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一种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一种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3-10-10 00:02:14

相关推荐

一种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源是一种从背面为显示装置提供光源的结构,例如显示器的背光模组,现在市场上的显示器以液晶显示器居多,液晶显示器不能发光,需要借助背光模组提供的背光源来实现显示功能;而且液晶面板比较薄、比较脆,也必须通过背光模组作为结构件才能安装使用,因而背光模组即是液晶显示器的光源,又作为液晶显示器的结构件,对于液晶显示器来说十分重要。

背光模组需要支撑自身结构和液晶面板,因而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背光模组需要为液晶面板提供面光源,背光模组的发光均匀才能保证液晶显示器的光学效果,因而背光模组的发光的均匀性也是背光模组的重要性能;现在的背光模组多以led灯条作为背光源,led只能将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光能,大部分电能以热能的形式释放,而使用环境的温度高低直接影响led的寿命和性能,因而散热性能也是背光模组需要考虑重要参数指标;另外,显示器轻薄化是显示器发展的趋势。现在的背光模组在实现轻薄化的同时,很难同时兼顾到结构稳定性、发光均匀性及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的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下壳、灯罩、灯条、导光板和膜片结构,所述灯条安装在灯罩内,所述灯罩固定在下壳上,所述导光板和膜片结构均固定在下壳内;所述下壳为塑胶件,且所述下壳底部为镂空结构,所述灯罩为金属件;所述导光板为楔形结构,所述灯条从导光板上厚度较厚的一侧入光;所述导光板上分布有网点结构,且导光板上的网点从较厚一侧到较薄一侧由稀到密逐渐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灯罩为u形结构,所述灯罩的上侧粘接固定在下壳的下侧面上,所述灯罩还通过螺钉螺接在下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粘接灯罩的面为多级台阶结构,且靠近导光板一侧的台阶高度较低,所述灯罩与下壳连接后两者之间形成空隙,所述导光板和/或膜片结构可以插入到灯罩与下壳间的空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灯罩上连接有接地片,所述接地片连接到下壳的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导光板和膜片结构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导光板和膜片结构的凸块均卡入凹槽与下壳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侧面为台阶结构,各级台阶分别用于安装导光板和膜片结构上的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上粘接有胶条,所述胶条将导光板和膜片结构粘接固定在下壳上,所述胶条粘接后上表面与台阶结构的最高一级台阶上表面相平。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下壳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入到凸块上设置的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灯条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为fpc;所述连接线连接在灯条正面,且向灯条背面弯折贴附后再伸出到灯条正面。

进一步地,所述灯条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为导线。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采用金属材质的灯罩,即可保证背光模组的散热性能;也可以增加灯条发光的利用率、提高背光模组的能效;还可以保护灯条,在背光模组受外力变形时灯条不易变形,避免了灯条的线路和灯被损坏;并且金属材质的灯罩与塑胶材质的下壳安装在一起还可以加强背光模组的强度,金属灯罩与下壳两者结合,这样是便于产线组装。采用镂空的塑胶下壳,可以在保证背光模组结构强度的同时,减轻背光模组的重量。采用楔形结构的导光板,可以匹配使用外形更大、亮度更亮的灯,在提高背光模组亮度的同时实现了背光模组的轻薄化、减少原材料使用、降低了产品的物料成本;同时导光板上布设网点结构,保证背光模组发光的均匀性。总之,在保证背光模组各项性能的情况下,实现了背光模组的轻薄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接地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反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散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增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下壳、灯罩、灯条、导光板、膜片安装的纵向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阅图1~13,一种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下壳1、灯罩2、灯条3、导光板4和膜片结构5。下壳1作为灯罩2、导光板4和膜片结构5整体的安装结构,也作为终端显示器的液晶面板的安装结构;所述下壳1最好采用轻质的塑胶件,且所述下壳1底部设置镂空结构,例如设置图2中设置多个镂空13,从而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可以减轻背光模组的重量。所述灯条3通过导热双面胶粘接固定在灯罩2内,工作时灯条3通过灯罩2来散热;并且灯罩2可以使得灯条3发出的光线最大限度的照向导光板,从而提高光的利用率、增强模组的能效;所述灯罩2最好采用铝材等散热性能较好的金属件。所述灯罩2固定在下壳1上,可以采用粘接、螺接等方式固定。

