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蛋白质ph稳定性计算机模拟 蛋白质二聚体相互作用和识别的计算机模拟

蛋白质ph稳定性计算机模拟 蛋白质二聚体相互作用和识别的计算机模拟

时间:2023-07-27 00:09:15

相关推荐

蛋白质ph稳定性计算机模拟 蛋白质二聚体相互作用和识别的计算机模拟

蛋白质二聚体相互作用和识别的计算机模拟

在分子水平上定量地阐明蛋白质分子之间的亲合力和相互识别的机制,是正确地认识蛋白质聚集体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合理地设计出有用的蛋白质分子聚集体的关键。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静电和疏水相互作用,使蛋白质分子能有序地结合在一起。蛋白质的稳定性随溶液环境的变化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年来,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对包括水化作用在内的生物分子静电效应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缺少相对快速且有效的预测方法。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用简单形式电荷模型来研究蛋白质二聚体静电相互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地预测蛋白质稳定性随溶液pH值和盐离子浓度变化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蛋白质分子结构稳定性的分析和预测。以22n胰岛素和其速效突变体为研究对象,模拟结果与实验观测相符。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识别研究中,结合自由能的计算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虽然近年来一些半经验自由能的计算方法相继出现,但是大部分模型在计算结合自由能时仍旧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中一个问

(本文共85页)

本文目录|

阅读全文>>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疑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测定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的证实,将对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早期预测价值作评估。从而有望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确诊率,并可根据凝血状况决定开展溶栓或PTCA等积极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研究凝血指标对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意义,也将为心肌梗死的诊断途径提供一条新的研究方向。方法 本文为前瞻性研究。利用盲法使临床医生对早期就诊的急诊胸痛病人在不同临床资料下进行临床诊断,并对诊断不明的病人行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回顾性的分析即刻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病人的辅助诊断意义,并对AMI、UAP及对照组的D-二聚体含量进行比较。同时也分析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病人胸痛发作与D-二聚体水平的时间关系。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病人的D-二聚体水平较健康人明显升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6h)与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相关。以D-二聚体>600μg/L为阳性界值可...

(本文共40页)

本文目录|

阅读全文>>

骨形态发生蛋白异源二聚体较同源二聚体具有更低的使用剂量和更高的诱导成骨能力,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D-二聚体是临床上反映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在脑梗死的预防和...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

目的:探讨预防性抗凝治疗D-二聚体增高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月-5月收治恶性肿瘤患者163例,检测发现D-二聚体水平增高74例;随机分为抗凝组35例和未抗凝组39例。未抗凝组进行常规化疗及对症治疗;抗凝组在常规化疗及支...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目的:观察与分析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1月-6月本院收治的90例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90名同龄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指标(血小板参数与血小板活化指标),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患者的检测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指标与后...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