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范文(模板9篇)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范文(模板9篇)

时间:2024-02-08 10:14:46

相关推荐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范文(模板9篇)

中学宣传片解说词

总结是一个很好的反思和总结过去的机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写出一篇较为完美的文章,我们需要经常反思和自我审查,以便不断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看看下面的一些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理解和掌握写作的要领。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篇一

东莞中学南城学校,又名东莞市南城中学,创办于1958年。6月,百年名校东莞中学托管南城中学,东莞中学黄灿明校长兼任东莞中学南城学校校长。近几年,尤其是东莞中学教育集团成立以来,学校从东莞中学百年教育品牌中汲取滋养,在办学机制、学校文化、课程体系等主要环节上,不断实践、探索和创新,办学品质日益提升。至连续四年被评为东莞市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考核优秀单位。学校在发展的快车道上,慧臻至美,以实干创造未来!

回首走过的路程,我们豪情满怀——。

作为“公托公”和集团化办学的先行者,学校创建了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创新育人方式,理顺学校文脉,创生慧美课程,重塑教师队伍,完善评价机制,推动学校向优质学校迈进。

以黄灿明校长为首的精英管理团队,推动校内人事管理改革,创新教师聘任办法,推行中层干部竞聘机制。同时,制定《东莞中学南城学校管理权限清单》和《教职工手册》,提高了学校管理效能和质量,打造了一支有信念、有目标、团结向上的“莞中南校”新团队。

学校以师德建设为抓手,重点培养一批有情怀、实干、具备关键能力的名师。现有专任教师192人,其中高级职称48人,中级职称106人。获得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80.2%;拥有省级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1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全国语文优秀教师1人,东莞市最美教师2人,市优秀教师7人,市级学科带头人6人,市级教学能手22人。

东莞中学南城学校地处东莞中心城区,交通便利。校园占地面积7.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1万平方米。宽阔的主干道及留空的一楼,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和宏大的胸襟。环形的风雨廊将校园建筑连成一个整体,寓意学校是共同进步体。教学楼外观新潮别致,全部教室安装了空调。现代化的智慧教室、艺术楼、实验楼、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既有个性化学习场所,又有公共交流空间。体育馆、标准塑胶跑道、标准足球场等各类体育设施一应俱全。立体化多层次多色彩的绿化种植,蓬勃着校园旺盛的生机。精致的学习空间与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润养慧美少年。

这些年来,为推进学校优质发展,我们始终关注——。

东莞中学“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宗旨、“自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成为莞中南校的共同遵循。同时,保留莞中南校原有特征,形成了“慧臻至美,实化未来”的慧美教育理念,建立了“学校信任老师、老师信任学生”的信任文化,引领莞中南校向优质学校阔步前行。

莞中南校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以“和同达慧”创新育人方式,以“言美、行美、知美、趣美”的“四美”德育课程体系,“关爱、自觉、创造”的“3c”德育评价体系,推动学生良好习惯品德的养成,滋养学生的优秀品德与审美情趣;通过顺畅的家校联动,促进学生积极、和谐的健全人格。

莞中南校以大课程观整合教育教学活动,依托课程发现、培育学生的智慧。把国家课程开足开实,以“分层动态走班”探索课堂教学转型,完善智慧课堂,实现高位优质,完成义务教育的普惠性任务。以来,每年中考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均大幅度超市均值,居全市公办初中前列;普高达线率超85%;市“五大校”达线率超23%;被东莞中学录取人数逐年上升。

莞中南校依托项目化学习、生活化学习重构校本课程,每学期均开发、开设近70门校本课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平台,形成了一批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优质课程群。

信息奥赛课程实现三年跨越式发展。在全国赛中,获团体三等奖,获团体二等奖,至,获全国、省、市三等奖以上的有一百多位同学。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篇二

厚重的黑土文化,给了龙江大地丰盈的滋养。这里文风炽盛,教育兴隆。职业教育——一簇崭新的城市名片,绽放出耀眼的光环,映照美丽的龙江。

龙江县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保就业、惠民生、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作为让人人共享出彩机会、创造更大人才红利的有效途径,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铺就了一条希望之路。

运筹帷幄谋发展乘势而上谱新篇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抓经济必须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的理念,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职业教育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年,龙江县被列入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县委王兆宪书记在调研中指出:“要把职业教育办成龙江的亮点”;县政府刘雁东县长提出:“要举全县之力,做好试点县创建工作”;县政府主管教育县长何伟英亲自参与讨论试点县创建方案。利用国家集中连片困难县扶贫专项资金1000万元和县政府专项资金,新建职教中心学校6300平方米综合实训楼。

抓住“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有利契机,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财政投入300余万元,各类培训达3万余人次,提升了农村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

xx年,龙江县被市政府列入全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基点县,县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八大改革内容之一,建立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部门配合、企业参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办学机制。成立了由财政、农业、林业、人社、教育等32部门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并将把职业教育纳入对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工作目标考核之中。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领导多次视察和调研职业教育,进行现场办公。

县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城市教育附加费的30%用于职业教育,并逐年增加;专项经费由30万元增加到50万元;按普通高中标准及时拨付生均经费。

xx年以来,划拨资金40余万元,支持职业学校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共70余人次参加国家、省级教师业务培训,还送出一名教师到德国进修。

把文化课教师补充纳入全县教师招聘计划,划拨专项资金,为职业学校招聘专业课教师。

县财政承担费用,建立了由农技推广、水利、畜牧养殖、林业、企业等专业人员组成兼职教师队伍。

教育局加大了职教中心学校招生力度,把招生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和目标考核内容,县教育局张士琦局长深入基层学校,宣传职业教育招生政策;严格执行普通高中招生“三限”政策,保证了职教学校生源。

教育局按照省市要求制发文件,在全县初中一、二年级开设职业指导课,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才观和价值观。

职教事业像一缕清风,启开莘莘学子的页页心扉;像一轮朝阳,映照姹紫嫣红的满园桃李;像一曲劲歌,吟唱激流勇进的铿锵乐章。

借力东风好扬帆锦上添花实力强xx年以来,县财政投入812万元,用于职教中心学校维修学生宿舍、餐厅、教学楼、实验楼,新建锅炉房、环校河和运动场,征地7500平方米,移走校园内高压线路,拥有了先进的设施设备和优雅的校园环境。

校园所有主体建筑灰盖白墙,教学大楼巍峨壮观,实验楼设施先进,“宾馆式”宿舍楼温馨舒适,学生餐厅干净整洁。校园里花香四溢、蜂飞蝶舞、小桥流水、绿茵铺地、树木葱茏,既具有江南风韵,又独具东北特色,尽显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

走进校门,一座花园式校园映入眼帘。宽敞笔直的甬路引领同学们进入学习的殿堂;甬路两侧碧绿的草坪洋溢着蓬勃向上的生机,花草间的提示牌,无声地规范着师生的言行;造型新颖的路灯整齐矗立;甬路北侧是平整的运动场地,南侧是标准人工草坪足球场地;透过足球场地,是宽敞的篮球、排球和沙滩排球场地。怡园、逸滩给人以美的享受,夜晚的霓虹灯光把人带入诗画世界,环校河水涓涓流淌,鱼翔浅底。

各功能室设施设备先进、完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起了县域内规模较大、设施齐全的实训基地;畜牧兽医专业投资120万元,建有全省同类学校最先进的3个标准化的实验室;计算机专业投资100万元,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更新了100台计算机。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使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多样化。

xx年以来,各乡镇综合中学每年拿出教育经费的10%,共投入近50万元,用于购置专业课实习设备。利用村小学、党员之家、村民活动室等建起了村成人的文化学校,综合中学和村成人的文化学校已成为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阵地。

职教中心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前厂后校,半工半读,产教结合,产业拉动”的办学模式,做到升学教育与就业培养并行,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技能培训与弹性学制并存,初职、中职、贯通培养互为补充的多元办学格局,产生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依托中粮、国能、元盛等企业,以“定向招生,委托培养”方式,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坚持走“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专业”发展之路。以电脑美术设计专业为依托,成立了剪纸产业公司,开发生产了剪纸产品,传承了地域文化;以现代农艺专业为依托,创立格润食用菌有限公司,建立了示范培训、企农合作、产品升级、品牌营销的完整食用菌产业链条,辐射农户450户,年经济规模达到1200万元。