参阅图1~11,所述导光板4和膜片结构5均固定在下壳1内,一起形成一个散光结构,将灯条发出的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形成一个发光均匀的背光模组。所述导光板4为楔形结构,所述灯条3从导光板4上厚度较厚的一侧入光,从而可以利用外形较大、亮度较高的光源(例如3.0mm*1.4mm的led灯)与该导光板配合,提高模组亮度的同时使得导光板整体结构减薄,从而实现了背光模组的减轻和减薄,实现了背光模组的轻薄化。为了提高背光模组发光的均匀性,所述导光板4上分布有网点结构,且导光板上的网点从较厚一侧到较薄一侧由稀到密逐渐过渡,从而可以提高背光模组上远离灯条一侧的亮度,使其与靠近灯条一侧的亮度一致,使得背光模组整体发光更加均匀;另外,网点的大小也可以优化设置,例如网点从较厚一侧到较薄一侧由小逐渐变大,也可以增加背光模组上远离灯条一侧的亮度,提高背光模组发光的均匀性。背光模组可以设置上框来固定膜片结构,也可以不设置上框,本实施例中采用不设置上框的形式,而是将膜片结构5通过粘接等其他固定方式固定在下壳1上,从而进一步减薄和减轻背光模组。

参阅图6和图12,灯罩2可以设置为截面为l形的结构或截面为u形的结构,优选设置为截面为u形的结构,u形结构的开口朝向导光板,这种结构可以从灯条的上、下、后三侧反光将灯条发出的光反射向导光板,对灯条发光的利用率更高;另外最好在灯罩2内侧涂布反光性能较好的涂层或粘接反光性能较好的膜片,进一步提高灯罩反射效率,从而提高灯条发出光的使用效率。本实施例以截面为u形结构的灯罩2为例进行说明,灯条3通过导热双面胶粘接在u形结构的底部;灯罩2与下壳1的安装方式如下:下壳1在安装灯罩2的位置开设长条形的凹槽14(凹槽在下壳1外侧底面开设,在下壳1上侧位置没有打通,靠近导光板一侧打通使得灯条发光可以射向导光板),所述灯罩2的上侧通过双面胶条9粘接固定在下壳1的下侧面上(即凹槽的顶面);所述灯罩2还通过螺钉螺接在下壳1上,可以在灯罩2的下侧面开设螺孔21,通过螺钉将灯罩2从下壳1的背面螺接固定在下壳1上;采用粘接和螺接配合的方式,将灯罩固定的更加稳定可靠。

参阅图12,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壳1粘接灯罩2的面(即凹槽的顶面)为多级台阶结构,且靠近导光板4一侧的台阶高度较低,所述灯罩2与下壳1连接后两者之间形成空隙,所述导光板4和/或膜片结构5可以插入到灯罩2与下壳1间的空隙内固定安装;例如图12中示出了在下壳1上设置两级台阶的方式,一级台阶用于与灯罩2配合,另一级台阶用于与导光板及膜片结构配合,可以将导光板和膜片结构夹固在灯罩与下壳形成的空隙内,从而更好的固定导光板和膜片结构,弥补没有设置上框来固定膜片结构的不足;同时,可以将粘接灯罩2的胶条9设置的较宽,使其可以粘接到两级台阶,从而导光板及膜片结构可以进一步与下壳通过胶条9粘接,进一步增强导光板和膜片结构与下壳粘接的可靠性,而且只使用一条胶条粘贴方便快捷;例如可以将导光板与散光片安装在上述空隙内,将散光片与下壳1通过胶条9粘接固定。另外,台阶结构也可以设置为两级以上的多级,例如设置三级,分别来固定灯罩、导光板和膜片结构。

参阅图6,灯条一般采用led灯与pcb制作的led灯条,led灯对静电敏感,容易受到静电的损伤,因而在所述灯罩2上连接有接地片6,接地片一般为一个金属片。可以在接地片6上设置螺孔61,通过同一螺钉将接地片6和灯罩2一同螺接固定在下壳2上,接地片6固定在接地片安装位15上;所述接地片6连接到下壳1的背面,在组装制作显示终端时,可以将接地片6与显示终端的地线连接,工作时可以及时的释放灯罩2上的静电,避免静电损坏灯条3上的灯。另外接地片6也可以在下壳除灯罩外的其他位置设置,来保护下壳上安装的各个结构。

参阅图3、4、7~9,所述下壳1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凹槽11,所述导光板4和膜片结构5上设置有凸块7,所述导光板4和膜片结构5的凸块7均卡入凹槽11与下壳1安装,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导光板4和膜片结构5安装的稳定性;同时凹槽上方可粘接胶条8,在导光板4和膜片结构5的凸块7上方将导光板4和膜片结构5固定在下壳1上,进一步加强导光板4和膜片结构5与下壳1的安装。

