陋不堪,你都无法阻止自己的心。思念更是如此,要不然就不会有“相思成疾”这一说法了。

热恋中的情侣最无法忍受的就是分离,他们恨不得睁开眼就能到见对方,甚至时时刻刻黏在一起,一旦对方没有出现心里就特别牵挂。《采葛》中的男主人公想必也是处在热恋期,不然他的相思也不会越来越浓烈,一日不见,由原来的“如三月兮”到“如三秋兮”再到“如三岁兮”,层层递进。

思念果然是一种病,除了你,无药可医。

读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诗经有 400--420字之间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刘半农先生于19在伦敦时写的一首白话诗,初标为《情歌》,后来改题为《教我如何不想她》,从此以后丰富庞大的汉字宝库中又增添了一位美丽的成员——“她”,特指女子的第三人称,称呼上终于做到了男女平等,而“她”有着独特之处,温柔似水,灵动可爱。看到“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教我如何不想她?夜晚中,看到月光初升于海面,波光粼粼,——教我如何不想她?看到鱼儿水中自由玩耍,看到燕子,——教我如何不想她?看到“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教我如何不想她?眼中,心中全部都是她,予人以“欲寄相思千里月”的遐想,内心充满了炽热的思念,一时一刻都不曾停止。

《诗经·采葛》早已将这样的相思之情悠远唱咏了。“彼采葛兮”,葛,即葛藤,其皮可制成纤维织布。这种植物“生于初夏,采于盛夏”,相隔三个月。因此,起兴“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最为合适。

“彼采萧兮”,萧,又名香蒿,这种植物具有香气,古人在祭礼上混合油脂点燃,是祭祀所用。这种植物,通常在秋天采收,故称为“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艾,叶子可入药。孟子所谓“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保存三年的艾草,才具有治疗病痛的药效,三岁即三年,故称“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采葛、采萧、采艾,古时都是女子所为,因此这首短诗的主人公很有可能是女子。还有一种理解,可能是男子在合适的季节看到了葛、萧、艾,想到心仪的女子此时也许在忙于采摘,因而产生联想。

是三月不见、三秋不见、三岁不见吗?不是,是一日不见。如此白描,“不见”留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诗人的“不见”是见过之后的分离,“一日不见”,整整一天没有见到了。是梦中心中想念而实际并未真实相遇,“一日不见”,一天天地每日地思念。不企盼思念的人可以听到,但又无法禁锢这样的思念,缠绵悱恻,三言两语只倾诉给自己,也无须更多言语。没有卿卿我我,没有细腻婉转,这心意,只有我懂,就够了。

后世常化用这首诗歌,不过最熟悉的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而“三月”和“三岁”不常见,并不是由于思念时长所碍,而是“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愁,就是心上之秋。一望秋色,秋是怎样的颜色呢?在杜甫眼中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苍黄之色,在马致远眼中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深灰色,在毛泽东眼中是“漫江碧透,层林尽染”的碧绿血红色,在《采葛》中,“三秋”是怎样的模样呢?或许就是“一日不见”的样貌了。同样的留白,同样的愁,同样的诗意,“三秋”最合适不过了。

教我怎能不想她!

《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雅”是正声雅乐,分“大雅”、“小[1]雅”,有诗105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诗经》共收集了305篇诗歌,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 编集 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三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诗经》305 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和诗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它包括的时间长、地域广,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经过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要产生这样一部诗歌总集是不可想象的。因而采诗说是可信的。②孔子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唐代孔颖达、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诗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此时孔子尚未出生;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至鲁国观乐,鲁乐工为他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说明那时已有了一部《诗》,此时孔子年仅 8 岁 。 因此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 。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 ,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③献诗说。 在周代的时候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刺,是有史籍考正的。当时因为天子为了“听政”和“考其俗尚之美恶”,而命诸侯百官献诗。 《国语·周语》:“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师箴,瞍赋,曚诵。”这主要是为了反映民情,考察政治得失,最终用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这也正是《汉书·文艺志》里说:“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还有朱熹在《诗集传》也说过:“诗”是“诸侯采之贡于天子”。而且在《汉书·食货志》、《礼记·王制》、《晋语六》也有类似的记载。 体例分类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 , 分为风 、 雅、颂三类。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根据十五国风的名称及诗的内容大致可推断出诗产生于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北部等。②雅 。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③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 ,共40篇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 ; 《 国风 》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思想内容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君子于役 》、《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有些诗,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小雅·无羊》反映了奴隶们的牧羊生活。 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 》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庸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周礼·春官·大师》云:“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六诗在《毛诗序》中又作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例如《豳风·七月》、《卫风·氓》都是赋体:前者铺叙了奴隶春耕、采桑、纺织、田猎、造酒、贮藏和准备过冬等一年四季的全部劳动生活,表现了阶级的对立和奴隶们的悲愤之情;后者倒叙了弃妇与氓由恋爱到结婚直至被氓遗弃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弃妇的哀怨和决绝。又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比体:前者把剥削者比作贪婪的大老鼠;后者把*乱无耻的卫宣公比作大癞蛤蟆;二者都寄寓了极大的讽刺之意。另如《周南·关雎 》、《魏风·伐檀》都是兴体:前者以贞鸟雎鸠的“关关”叫声起兴,联想起人的男女之情;后者以奴隶们的“坎坎”伐木声起兴,联想到奴隶主阶级的不劳而获。在《诗经》中,赋、比、兴手法常常是交替使用的,有“赋而比也”,有“比而兴也”,还有“兴而比也”。如《卫风·氓》是赋体,但诗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显然是“兴而比也”。另如《卫风·硕人》,用铺陈的手法描写庄姜美貌,但其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传神地表现出庄姜的天生丽质 , 这显然又是“ 赋而比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 ,《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诗经》的影响还越出中国的国界而走向全世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很早就传入汉文版《诗经》。从18世纪开始,又出现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译本。《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但到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这种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其具体情况在《左传》中多有记载。《论语》记孔子的话说:“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以看出学习《诗经》对于上层人士以及准备进入上层社会的人士,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诗经》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义。《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说,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论语》记载孔子的话,也说学了《诗》可以“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即学到事奉君主和长辈的道理。按照孔子的意见(理应也是当时社会上层一般人的意见),“《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就是,《诗经》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总体上)是符合于当时社会公认道德原则的。否则不可能用以“教化”。孔子言其“乐而不*,哀而不伤。”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就孔子所论来推测当时人对《诗经》的看法,他们所定的“无邪”的范围还是相当宽广的。许多斥责统治黑暗、表现男女爱情的诗歌,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仍可认为是“无邪”即正当的感情流露。第二,尽管如此,《诗经》毕竟不是一部单纯的诗集,它既是周王朝的一项文化积累,又是贵族日常诵习的对象。所以,虽然其中收录了不少民间歌谣,但恐怕不可能包含正面地、直接地与社会公认的政治与道德原则相冲突的内容。 秦代曾经焚毁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诗经》是易于记诵的、士人普遍熟悉的书,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齐、鲁、韩三家属今文经学,是官方承认的学派,毛诗属古文经学,是民间学派。但到了东汉以后,毛诗反而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另,“诗三百(诗经)”是中国从“春秋”到“清”的主要教课书之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