现代农艺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加入职教学团,实现中、高职贯通培养,为学生升学、就业打开了方便之门。

在“步步为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堂教学总体思路指导下,探索出“实践先导法”、“模块式教学法”、“三边式教学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课堂教学模式。

几年来,职教中心学校教师得到及时补充,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拥有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教师、最佳教师达16人;市县级49人。学历达标率95%,“双师型”教师占65.7%。构为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学者型、科研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一道道奋进的足迹,一声声超越的呼唤,一次次喝彩的交响,汇成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最强音。

职业教育似桃园枝繁叶茂果满枝。

职业教育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龙江县曾获得过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县”、“农科教结合先进县”、职教系统先进单位,全市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

职教中心学校成为集职业高中、成人中专、电视大学、短期培训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被定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基地、“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扶贫培训基地和市再就业培训基地。中职在籍生人数从建校初期的1100人,发展到现在的3626人;20xx年招生1354人,比20xx年增加607人;20xx年可达1500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固定资产由500万元增加到1300万元;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由68000平方米、5500平方米,增加到75350平方米和13700平方米。

职教中心学校累计培养毕业生9875人,986人考入大学,高考升学率保持100%,本科升学率达40%,就业率达到98%以上。考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赵旭,20xx年成立了大庆世纪博时科技有限公司,年办学收入300万元;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邢海波,现任比亚迪汽车采购处f6、s6、g6车型项目主管;畜牧兽医专业田鹏毕业后自主创业,开办了“利康动物门诊部”,业务板块几乎涉及到了所有乡镇,年收入达20万元。

职教中心学校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龙头作用,农村综合中学、村成人的.文化学校工作成效显著。社区、企业、合作社、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之中,城乡建立了6个社区教育活动中心,10个老年活动站,满足了居民提升科学文化素养的需求,专兼职社区管理人员107人。

追求质量,追求发展,追求梦想,使得职业教育花繁叶茂,硕果满枝。

结尾。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龙江县职业教育贤师慧育良才,成就出彩人生。如一只放眼寰宇、展翼翱翔的雄鹰,立高峰之巅,举长运之势,凭学教之优,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谱写出一部现代职业教育的华彩乐章!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篇三

走入21世纪,飞速发展的经济,日新月异的生活,已把我们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科技的进步,民族的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是重中之重,贵南民族中学正是海南州民族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瞩目,冉冉升起的明星,正用实力为新时代的弄潮儿插上奋飞的翅膀,架起成功的桥梁,每个莘莘学子走进贵南民族中学放飞希望,超越梦想。

茫茫穆格滩下,滔滔茫曲河畔,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出灿烂的民族文化。

贵南县民族中学创办于1976年,位于贵南县城,美丽的茫拉河畔,是一所全日制民族寄宿制完全中学。建校之初,只是一所拥有7名教师,40名学生,简陋的初级小学,经历了30多年艰苦曲折的发展历程,如今,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校园面积57.5亩,校舍面积5915.44平方米,布局合理,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划分明晰。徜徉校园,大道宽阔,纤尘不染;春意拂面,翠松萌新;春花烂漫,芳草吐绿;百鸟翔集,碧波环绕;红砖碧瓦,楼宇轩昂。教学设施齐全,有气势宏伟的教学楼,洁静卫生的餐厅,整齐干净的的学生宿舍,智能化的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系统,器材齐全的标准实验室,平整宽阔的田径场,宁静幽雅的校园。鸟瞰校园,楼宇错落,气度非凡,绿荫披拂,花团簇锦,薇风和畅,碧水涟漪,天高云淡,百鸟和鸣:好一派生机盎然的菁菁校园。

在这生机勃发的现代化校园里,学子如搏击长空的雄鹰,放飞着自己的理想。早读课堂书声琅琅,教学课上专注投入,自习课堂伏案疾书;体育课上生龙活虎,课外活动多姿多彩。“水击三千,扶摇而上”,昂扬奋发的学子们,正踩着青春的节拍,与青春的民中一起飞翔。

二、开拓之路。

贵南民中把爱学生作为出发点、把严管理作为主策略,把育人成才作为主目标。以德立人,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是优良的教育传统。提出“学校无小事,事事可育人;学校无空地,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在育人,员工无闲时,时时能育人”。利用学校的优势,拓宽德育途径,有规模地开展各项艺术活动,如德育教育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氛围无时不在熏陶、启迪和激励着学生的身心。

学校领导班子由校长带领,下设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校工会,学生会等,大家一条心,采用科学人文化的管理,使学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教师队伍团结合作,兢兢业业的奉献,感动着学生和家长;营造了温馨的生活、学习氛围,让师生陶醉。学校的发展,蒸蒸日上,气象万千,逐渐壮大,在民族教育的这条跑道上,像一个雄姿勃发的青年,迈着矫健的步伐,奔跑着。

管理,先后出台了《学校管理办法》、《贵南县民族中学管理考核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及《毕业班、非毕业班教学质量奖惩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继续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增加财务管理、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热点问题的透明度。教职工参评职称严格实行量化评比,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教学、教研上制定了详细的听课评课制度,颁布了《听课评课细则》,建立了领导每日随机听课制度和学生信息反馈制度,力争堂堂有力度,分分有实效。严格要求教师潜心研究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提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才是最佳的教学方法”的理念。在教师个性风格的塑造上,鼓励教师深研教材,结合教学经验,形成符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风格。

组织学科带头人、毕业班把关教师、后勤管理人员到循化,化隆等兄弟学校考察、学习。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渠道,拓宽了广大教师的视野,激发了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热情。实践证明,这些教师已经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不断让教师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学说,并形成具有前瞻性的现代教育观念,使教师努力把现代教育的新理论融入到教改实践中,不断激发自身的创新欲望与潜能,以适应新的挑战。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内人人讲文明,懂礼貌。班级中,学生守则和规范,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挂在最醒目的地方,时刻提醒学生,督促学生,严以律己。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开展“明辨荣辱,爱我中华”校园歌咏大赛;举行校园锅庄舞比赛;举行田径运动会;举行广播操比赛。学校各种社团组织协助学校,定期开展活动,积极组织各类比赛,美丽的校园生机盎然。

建设法制校园。聘请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制安全知识讲座,交通安全知识讲座。邀请县公安局干警同志来我校进行法制宣讲。还组织学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实战演练。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教育,提高学生法制意识。

为了检测教育教学效果,学校严格实行月考制度、周练制度,以便及时发现教学方面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

30个风雨春秋,30载春风化雨,学校以民族振兴,社会发展为己任,建校以来共培养初、高中毕业生2765名,自95年来中考成绩连续5年居全州之首,升学率达90%以上;高考成绩20xx年至20xx年连续三年高考升学率居全州第一,20xx年高考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

三、名师魅力。

学校有一支业务素质精深、教学实绩显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教师团队。目前,共有教职工77人,其中高级教师11人,87%具有本科学历。办学30多年来,学校已经形成了“敬业、爱生、求实、创新”的教风。这些教师舍小家顾大家,用心血和汗水换取了丰硕成果。办公桌上,是摆放整齐、批阅精细的作业,是字迹整洁、凝聚创思的教案。“三尺讲台,终岁莫问荣枯事;两袖清风,回首只闻桃李香。”学生成才了,头发变白了,脊背变弯了,民中变强了。就是这样,贵南民中的教师们正以高度的教育责任、满腔的育人热忱,谱写着贵南民族教育事业的华美篇章。这一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为民族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学校先后荣获省、州级“文明单位”;州级“优秀党支部”,州团委“青年文明号”;县级“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巾帼文明示范岗”,“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3人受国家教委表彰,5人分别荣获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称号,13人获州级“优秀教师”称号,66人获县级“优秀教师”称号,更有许多位学生获得了省、州、县级“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四、放飞希望。