参阅图3和图4,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凹槽11侧面最好设置为台阶结构,各级台阶分别用于安装导光板4和膜片结构5上的凸块7,设置台阶结构后,可以将导光板4和膜片结构5上的凸块7设置为不同的大小,将下层导光板4上的凸块7设置的较小与下层的台阶匹配,将上层膜片结构5上的凸块7设置的较大与上层的台阶匹配,从而可以避免导光板及膜片结构安装时装错位置。采用厚度较薄可以忽略厚度不计的胶条8时,凹槽11可以按如下方式设置:最上层凸块7卡入凹槽11后上表面与凹槽11侧面台阶结构的最高一级台阶上表面相平;最上层凸块7上粘接有胶条8,所述胶条8两边粘接到凹槽11侧面台阶结构的最高一级台阶表面上;当需要采用有一定厚度的胶条8时凹槽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如图3中设置四级台阶结构,最下层台阶11a与导光板上的凸块配合,第二层台阶11b与膜片结构上的凸块配合,第三层11c的台阶粘接胶条8,胶条8粘接后与最上层台阶11d(该台阶作为下壳1上安装显示终端的台阶)相平,可以更好的安装显示终端。胶条8可以在下面正面设置胶面,也可以在下面两边设置胶面,图13中示出了一种两边设置胶面中间不设置胶面的结构。另外,还可以如图4中所示,在下壳1内侧面设置插孔16,将导光板的凸块7插入插孔16来固定安装导光板,这种结构固定导光板比凹槽与凸块配合固定导光板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参阅图1、3、4、7~9,膜片结构5包括反射片51、散光片52、下增光片53和上增光片54,反射片51可以粘接在下壳1内侧底面上,导光板4、散光片52、下增光片53和上增光片54依次叠设在反射片51上。膜片上的凸块7上设置有定位孔71,所述下壳1上设置有定位柱12,所述定位柱12插入到膜片上的凸块7上设置的定位孔71内,高度与最上层膜片相平。定位孔71可以设置为如图8中的孔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如图9中的缺口结构,最好是孔结构与缺口结构搭配使用,即保证膜片安装时既有一定的自由度,也保证膜片安装的稳定。散光片52周围可以根据需要涂布一圈黑油层521来解决背光模组四周亮的问题。

参阅图10和11,所述灯条3包括连接线31,所述连接线31连接在灯条3pcb板的正面,所述连接线31可以采用fpc或导线,采用fpc时,连接线31先焊接在灯条3的正面后,再向灯条背面弯折贴附在灯条背面后再伸出到灯条3正面,这种结构可以避免连接线31被外力拉断。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1)、灯罩(2)、灯条(3)、导光板(4)和膜片结构(5),所述灯条(3)安装在灯罩(2)内,所述灯罩(2)固定在下壳(1)上,所述导光板(4)和膜片结构(5)均固定在下壳(1)内;所述下壳(1)为塑胶件,且所述下壳(1)底部为镂空结构,所述灯罩(2)为金属件;所述导光板(4)为楔形结构,所述灯条(3)从导光板(4)上厚度较厚的一侧入光;所述导光板(4)上分布有网点结构,且导光板上的网点从较厚一侧到较薄一侧由稀到密逐渐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2)为u形结构,所述灯罩(2)的上侧粘接固定在下壳(1)的下侧面上,所述灯罩(2)还通过螺钉螺接在下壳(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粘接灯罩(2)的面为多级台阶结构,且靠近导光板(4)一侧的台阶高度较低,所述灯罩(2)与下壳(1)连接后两者之间形成空隙,所述导光板(4)和/或膜片结构(5)可以插入到灯罩(2)与下壳(1)间的空隙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2)上连接有接地片(6),所述接地片(6)连接到下壳(1)的背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凹槽(11),所述导光板(4)和膜片结构(5)上均设置有凸块(7),所述导光板(4)和膜片结构(5)的凸块(7)均卡入凹槽(11)与下壳(1)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侧面为台阶结构,各级台阶分别用于安装导光板(4)和膜片结构(5)上的凸块(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7)上粘接有胶条(8),所述胶条(8)将导光板(4)和膜片结构(5)粘接固定在下壳(1)上,所述胶条(8)粘接后上表面与台阶结构的最高一级台阶上表面相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7)上设置有定位孔(71),所述下壳(1)上设置有定位柱(12),所述定位柱(12)插入到凸块(7)上设置的定位孔(7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3)包括连接线(31),所述连接线(31)为fpc;所述连接线(31)连接在灯条(3)正面,且向灯条背面弯折贴附后再伸出到灯条(3)正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3)包括连接线(31),所述连接线(31)为导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下壳(1)、灯罩(2)、灯条(3)、导光板(4)和膜片结构(5),所述灯条(3)安装在灯罩(2)内,所述灯罩(2)固定在下壳(1)上,所述导光板(4)和膜片结构(5)均固定在下壳(1)内;所述下壳(1)为塑胶件,且所述下壳(1)底部为镂空结构,所述灯罩(2)为金属件;所述导光板(4)为楔形结构,所述灯条(3)从导光板(4)上厚度较厚的一侧入光;所述导光板(4)上分布有网点结构,且导光板上的网点从较厚一侧到较薄一侧由稀到密逐渐过渡。本实用新型用于减轻背光模组的重量,减薄背光模组的体积。

技术研发人员:罗增昌;龚科;姚志图;刘启玉;彭环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伟志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05.30

技术公布日:.01.21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