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如何用计算机测量图片景深 用比较仔细的测量搞清楚“景深”(1.实测景深与公式比较)...

如何用计算机测量图片景深 用比较仔细的测量搞清楚“景深”(1.实测景深与公式比较)...

时间:2021-01-12 03:39:18

相关推荐

如何用计算机测量图片景深 用比较仔细的测量搞清楚“景深”(1.实测景深与公式比较)...

景深概念(来自百度百科)

所谓景深,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它能决定是把背景模糊化来突出拍摄对象,还是拍出清晰的背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拍摄花、昆虫等的照片中,将背景拍得很模糊(称之为小景深)。但是在拍摄纪念照或集体照,风景等的照片一般会把背景拍摄得和拍摄对象一样清晰(称之为大景深)。

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后,再以锥状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像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在现实当中,观赏拍摄的影像是以某种方式(比如投影、放大成照片等等)来观察的,人的肉眼所感受到的影像与放大倍率、投影距离及观看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大于人眼的鉴别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实际影象产生的模糊是不能辨认的。这个不能辨认的弥散圆就称为容许弥散圆,在焦点的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

以持照相机拍摄者为基准,从焦点到近处容许弥散圆的的距离叫前景深,从焦点到远方容许弥散圆的距离叫后景深。

光圈、镜头、拍摄物的距离、以及相机的弥散园,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

1、光圈越大(光圈值f越小)景深越浅,光圈越小(光圈值f越大)景深越深。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反之景深越深。

3、主体越近,景深越浅,主体越远,景深越深。

4、全副相机的弥散园直径较大,约0.03mm,半幅相机的弥散园直径约0.02mm。

如何用好、用对“景深”这一参数,关系到拍照美观甚至成败,然而很多摄友(包括我自己)对这个概念却并不是了解得很透彻,网上对有些相关问题的讨论甚至有相反的结论,比如全画幅和半画幅景深的区别就是如此。纵观网上有关景深问题的文章,基本上是两种类型:

(1)理论性的,其基础是1940年代关于胶片相机的景深理论,目前也用到数码相机上,并且有为这公式编制的程序,可以将焦距、物距、光圈、弥散园直径输入,得到景深

但是,这样计算出来的景深数据是否确切地反映了所拍照片的清晰-不清晰界限?

(2)用拍摄实例来分析的,例如很多关于全幅机和半幅机的景深比较文章,凭感觉来做结论。

本帖的宗旨是通过比较仔细的测量来搞清楚如下几个问题:(一)景深公式算出的景深与实拍照片中的景深有何差别,(二)全画幅相机的景深与半画幅相机的景深有何差别,(三)APS-C镜头在全幅机上的景深,(四)镜头加了微距接环后景深有何变化,(五)实际对焦情况下前、后景深观测和相应的建议。

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因为没有全幅机,无法实测验证。现在有了A7R,可以遂我心愿了。这第1帖先介绍测量方法和第一个问题。

(一)景深公式算出的景深与实拍照片中的景深有何差别

A.测量原理如图

拍摄图片如下:回形针是对焦处(卷尺刻度100cm处)

器材:索尼 A7R[索尼数码相机]镜头:FE 24-70mm F4 ZA OSS

时间:-04-15 08:15:19快门:1/100光圈:F/5.6焦距:70毫米感光度:200

B.测量结果及分析

A7R测,51mm焦距,F4.0,以我们可以接受的小刻度比较清晰的程度判断,景深=12cm;但是如果我们要求再高一些,以小刻度很清晰为标准,那么,测量所得的景深就只有10cm了!如果我们要求低,只以大刻度清晰为标准,景深更大=15cm。

器材:索尼 A7R[索尼数码相机]

时间:-04-15 08:16:31快门:1/160光圈:F/4.0焦距:51毫米感光度:200

用景深公式软件计算,弥散圈用全幅A900的0.03mm、51mm焦距、F4.0、物距1.64m,可得景深24cm。与实际测量结果相比,计算结果偏大。其他焦距和光圈的比较也有同样情况。

结论:(1)景深理论计算的结果可以用来大致判断全画幅数码相机的景深大小,但不精确,只能判断变化趋势。人眼看到的、实际拍摄的景深比计算结果小,也就是说:更虚化!不过,我们也不能说这公式不对,它是把很模糊的地方作为景深的边界。

(2)景深范围的边缘是个模糊的边界,并不是说里面很清晰,外面很模糊,而是有个缓慢过渡。

业余测量,仅供参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