20xx年初根据《贵南县教育项目建设规划》安排,学校扩建项目于7月初开工建设,计划于20xx年8月竣工。项目总投资1763万元,总建筑面积11458平方米。建成后的学校将增加新的教学楼一幢,计算机教室2座,学生公寓3幢,语音教室2座,相关配套设施总投入212万元,新的食堂餐厅,开水房,澡堂将全部应用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建成后学校教学规模达到58个教学班,学生人数将达到2846人,其中寄宿生人数达2591人。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教育资源整合后2846名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所需,更为今后贵南民族中学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巍巍昆仑,见证了贵南民族中学的努力奋进。团结务实的民中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今天的辉煌,我们更深信我们的的学校必将承载无数人的梦想,长风破浪,驰向更加辉煌的、灿烂的明天!春的萌发,夏的热烈,秋的沉稳,冬的蕴蓄,在四季轮替中,历经风雨的民中人已奏响了一曲激越奋进的凯歌,峥嵘岁月铸就的昂扬不屈的品质和精诚团结的精神将继续传承。

雅鲁汹涌,龙江春浓。

厚重的黑土文化,给了龙江大地丰盈的滋养。这里文风炽盛,教育兴隆。职业教育——一簇崭新的城市名片,绽放出耀眼的光环,映照美丽的龙江。

龙江县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保就业、惠民生、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作为让人人共享出彩机会、创造更大人才红利的有效途径,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铺就了一条希望之路。

运筹帷幄谋发展乘势而上谱新篇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抓经济必须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的理念,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职业教育推动县域经济发展。20xx年,龙江县被列入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县委王兆宪书记在调研中指出:“要把职业教育办成龙江的亮点”;县政府刘雁东县长提出:“要举全县之力,做好试点县创建工作”;县政府主管教育县长何伟英亲自参与讨论试点县创建方案。利用国家集中连片困难县扶贫专项资金1000万元和县政府专项资金,新建职教中心学校6300平方米综合实训楼。

抓住“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有利契机,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财政投入300余万元,各类培训达3万余人次,提升了农村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

20xx年,龙江县被市政府列入全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基点县,县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八大改革内容之一,建立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部门配合、企业参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办学机制。成立了由财政、农业、林业、人社、教育等32部门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并将把职业教育纳入对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工作目标考核之中。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领导多次视察和调研职业教育,进行现场办公。

县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城市教育附加费的30%用于职业教育,并逐年增加;专项经费由30万元增加到50万元;按普通高中标准及时拨付生均经费。

20xx年以来,划拨资金40余万元,支持职业学校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共70余人次参加国家、省级教师业务培训,还送出一名教师到德国进修。

把文化课教师补充纳入全县教师招聘计划,划拨专项资金,为职业学校招聘专业课教师。

县财政承担费用,建立了由农技推广、水利、畜牧养殖、林业、企业等专业人员组成兼职教师队伍。

职业教育招生政策;严格执行普通高中招生“三限”政策,保证了职教学校生源。

教育局按照省市要求制发文件,在全县初中一、二年级开设职业指导课,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才观和价值观。

职教事业像一缕清风,启开莘莘学子的页页心扉;像一轮朝阳,映照姹紫嫣红的满园桃李;像一曲劲歌,吟唱激流勇进的铿锵乐章。

借力东风好扬帆锦上添花实力强。

20xx年以来,县财政投入812万元,用于职教中心学校维修学生宿舍、餐厅、教学楼、实验楼,新建锅炉房、环校河和运动场,征地7500平方米,移走校园内高压线路,拥有了先进的设施设备和优雅的校园环境。

校园所有主体建筑灰盖白墙,教学大楼巍峨壮观,实验楼设施先进,“宾馆式”宿舍楼温馨舒适,学生餐厅干净整洁。校园里花香四溢、蜂飞蝶舞、小桥流水、绿茵铺地、树木葱茏,既具有江南风韵,又独具东北特色,尽显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

走进校门,一座花园式校园映入眼帘。宽敞笔直的甬路引领同学们进入学习的殿堂;甬路两侧碧绿的草坪洋溢着蓬勃向上的生机,花草间的提示牌,无声地规范着师生的言行;造型新颖的路灯整齐矗立;甬路北侧是平整的运动场地,南侧是标准人工草坪足球场地;透过足球场地,是宽敞的篮球、排球和沙滩排球场地。怡园、逸滩给人以美的享受,夜晚的霓虹灯光把人带入诗画世界,环校河水涓涓流淌,鱼翔浅底。

各功能室设施设备先进、完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起了县域内规模较大、设施齐全的实训基地;畜牧兽医专业投资120万元,建有全省同类学校最先进的3个标准化的实验室;计算机专业投资100万元,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更新了100台计算机。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使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多样化。

20xx年以来,各乡镇综合中学每年拿出教育经费的10%,共投入近50万元,用于购置专业课实习设备。利用村小学、党员之家、村民活动室等建起了村成人文化学校,综合中学和村成人文化学校已成为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阵地。

职教中心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前厂后校,半工半读,产教结合,产业拉动”的办学模式,做到升学教育与就业培养并行,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技能培训与弹性学制并存,初职、中职、贯通培养互为补充的多元办学格局,产生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依托中粮、国能、元盛等企业,以“定向招生,委托培养”方式,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坚持走“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专业”发展之路。以电脑美术设计专业为依托,成立了剪纸产业公司,开发生产了剪纸产品,传承了地域文化;以现代农艺专业为依托,创立格润食用菌有限公司,建立了示范培训、企农合作、产品升级、品牌营销的完整食用菌产业链条,辐射农户450户,年经济规模达到1200万元。

现代农艺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加入职教学团,实现中、高职贯通培养,为学生升学、就业打开了方便之门。

在“步步为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堂教学总体思路指导下,探索出“实践先导法”、“模块式教学法”、“三边式教学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课堂教学模式。

几年来,职教中心学校教师得到及时补充,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拥有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教师、最佳教师达16人;市县级49人。学历达标率95%,“双师型”教师占65.7%。构为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学者型、科研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一道道奋进的足迹,一声声超越的呼唤,一次次喝彩的交响,汇成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最强音。

职业教育似桃园枝繁叶茂果满枝。

职业教育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龙江县曾获得过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县”、“农科教结合先进县”、职教系统先进单位,全市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

职教中心学校成为集职业高中、成人中专、电视大学、短期培训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被定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基地、“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扶贫培训基地和市再就业培训基地。中职在籍生人数从建校初期的1100人,发展到现在的3626人;20xx年招生1354人,比20xx年增加607人;20xx年可达1500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固定资产由500万元增加到1300万元;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由68000平方米、5500平方米,增加到75350平方米和13700平方米。

职教中心学校累计培养毕业生9875人,986人考入大学,高考升学率保持100%,本科升学率达40%,就业率达到98%以上。考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赵旭,20xx年成立了大庆世纪博时科技有限公司,年办学收入300万元;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邢海波,现任比亚迪汽车采购处f6、s6、g6车型项目主管;畜牧兽医专业田鹏毕业后自主创业,开办了“利康动物门诊部”,业务板块几乎涉及到了所有乡镇,年收入达20万元。

职教中心学校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龙头作用,农村综合中学、村成人文化学校工作成效显著。社区、企业、合作社、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之中,城乡建立了6个社区教育活动中心,10个老年活动站,满足了居民提升科学文化素养的需求,专兼职社区管理人员107人。

追求质量,追求发展,追求梦想,使得职业教育花繁叶茂,硕果满枝。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龙江县职业教育贤师慧育良才,成就出彩人生。如一只放眼寰宇、展翼翱翔的雄鹰,立高峰之巅,举长运之势,凭学教之优,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谱写出一部现代职业教育的华彩乐章!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篇四

小兰中心学校始建于19xx年春,原名灯塔小学。座落于景夹公路西南方,交通比较便利。该校历史悠久,60年代至70年代这里是规模较大的初级中学,是一所土木结构的四合小院。80年代机构改革后成为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普九”时由农民集资于19xx年建起砖混结构教学楼(自上而下东边一栋楼和西边一栋楼),19xx年又集资建中间教学楼。90年代学生数高达600多人,12个教学班。今天的小兰中心小学下辖五个自然村,人口达8000多人,目前仍有南院庄(今春才撤除)、庙塔两个教学点,目前在校学生160多人。

的不懈努力和全体教职工辛勤耕耘下,小兰小学不断发展,如今的小兰小学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岁月的丰碑记载着她一路如歌的眷恋与喝彩,一路如诗的突破与崛起。如今的小兰小学,以她崭新的姿态呈现眼前。

、校园闭路电视。

校园广播。

和校园电话。

校园内的计算机全部与互联。

实现宽带接入,设施齐备。整个校园布局合理、优美整洁、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倘佯在如此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我们能感受到在这些背后,小兰小学的那种甘为人梯的。

精神。

徘徊在小兰小学每一间整洁的教室之间,我们能浸染到小兰人踏实苦干的韧劲

学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抓质量,促发展。并将努力把小兰小学办成“校园幽雅、校风良好、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特色学校。一直以来,小兰小学全体师生以景阳人特有的坚韧和智慧,埋头苦干,发奋图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20xx年被县政府授予“人民满意学校”、“后勤管理先进单位”20xx年被景阳乡人民政府授予综合评估“先进单位”20xx年被景阳乡人民政府授予“后勤”等荣誉称号。

有甘为人梯的师德有朴实热忱的师表。本校秉承“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励志进取勤学守纪”的学风小兰小学全体师生以景阳人特有的坚韧和智慧埋头苦干发奋图强再此理念下小兰小学屡创奇迹近年来该校涌现出一批授市、县级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优秀。

员教师和师德标兵等。他们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挫折面前不气馁,他们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教师的伟大在于爱与责任,教师与学生最好的关系是与生为友。学校始终把安全管理和学生的成长放在学校工作的第一位,为了学生安全学校安装12个全方位监控器,平时放学回家也是有路队老师护送到家;对待留守孩子和单亲离异家庭的孩子,教师做到了用心呵护,用情感化,用师爱之泉浸润孩子幼小的心灵,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爱的真切。平时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现状,出现的生活难题,用自己的能力与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走近学生,与生为友。课堂上是师生;课堂外是朋友。经常在校园会看到,大孩子带着一群小孩子嘻笑打闹,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回荡着师生幸福的笑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已成一家。

成长的摇篮,成才的园地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把对学生的教育渗透到各种活动中,使宁静的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多年来,我们紧扣时代脉博和学生实际,除抓好各中队的班队活动、主题观摩活动和队史、队知识以及行为规范等常规教育活动外,还多次开展一些大型的系列活动(庄严肃穆的入队仪式:趣味的体育活动;充满温情的献爱心活动;激情四溢的文艺活动),一场场活动记录了孩子们成长的足迹,一张张相片铭刻了孩子们美好的时刻。另外学校还利用广播、电视、文化走廊发挥舆论传播引导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各班主办的每月一期板报,主题鲜明,配合学校近期的工作,让学生投入学校的发展中,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20xx年,在政府的大力帮助下,我校配备了6台多媒体电子白板,20xx年秋开学又添置了77套标准化的课桌凳,学生现在全部用上了标准课桌凳。20xx年,建立了学生微机室,从而使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完备。

能在县以上交流、发表的论文。

、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景阳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相信在各级。

委、政府的共同关心下,小兰小学必将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篇五

在资源丰富的浦河东岸,在人杰地灵的辽河平原,有一个美丽而年轻的学校公园——老官沱九年制学校。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片头: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推出标题)。

第一部分、印象清河。

镜头:微山湖,大运河,万福河,清河中学地图。

山东鱼台,地处风光旖旎的微山湖畔,人杰地灵。在这钟灵毓秀之地,尊师重教之乡,有一颗璀璨的明珠——清河中学。

镜头:学校门口、教学楼全景、教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音乐室以及图书室、阅览室、宿舍楼、餐厅等。

清河中学始创于1980年,在鱼台县清河镇驻地,原185钻井队旧址,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底蕴的学校。

历经数十载的风雨历程,学校已逐步发展壮大,在县教育局和各级政府关心支持下,先后进行大型基建工程,修整后的新校园处处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学校现设三个年级,12个教学班,在校生609人。占地4万余方米,建筑面积约1万1千平方米,绿化面积9300多平方米。

步入清河中学,垂柳与池塘相映成趣;茁壮的法桐与整齐的四季青交相辉映,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融为一体,如诗如画。学校硬件设施完备,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学生公寓、餐厅布局合理,绿化环境优美;运动场气势宏伟,同学们可以一展雄姿,自由翱翔;展览室资料齐全,琳琅满目;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开启学生艺术的殿堂;图书室拥有藏书18000多册,各类报刊杂志应有尽有,阅览室宽敞明亮,给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求知环境;理化生实验室,仪器配备规范合理,同学们可以动手操作,体验科学的魅力;学校有微机室3个,多媒体教室2个,台式电脑85台,教师笔记本电脑40台,学校还有专门的网站,校园网已覆盖整个校园,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方便优越的平台。学校食堂整洁、宽敞,学生公寓设施齐全,满足了寄宿学生基本生活的需求。

这里是放飞梦想的乐土,

这里是收获希望的家园!

全体清中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阔步前进,锐意改革,使这所学校越发充满活力!

第二部分、魅力清河。

(音乐响起,隆重的)。

镜头:领导班子、办公室集体备课、多媒体课、实验课、教学研讨会、名师照片、教师感想等。

清河中学始终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培养合格加特长人才为目的”的办学理念。持之以恒,锐意进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以及学生家长的好评。

务实进取的领导班子。

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勇立潮头,运筹帷幄,务实求真,开拓创新,走“人性化管理、集体决策、阳光操作、安全运行”的办学路子,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加大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形成了一套完善、科学、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支敬业、爱生、严谨、笃学的师资队伍,造就了一个勤学、善思、活泼、向上的学生群体。这一切,推动了清河中学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辉煌业绩,谱写了清河教育新华章。

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

“三尺讲台,终岁莫问枯荣事;两袖清风,回首只闻桃李香。”清河中学的教师终把教师誓词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他们忠于教育事业,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为他们构筑迈向成功的基座。通过政治学习、学习先进人物等方法加强师德形成。学校现有教职工58人,专任教师55人。中学高级教师9人,中学一级教师26人。省模一人,市、县级优秀教师26人,市、县级教学能手23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师资力量雄厚,汇聚了一支德才兼备、素质精良的新型教师队伍。)。

附教师感想:我是年来到清河中学工作的,来到学校之后,深深感受到了清河中学的温馨和美好,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对我们年轻教师的教育,给我们了很大的关怀与帮助,让我感受到了清河中学是一个和谐、奋进、幸福的大家庭。

探索创新的教学教研。

镜头:教师听课、学生参与课堂画面、学生感受。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研教改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教务处针对教师对新课改理念吃得不透、课堂效率相对低下这一情况,在广泛征求基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高效课堂”系列教研课题,并先后分别举办了关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研讨会。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理念,提高了教学水平,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稳步发展。同时,学校的网络教研工作已全面启动,正在积极探索科研兴校之路。

清河中学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老师们积极争取课题立项,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市级课题都已先后结题,秦绍华、刘翔等五位教师成功申报的济宁市“十二五”课题已立项。清河中学正全心全力打造学者型教师。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镜头:升旗仪式,国旗冉冉升起,学生走进学校,在教室认真上课、早读,几个学生漫步于学生公寓、操场、边走边读,学生做实验、上多媒体、上电脑课、主题班会、走廊、班级布置、法制教肓、安全教育、消防演练、图书馆看书、爱心捐款等镜头。

安全工作是学校其他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和谐校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石。清河中学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把好校园安全、道路交通、卫生防疫、用火用电等安全关口。结合实际开展学生安全逃生演练、安全教育活动周、进行法制教育、消防演练、观看安全知识宣传片、安全知识竞赛等安全教育活动。同时,学校还定期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建立预防校园暴力伤害事件应急机制,确保校园安全无事故。,学校被评为全市优秀交通安全示范学校。

附学生感受:这里的学习氛围非常温馨,老师们象父母一样关心我们学习,呵护我们成长。我坚信通过在清河中学三年的努力学习,一定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

第三部分:辉煌清河。

光荣与梦想同行,泪水与汗水铸就辉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清河中学硕果累累,先后被评为首批市级规范化学校,济宁市教学示范校、济宁市电化教育示范校、济宁市绿色学校、市级优秀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市级卫生先进单位等等,自,清河中学在全县优秀生选拔竞赛中连续三年全县第一,并连续被评为初中教育教学先进学校。

第四部分:锦绣清河。

校长致辞:

今后,我们清河中学将在坚定不移地抓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师生评价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成人成才,精心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人文校园、绿色校园,努力把清河中学办成师生舒心、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学校。

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成就,无不彰显出清河中学的时代风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今的清中人,正承载着新的希望,驾驭着新的机遇,勇攀高峰,努力迈向新的辉煌!)。

(音乐响起)。

镜头:一群学生欢快的走出校门。

雨露润泽,阳光披洒,荏苒时光,坚忍不拔。

胸怀宽广,坚毅果敢,自强不息,吐纳英华。

学校始建于1968年,从初始的老观坨中学沿革至今,已经走过四十年的风雨历程,培养了10000多名优秀的毕业生,为辽中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1月建成合并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以来,各项工作获得了长足发展,品牌形象显著增强,管理质量明显提升,师生面貌大幅改善。

学校现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067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6360册,拥有计算机144台,全部宽带接入,拥有投影机、电视等教育设备15台,拥有县内一流现代化教育配套设施。建有阅览室、琴室、画室、舞蹈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科学实验室等15个专用教室,德育活动基地3个。截至9月,学校共有6个教研组,在岗教职员工108名,其中专任教师68名,初中部教师本科毕业率达到78.95%,小学专任教师专科毕业率83.33%。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学生1113人。

成为学生成长的推动力,为形成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整体优化的校园环境,使人一走进校园,就能体会到学校的特色气氛,无论是一树一花、一砖一瓦,都无不装点着学校环境育人的先进情愫,无不渗透着打造优秀品牌的良苦用心。

以规矩定方圆,以改革谋新生,以创新求发展。

为丰富我校新时期的角色内涵,以全新的姿态向名校目标跨越前进。以杨连涛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一直重视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确立了德育为办学之首、教学为教育之本、创新为发展之源,科普为强校之路的新时期学校发展指导思想。为此进一步明确,领导要树立三个观念,即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念、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观念、打造品牌特色的战略观念;教师要树立五种意识,即服务意识、开放意识、整体意识、竞争意识、实践意识。以此双线并进,最终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敦学,笃教,再创新风;树德、铸魂,更育新人。

学校积极抓好教学工作,力求在新课标改革大潮中占得先机,在教育质量提升精神下摘得桂冠。学校重视建设新型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和谐教育气氛,力争提高教育教学成绩,要求教学工作紧密围绕三个“主体”进行,即备课中以课改精神为主体,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体、评价以全面发展为主体。要求任课教师注重教学活动中四个基本要素即因材施教、层次清晰、方法多样和师生互动。逐步建立起学生成绩档案和成长记录,实现信息化管理、科学化评价。学校还举办了校长进课堂、教师公开课等教学活动,为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我、交流经验的舞台。在连续几年的中考和市、县质量检测工作中,我校教学成绩一直优秀,赢得社会和家长的一致肯定。

所谓树德以正身,立品而致行。在德育工作中,学校注重德育落脚点和时效性,基于安稳办、德育处、少先队的团结协作,注重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突出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抓好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由此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工作宗旨,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德育新模式。同时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安全教育,实现德育常抓,安全常知的有利态势,注重把安全观念镌刻进师生心灵,从而让德育工作多元化、健康化、和谐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确保教师质量的整体提升,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确立了优化师资、净化师风、改造师德的师资建设总体方针。在教师结构的优化方面,学校制定了“以老带新、以优补拙、奖勤惩怠”的人才培养模式,扎扎实实推进教师自主学习,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引进先进的教学育教学理念,观摩支玉恒、魏书生等名家名课,以达到教师整体素质飞跃式发展。学校还通过师德大讨论,师德演讲比赛、家长座谈会等活动,以达到净化教师心灵的目的,提升教师德师风水平,共同确立师道尊严、为人师表的从业准则。

县科协密切协作,使我校成为全县唯一一所以科普为特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11月,县科协正式在我校举行科普进校园的启动仪式,县领导和科协主席列席本次会议,对我校的科普工作和科学氛围给予很高的评价,并计划在08年举行科普棚车进校园和机器人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其他特色方面,艺术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创造力,指导他们塑造自己的形体美、行为美、语言美和心灵美。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打造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树立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

成绩来自于孜孜以求,硕果来自于辛勤工作。“十一五”期间,学校教科研工作同样态势喜人,学校现有《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教学研究》及《优质教育模式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实践研究》等国家级课题3个,市级科研课题2个,中学部教师拥有研究专题比例为70%;小学部教师拥有研究专题比例为61.2%。。“十一五”期间学校教师获得市级以上论文证书28人次,居于各九年一贯制学校前列。

并校一年多来,学校先后获得学校先后获得沈阳市平安校园、沈阳市爱国卫生运动先进单位、辽中县科普工作先进单位、辽中县德育先进单位、辽中县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先后接待了数批次市、县级领导的考察、调研活动,接访了上百人次的前来我校参观和学习的兄弟学校领导教师,他们对学校环境、文化氛围、日常管理以及师生面貌给予高度评价。辽中县人大会主任张作武同志来我校参观后,说:“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各方面工作是全县同类学校的楷模,希望这所学校再接再厉,成为近海教育皇冠上的明珠。”辽宁省原省委书记林声同志欣然为我校题词:“近海英才的摇篮。”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也非常高,认为能把孩子送到我校读书,是他们最正确的选择。

长空一鹤排云去,更引诗情到万家。悠久的历史传承,严格的教育管理,鲜明的学校特色,强烈的质量追求,一流的师资队伍。有以杨连涛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抓得细,有全体教师勇于奉献、改革创新、严肃认真、为人师表,我们有理由相信,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必将拥有一个辉煌的明天。

雅鲁汹涌,龙江春浓。

厚重的黑土文化,给了龙江大地丰盈的滋养。这里文风炽盛,教育兴隆。职业教育——一簇崭新的城市名片,绽放出耀眼的光环,映照美丽的龙江。

龙江县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保就业、惠民生、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作为让人人共享出彩机会、创造更大人才红利的有效途径,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铺就了一条希望之路。

运筹帷幄谋发展乘势而上谱新篇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抓经济必须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的理念,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职业教育推动县域经济发展。____年,龙江县被列入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县委王兆宪书记在调研中指出:“要把职业教育办成龙江的亮点”;县政府刘雁东县长提出:“要举全县之力,做好试点县创建工作”;县政府主管教育县长何伟英亲自参与讨论试点县创建方案。利用国家集中连片困难县扶贫专项资金1000万元和县政府专项资金,新建职教中心学校6300平方米综合实训楼。

抓住“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有利契机,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财政投入300余万元,各类培训达3万余人次,提升了农村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

____年,龙江县被市政府列入全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基点县,县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八大改革内容之一,建立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部门配合、企业参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办学机制。成立了由财政、农业、林业、人社、教育等32部门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并将把职业教育纳入对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工作目标考核之中。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领导多次视察和调研职业教育,进行现场办公。

县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城市教育附加费的30%用于职业教育,并逐年增加;专项经费由30万元增加到50万元;按普通高中标准及时拨付生均经费。

__年以来,划拨资金40余万元,支持职业学校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共70余人次参加国家、省级教师业务培训,还送出一名教师到德国进修。

把文化课教师补充纳入全县教师招聘计划,划拨专项资金,为职业学校招聘专业课教师。

县财政承担费用,建立了由农技推广、水利、畜牧养殖、林业、企业等专业人员组成兼职教师队伍。

职业教育招生政策;严格执行普通高中招生“三限”政策,保证了职教学校生源。

教育局按照省市要求制发文件,在全县初中一、二年级开设职业指导课,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才观和价值观。

职教事业像一缕清风,启开莘莘学子的页页心扉;像一轮朝阳,映照姹紫嫣红的满园桃李;像一曲劲歌,吟唱激流勇进的铿锵乐章。

借力东风好扬帆锦上添花实力强。

__年以来,县财政投入812万元,用于职教中心学校维修学生宿舍、餐厅、教学楼、实验楼,新建锅炉房、环校河和运动场,征地7500平方米,移走校园内高压线路,拥有了先进的设施设备和优雅的校园环境。

校园所有主体建筑灰盖白墙,教学大楼巍峨壮观,实验楼设施先进,“宾馆式”宿舍楼温馨舒适,学生餐厅干净整洁。校园里花香四溢、蜂飞蝶舞、小桥流水、绿茵铺地、树木葱茏,既具有江南风韵,又独具东北特色,尽显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

走进校门,一座花园式校园映入眼帘。宽敞笔直的甬路引领同学们进入学习的殿堂;甬路两侧碧绿的草坪洋溢着蓬勃向上的生机,花草间的提示牌,无声地规范着师生的言行;造型新颖的路灯整齐矗立;甬路北侧是平整的运动场地,南侧是标准人工草坪足球场地;透过足球场地,是宽敞的篮球、排球和沙滩排球场地。怡园、逸滩给人以美的享受,夜晚的霓虹灯光把人带入诗画世界,环校河水涓涓流淌,鱼翔浅底。

各功能室设施设备先进、完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起了县域内规模较大、设施齐全的实训基地;畜牧兽医专业投资120万元,建有全省同类学校最先进的3个标准化的实验室;计算机专业投资100万元,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更新了100台计算机。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使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多样化。

__年以来,各乡镇综合中学每年拿出教育经费的10%,共投入近50万元,用于购置专业课实习设备。利用村小学、党员之家、村民活动室等建起了村成人文化学校,综合中学和村成人文化学校已成为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阵地。

职教中心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前厂后校,半工半读,产教结合,产业拉动”的办学模式,做到升学教育与就业培养并行,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技能培训与弹性学制并存,初职、中职、贯通培养互为补充的多元办学格局,产生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依托中粮、国能、元盛等企业,以“定向招生,委托培养”方式,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坚持走“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专业”发展之路。以电脑美术设计专业为依托,成立了剪纸产业公司,开发生产了剪纸产品,传承了地域文化;以现代农艺专业为依托,创立格润食用菌有限公司,建立了示范培训、企农合作、产品升级、品牌营销的完整食用菌产业链条,辐射农户450户,年经济规模达到1200万元。

现代农艺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加入职教学团,实现中、高职贯通培养,为学生升学、就业打开了方便之门。

在“步步为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堂教学总体思路指导下,探索出“实践先导法”、“模块式教学法”、“三边式教学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课堂教学模式。

几年来,职教中心学校教师得到及时补充,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拥有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教师、最佳教师达16人;市县级49人。学历达标率95%,“双师型”教师占65.7%。构为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学者型、科研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一道道奋进的足迹,一声声超越的呼唤,一次次喝彩的交响,汇成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最强音。

职业教育似桃园枝繁叶茂果满枝。

职业教育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龙江县曾获得过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县”、“农科教结合先进县”、职教系统先进单位,全市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

职教中心学校成为集职业高中、成人中专、电视大学、短期培训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被定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基地、“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扶贫培训基地和市再就业培训基地。中职在籍生人数从建校初期的1100人,发展到现在的3626人;20__年招生1354人,比20__年增加607人;20__年可达1500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固定资产由500万元增加到1300万元;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由68000平方米、5500平方米,增加到75350平方米和13700平方米。

职教中心学校累计培养毕业生9875人,986人考入大学,高考升学率保持100%,本科升学率达40%,就业率达到98%以上。考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赵旭,20__年成立了大庆世纪博时科技有限公司,年办学收入300万元;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邢海波,现任比亚迪汽车采购处f6、s6、g6车型项目主管;畜牧兽医专业田鹏毕业后自主创业,开办了“利康动物门诊部”,业务板块几乎涉及到了所有乡镇,年收入达20万元。

职教中心学校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龙头作用,农村综合中学、村成人文化学校工作成效显著。社区、企业、合作社、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之中,城乡建立了6个社区教育活动中心,10个老年活动站,满足了居民提升科学文化素养的需求,专兼职社区管理人员107人。

追求质量,追求发展,追求梦想,使得职业教育花繁叶茂,硕果满枝。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龙江县职业教育贤师慧育良才,成就出彩人生。如一只放眼寰宇、展翼翱翔的雄鹰,立高峰之巅,举长运之势,凭学教之优,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谱写出一部现代职业教育的华彩乐章!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篇六

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一中学始建于1946年,是大连市普兰店区建校最早的一所中学。学校坐落于美丽的黄海之滨、普兰店区皮口街道核心地段,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可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数十载的历史积淀,一代又一代一中人的卓绝努力,使得普兰店区第一中学逐步成长为一所集古朴典雅与现代时尚于一身的正规化、综合型高中。

学校总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0个,其中美术特长班3个,学生近千人。全校教职员工135人,其中高级教师79人,一级教师26人。学校秉持“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旨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生活,为其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多年来,在上级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在校领导班子的正确引领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有多名教师所承担的课程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多名教师获得国家、省、市、区各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百余人次在国家、省、市教学竞赛或论文比赛中获奖。学校先后获得“辽宁省社会满意学校”“大连市师资力量建设先进学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优质生源地”等近20项殊荣,成为扎根大连乡村教育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学校秉承“求真、务实、发展、创新”的教育理念和“以细节教育为抓手,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德育方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建校至今,共有十余名毕业生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本科升学率不断攀升。学校美术特长班开发了自己的校本课程,完善了专业化教学,使得美术特长班教育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一中在岁月更迭中积蓄力量,在实践探索中披荆斩棘,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但近几年来,由于受普兰店区教育布局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办学质量面临严峻考验,造成生源和学苗的招生质量有所下降,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方案、有举措,让我们的学生“低进高出”,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让他们有用武之地。

在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一中的生源地却基本集中在普兰店区北部农村,大多数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学生多为留守儿童,从小在缺少父母关怀的氛围下长大,其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心理健康等层面的问题相当突出,给学校管理带来极大困难。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更加激发一中人的拼搏和努力,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根据目前校情学情实际,在深刻洞悉一中现状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实效性的办法和措施,努力打造一中崭新形象,力求再创一中崭新辉煌。

学校根据自身定位,明确以“夯基础、保特色、固基本、抓突破”作为工作思路,确定了分层施教、降低难度、放缓进度的教学策略,运用“小步走,多回头”的教学理念,突出美术特色,实现在学校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负重前行、稳步发展。

不忘初心,奋勇前进。现如今,充满探索精神的一中人,主动适应新形势下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变革,从办学理念、高考改革、养成教育、细节管理、课程改革、核心素养、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变革等多方面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领导集思广益、凝心聚力、靠前指挥、率先垂范,深入开展教研活动,亲自指导课堂教学,目前全体领导班子成员深入班级听课已蔚然成风、成为常态。每一位教研组长精心设计教研活动,备课组长合理安排集体备课,引领教师自觉参加校内外研训或网络培训等活动,并积极贯彻学校学习《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全体教师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符合现代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和育人方法,在专业化、可持续、高品质发展的方向上越走越稳健,越来越成熟。学校十分重视党建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党建工作做到“三抓”“一发挥”,即抓规范、抓结合、抓作风,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促校风,以校风促教风,以教风促学风,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引入激励机制,规范办学行为,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促进学风、校风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务求通过一系列的教师队伍建设举措,努力打造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助力续航。

在课堂教学方面,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到大连红旗高中、大连经贸高中等课改先进校学习,并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教育战略,邀请大连教育学院高中教育研训中心领导、专家来校进行沉浸式指导,邀请大连经贸高中教学名师来校进行分组教学示范引领。在学校内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探、部署分组教学实施方案,在高一高二年级全面铺开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高一高二年级小组合作课堂模式基本成型,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参与其中、展示自我,学习积极性极大提高,学习热度空前高涨,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意识、合作能力、沟通水平、辩证思维等均得到极大生发。各文化科课堂精彩纷呈,涌现出许多深受学生喜爱的先进教师和教学能手。此外,美术特长班的美术欣赏课,绘画作品的色彩美、造型美,书法作品的意境美、线条美,深深的感染并陶冶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体育课上基于排球、篮球、健美操等项目的模块教学,使每一个一中学子都能熟练掌握一项基本体育技能,为未来的生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养成教育、细节管理等方面,学校主推“以细节促素养”的德育理念,将常规教育与“特异质、单亲家庭、留守学生”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导师团队的积极引导作用,以学生成长评价为抓手,以家校联合教育为依托,以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为辅助,着力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素养、社会担当等能力与品质,努力为社会打造德才兼备可持续发展的有用之人。

学校还十分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会操比赛、军训等各类活动塑造学生人格、发展学生优良品质。尤其是学生18岁成人礼、趣味运动会、一二九文体活动等大型活动的开展,在进一步使学生明确自己身上肩负的光荣使命、激发其为自身、为国家奋发有为理想情怀的同时,也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利于其身心健康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于此同时,学校还设立校长信箱,及时了解学生的相关困惑和需求;开展“爱学、爱校、爱师”三爱教育,“节水、节电、节能”三节教育;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等。努力实现以制度建设规范办学行为,以严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以校园建设促进教育发展。学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工文体活动,通过各项文体活动的举办和参与,增强了教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教工的身心健康,陶冶了教工的情操,加深了彼此的情感和友谊,使他们以更加旺盛的精力、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为培养“四有”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秉持传统,继往开来;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着优良传统、辉煌过去的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一中学,一定会在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用人民满意的教育回馈家乡父老,用昂扬磅礴的正能量打造美好明天。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篇七

巍巍龙山,悠悠涟水。这是一方育人的热土,这是一方勤奋的天空。春华秋实,桃李天下。

,涟水中学投资3亿元,倾心建成涟源市教育“重点工程”。办学五年来,学校规模迅猛发展,现有教学班73个,师生4100余人,成为湘中教育一颗璀璨的明珠。

学校占地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划分明晰。图书馆藏书丰富,344台计算机、81间多媒体教室全部接入宽带,满足教学需求。阅览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微机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科学实验室等功能教室一应俱全。

学校彰显教育的人文性,着重塑造和谐统一的校园文化。校门上方"智圆行方、博学日新”的校训,是涟水人打开历史文化之门的金钥匙;不拘一格的文化石,带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教室走廊上的格言警句,成为学生成长的推动力。走进校园,一树一花、一砖一瓦,无不装点着学校环境育人的先进要素,无不渗透着优质教育的品牌特色。

"水击三千,扶摇直上”,在这生机勃发的现代化校园里,学子如搏击长空的雄鹰,放飞着自己的理想。

"要成才,先成人。”涟水中学把爱学生作为出发点,把严管理作为主策略,把育人成才作为主目标,提倡“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才”。在学习和生活上,学校实行人性化管理,无微不至地关爱每一位学生。通过军训、国旗下讲话、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让学生吃得好、睡得好,是民办学校管理的头等大事!学校建设标准化寝室,每间寝室配备空调、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漱间。小学低年级足额配备优秀的生活老师,定期晾晒被褥,每晚供应点心,全程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

我们都在外面上班,没办法照顾小孩,自从把小孩子送到涟水学校以后,孩子们在生活上有很大的提高,吃得好,住得好,睡得也好,在学习上成绩慢慢的有很多的改善和进步,我们把小孩放这里,非常的放心!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长期在全国各地选聘名优教师,每年从高等师范院校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来校任教,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严谨博实”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有特级教师2人,研究生学历19人,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37人。

学校教师注重因材施教,切合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风格。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全市各项教学竞赛中,我校多名教师获得一等奖!

学校成立书法、器乐、美术、舞蹈、体育、信息技术等20多个学生社团,经常开展朗诵、征文、合唱、乒乓球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特长。在湖南省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娄底市中学生象棋比赛、“三独”比赛、诗文朗诵比赛中,我校多人次荣获一等奖......

五年以来,学校为建档立卡等家庭贫困学生发放国家扶贫助学金,100余万元;为400多名获奖学生发放奖学金200多万元。奖助学金制度正成为推动涟水学子努力学习的助推器。

好老师成就好学校,好学校成就好学生!小学部以“文化润校、特色荣校”,打造国学经典特色教育,其教研成果获得娄底市优秀奖,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产生重要影响。

初中部中考成绩喜人。、连续两年评估获得涟源市第二名。

高中部教学质量优良。、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合格率分别居涟源市第一名、第二名。

高考,我校135人参考,一本上线36人,本科上线117人,本科上线率高于全省40多个百分点。高考,我校535人参考,207人上本科线,本科上线率居涟源市第二名。优秀学子张玮、肖垚先后录入空军航空大学飞行专业,卢盛宇以超一本线82分的成绩录入北京师范大学,吴方圆以635分录入中南大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校先后荣获市创建城市文明与整建工作先进单位、养成教育示范学校、党支部五化建设示范点、民办学校办学评估优秀单位、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优秀等次、安全文明示范食堂、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涟水中学永远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团结务实的涟水人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今天的辉煌。学校党政一班人将带领全体师生承前启后,长风破浪,奔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篇八

巍巍贺兰山,幽幽星海湖。依山傍水的石嘴山正创造着奇迹,铸就着典范。站在这座西部小城,把厚重的历史沉淀在心里,把渴望的目光投向世界和未来。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初中教育的迫切需求,破解初中大班额难题,市教体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认真研究、科学论证,石嘴山市第五中学在这片沃土上应运而生,诞生在饱含希望与期待的晨曦中。

新建的石嘴山市第五中学,位于大武口区朝阳西街,占地面积43157平方米,建筑面积19771平方米,学校设计规模34个教学班,1700名在校生。为把五中打造成为品牌初级中学,市教体局在全市范围内通过公开竞聘、选拔组建了学校领导班子;在全市教育系统精心挑选了10名自治区、市级骨干教师,26名优秀教师。

走进五中,你会深切地感受到这里浓郁的育人氛围,嗅到她扑鼻的书香,领略到她充满朝气的勃勃生机,体验到她的包容与和谐。

建校以来,学校党支部和领导班子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让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认真分析研究学校现状,他们逐渐开阔了视野,明晰了学校的管理思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强化特色,积极发展。在此理念指导下,班子成员精诚团结、开拓进取、务实奉献,狠抓过程管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使学校管理工作更加民主、科学、高效。

一个好校长,带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杜素芳以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办好市民满意学校为己任,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力求创新。

校长面对电视镜头讲话。

我校的核心价值理念:用教师的智慧和学校文化的力量,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关爱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一个孩子,为全体师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

办学目标: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社会满意;

办学宗旨:培养健康、快乐、智慧、有责任感的幸福的中学生。即学生的体格健康,人格健全,智力聪慧,责任感强。具有追求成功的心态,富有志趣的爱好,自主负责的习惯,文明高雅的气质。

五中人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兴衰成败。为此学校非常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在全校教师中精心选拔了12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学校以建设教育智慧的“学习型团队”为目标,建立规范的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通过聘请专家讲座,选送教师到上海、青岛及江苏洋思参加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以“健康快乐智慧责任”为核心具有现代意识的教师队伍。(注:字幕打出几位优秀班主任简历及荣誉)。

特色就是品牌,五中着力打造英语品牌特色课程,与宁夏理工学院签订了英语教学实习基地长期合作协议,聘请外籍教师开设英语口语课,指导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并举办首届英语口语节,通过外籍教师与师生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

注:外教上课镜头,英语口语节镜头,教学实习基地牌子,学校积极探索设置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可选择,分层次,能满足多样化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开设了阅读、音乐欣赏、象棋、刺绣、微机、足球、排球等校本课程,并相继开发了《诗苑撷英》、《军训特刊》等校本教材。(附各类课程的课堂图片,校本课程读本图片)。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质量是教学的生命。五中特别注重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在进行研讨时坚持“集中讨论——资源共享——个人微调”的原则,做到了既充分发挥教师的合作劳动精神又尊重教师个性特点,既融合教师个人的智慧,又突显集体协作的力量,确保每一堂课教育教学质量的达成。

分教师成为市级以上教学能手”的培养目标,学校开展了“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老师作指导,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从备课,研究教材、教法、课堂教学,课下辅导等多方面进行指导点拨,引领他们快速成长。

附:诊断评课图片,名师讲座、图片,青蓝工程图片,名师工作室。

(邱秦晓等名师录像镜头)。

“礼仪廉耻,国之四维。”为保证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和社会实践活动,如:缅怀英烈、军训、国旗献礼、主题班队会、星级班级评比、首届读书节等活动,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推行“一班一品”的特色班级建设,进行“书香班级”评比活动,提升班级文化品位。学校倡导: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点,比进步。不放弃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温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配各项活动相关图片资料,配书香班级,班主任经验图片)。

校园艺术节是学生精神文化的大餐、是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借校园艺术节的平台,让高雅艺术播洒校园,滋润学生的心田,在六一来临之际,学校举办了“市五中首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通过开展红歌演唱、才艺展示、演讲比赛、体育活动、书法绘画、手工制作、手抄报、电脑小报等富有创意的活动,展示了学生的才艺,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为落实“我运动、我快乐,我参与、我健康”的师生运动理念,学校相继开展了系列“阳光体育”活动如:第一届秋季运动会、精彩大课间、校园足球、排球、会操比赛等活动,全员参与,丰富了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锻炼了大家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附:运动会,大课间,足球,排球、教师等图片。

学校坚持以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有机统一,力求实现和谐教育这一最高理想。加强师德师风教育,重视人文管理,通过给每一位教师过生日送蛋糕、快乐月末等活动,让教职工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增强了归属感,使学校更有凝聚力。

学校还十分重视安全管理及教育,每逢大课间及放学,楼梯间、校门口安排专人值班,既防止踩踏事件发生,又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召开主题班队会,加强安全教育,同时还开展了“交通法规知识”“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等讲座,组织了“防震减灾”“防空自救”等演练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附相关活动图片。

“给我一个孩子,还你一个人才!”这是全体五中人对家长的坚定承诺。“加入我们的行列,成就你的梦想”是全体五中人向学子们保证的铿锵誓言。一年来的办学实践已经证明,五中已赢得了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青睐和信任。五中全体师生一定会不负众望,同心同德,为建设在全市具有较高知名度、较大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的市级初中窗口学校努力拼搏,不断进取!

教育事业是永恒的,对新五中来说,一切才刚刚起步,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新的时期,面临新的挑战,学校将抓住机遇,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个永恒的主题,遵循“健康,快乐,智慧,责任”的办学理念,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制定更新更高的奋斗目标,不断开拓,争创辉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团结务实的五中人一定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向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篇九

泸县一中占地近200亩,被誉为“花园式”的学校,校园绿化面积达82%,校园内建筑规划和谐,疏朗有致,亭阁相望,假山飞泉、曲径通幽,山青林茂,蓊郁葱葱、古木参天、鸟语花香。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有野生植物20余种,银杏、桂花、香樟等南国乔木更是形胜一方。荣获“四川省园林式单位”“四川省绿化示范学校”“四川省人居生态活动园”“四川省校园文化特色学校”等称号。崛起文化雕,诗词游廊、毓秀亭、文化石、校赋碑、静思园、泸南广场等人文景观让学生沐浴浸润于泸南春风,耳濡目染于诗礼教化。

塑胶篮球场、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让学生激情释放、青春飞扬。

校园网络、图书馆、媒体教学等教育教学硬件设施建设让学生含英咀华、增智养德。

稷香苑、博华楼、树惠楼、滋兰苑让学生感受温情关怀之暖意,体味团结友善之爱心。

师德高追求、师能高品位的教师群体,用爱心和责任将育人之路点缀得香花弥漫。泸县一中有教职工学校现有教职工354人,其中专任教师334人。中、高级教师220余人,有省市县级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26人,先后有15人次获省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一二等奖,50人获市青年教师优质课一二等奖。近五年荣获市县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48人。近年来学校教师中有112人次参加省市县竞赛,112名教师获得省市县级优质课竞赛奖项,34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在省市县级刊物发表专业文章56篇。学校被评为泸县心智教育特色项目学校。

一代代一中人秉承“崇德、砺志、勉力、笃行”的校训,发扬“团结、勤奋、务实、创新”的传统,坚守“以范以教,作育谋国”的办学理念,为国育才,为时养器,文脉相续,与国同兴。学校先后确定为“全国优质品牌学校”“全国特色育人成功单位”“中国西部名校”“川南十大名校”“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文明单位”。

,泸县一中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学校新班子提出了“1334”发展思路,即,一个核心:内振信心,外树形象打造团队;三大目标:党建目标、教学目标、安全目标;三大行动:大人文、大课堂和大德育,提高队伍四个力:执行力、精细力、沟通力和责任力。其中三大行动是实现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大人文。是指学校为全校师生员工做好服务,协调好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师师关系和生生关系等,提高一中人的幸福指数。

——大课堂。是指强化常规管理、教研氛围、试题命制,积极稳妥推进新课改。

——大德育。是指强化自主管理,重视家校共育,做大教育的格局。强调教育要有“家国情怀”,教育要有“世界眼光”,教育要有“未来意识”,培养大气大成、知恩感恩、有血有肉的一中人。

学校秉承“以范以教,作育谋国”的办学理念正在续写着自立自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教育故事。

科学规范课堂。学校提出课堂就是国家安全、民族希望,要敬畏课堂!将常规做到极致,向精细要质量,决胜课堂。认真检查教学六“认真”,科学规范课堂。

培养良好习惯。先复习后作业、独立完成、及时纠错、错题重做、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变训融通;严格落实: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补的评价机制;提倡教师书面鼓励、个别面批等。

精细教研内容。学校精研各大名校教研活动,博采众长。强调规范常规教研,精细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四必须:形成共案、资料删减、统一进度、讨论试题。集体备课四保障:课时保障、在线公开、专人检查、推门督查。

落实教学研究六个“一”:一生一研,一班一研,一课一研,一题一研,一组一研,一级一研。强调一生一研六个“三”:三有:有目标、有措施、有时限;三重:重细节、重过程、重积累;三改:面批面改、详批详改、快批快改;三会:及时指导、按需辅导、个性作业;三度:高度、厚度、精度;三力:学习力、合作力、抗挫力。

科学落实备考。做到全国考卷六个“研”即研究课程标准,研究考试大纲,研究考试说明,研究高考真题,研究试题评价,研究教材。保证高三备考六字“诀”:基:夯实基础,慢:慢耕细作,题:精选习题,考:提高效能,精:精讲精评,分:分层执行。

在强化试题命制上,严把“三关”即:命题关、审题关、做题关。制订《试题命制基本要求》:对试题来源、试题难度(包括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最高分均要作要求)、试题规范。把握试题命制精选原则:夯基与拔高结合、必做与选做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定时与不定时结合。

七十四年风雨兼程,七十四载桃李芬芳。植根于泸南厚重的文化热土,扬帆于时代发展的伟大航程。今日的泸县一中,正以七十四年的丰碑作为新征程的起点,以“1334”发展思路为指引,自强不息,砥柱中流,奋力书写“中国梦、一中魂”的华美篇章。

为高校输送了近30000名合格人才,先后有4人考入清华,北大,10人获高考市县状元。10人被国外著名大学录取。与高考成绩相映生辉的是,泸县一中的学子们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累计有588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千人以上获得省级学科竞赛奖。仅最近的五年中,就有84名学生获得学科竞赛全国一等奖,232名学生获得全国二、三等奖;73名同学获得省级一等奖,265名学生获得省级二、三等奖。并成功创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

让班子成为教职工满意的班子,让教师成为学生满意的教师,让学生成为家长满意的学生,让学校成为人民满意的名校!这是泸县一中人的誓言,更是他们的行动!

豪情满怀的泸县一中人正以自己的聪明才智编织着色彩斑斓的明天,期待着新的跨越。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梦想,在这里放飞,事业,从这里起航,这里承载着川南人民的希望。天正好,风正劲、意正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一滴汗水,都可化为滋养幼苗最美的琼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团结、务实、奋进的泸县一中一定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再创辉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