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吸烟者用漱口水可能会致癌

吸烟者用漱口水可能会致癌

时间:2021-05-29 04:17:40

相关推荐

吸烟者用漱口水可能会致癌

吸烟者患肾癌风险明显增高记者了解到,在国内相关调查中发现,如今肾癌的发病率增长极为快速,邹青也告诉记者,就在前不久召开的长三角地区相关论坛上,医学专家们也提到了肾癌日益高发的问题,事实上从开

1吸烟者患肾癌风险明显增高

吸烟者患肾癌风险明显增高

记者了解到,在国内相关调查中发现,如今肾癌的发病率增长极为快速,邹青也告诉记者,就在前不久召开的长三角地区相关论坛上,医学专家们也提到了肾癌日益高发的问题,事实上从开始,肾癌已居我国男性肿瘤发病率第10位。

“肾癌的发病原因并不是完全清楚,目前比较明确的是可能和吸烟、饮酒有关,长期吸烟者患肾癌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两倍;诸如苯比芘这样的致癌物质也会增加肾癌的发生风险,而后者多见于烧烤类食物之中。”邹青说,许多医学研究人员都发现,肾癌在经济发达地区更为多见,这可能与这些地区的人更容易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之中有关。

然而,由于肾癌曾经相对“冷门”,一般人群对肾癌还知之甚少。邹青说,其实肾癌有许多不同于其他肿瘤的独特性。“肾癌其实很特别,它的肿瘤外面有一层包膜,这个包膜起到一个相对‘隔离’的作用,减少了肿瘤向外转移的风险,所以只要这个包膜没有被突破,即便肿瘤体积不算小,手术治疗预后仍然非常理想。事实上,它可能是现在早期治疗效果最理想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治疗的患者中有94%5-内不会出现复发和转移。”

邹青说,“其实肾癌本身不难发现,一个普通的B超就可以发现,我们接触的绝大多数患者也是在常规体检B超中发现肾脏有肿块。此时立刻接受治疗,只要肿瘤并未突破包膜,患者预后都不错。”但是,一旦肿瘤突破包膜发生转移,传统的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对肾癌效果都比较有限,此时患者就可能面对更大的威胁,因此,说肾癌患者是“和时间赛跑”并不夸张。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许多晚期肿瘤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已经不再适合他们,但对于肾癌治疗来说,晚期肾癌患者依然可能从手术中获益。

2吸烟者短命 卫生部首发吸烟危害健康报

5月30日,在第二十五个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卫生部首次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吸烟危害健康的权威报告。

对于吸烟的危害等,这个报告有哪些权威的事实和分析?《报告》对广大吸烟人群提出哪些警示?请看记者报道。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北京医院副院长王辰指出,吸烟危害健康是不争的医学结论。进入21世纪,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新的科学证据仍不断地被揭示出来。

将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科学证据展示给大家,让事实“触目”,结论“惊心”,进而产生积极的控烟行动,是撰写与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的目的。

我国吸烟人群逾3亿,公众对吸烟危害认识严重不足

根据《报告》,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吸烟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尤为严重。

调查表明,我国吸烟人群逾3亿,另有约7.4亿不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的危害;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所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如对吸烟流行状况不加以控制,至2050年每年死亡人数将突破300万,成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堪承受之重。

《报告》认为,我国公众对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危害的认识严重不足:

3/4以上的人群不能全面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2/3以上的人群不了解二手烟暴露的危害;大部分公众对“低焦油不等于低危害”的观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且受教育程度高者有此错误认识的比例也很高,反映出公众普遍对这一问题存在严重认识误区。

烟草烟雾中含有69种致癌物

《报告》指出,烟草烟雾中含有69种已知的致癌物,这些致癌物会引发机体内关键基因突变,正常生长控制机制失调,最终导致细胞癌变和恶性肿瘤的发生。

比如,吸烟可以导致肺癌、口腔和鼻咽部恶性肿瘤等疾病;吸烟还可以导致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和急性白血病;对呼吸道免疫功能、肺部结构和肺功能均会产生不良影响,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使动脉血管腔变窄,动脉血流受阻,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可以导致Ⅱ型糖尿病,并且可以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烟草烟雾中含有多种可以影响人体生殖及发育功能的有害物质……

二手烟暴露没有“安全水平”

《报告》还认为,二手烟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及致癌物,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之中同样会增加多种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

比如,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肺癌、烟味反感、鼻部刺激症状和冠心病;导致乳腺癌、鼻窦癌、成人呼吸道症状、肺功能下降、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卒中和动脉粥样硬化;对孕妇及儿童健康的危害尤为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二手烟暴露没有所谓安全水平,即使短时间暴露于二手烟之中也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在室内环境中,无论是加装排风扇、空调还是其他装置,都无法避免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唯一能够有效地避免非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的方法,就是在室内环境中完全禁烟。

“新型卷烟”并未降低疾病风险

《报告》认为,不存在无害的烟草制品,只要吸烟即有害健康。有充分证据说明,相比吸普通卷烟,吸“低焦油卷烟”并不会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中草药卷烟”与普通卷烟一样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大量证据表明,“新型卷烟”并未降低吸烟者的疾病风险。烟草业设计和推出“低焦油”、“低危害”卷烟,并加入中草药等添加物的目的在于提高卷烟的吸引力,从而诱导吸烟或削弱吸烟者戒烟的意愿:

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可能因认为吸“新型卷烟”的健康风险降低而继续吸烟;已戒烟的吸烟者可能因认为吸“新型卷烟”的健康风险降低而重新开始吸烟;不吸烟者,尤其是青少年,可能因认为“新型卷烟”安全无害而开始吸烟。

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

对于吸烟对平均寿命的影响,《报告》指出,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寿命约减少,60、50、40或30岁时戒烟可分别赢得约3、6、9或的预期寿命。戒烟后所增加的寿命年数为“健康的生命年数”,与持续吸烟者相比,戒烟者更少伴有疾病和残疾。

因此,戒比不戒好,早戒比晚戒好。戒烟越早,健康获益越大,寿命延长越多。无论何时戒烟,均可获得更长的预期寿命。

《报告》还认为,在尝试吸烟的人中约有1/3可发展为每日吸烟者。虽然不是所有吸烟者都会产生烟草依赖,但吸烟者一旦发展为烟草依赖者则很难戒除,而长期吸烟会带来巨大的健康危害。

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称为烟草依赖,常表现为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两个方面。

躯体依赖表现为,在停止吸烟或减少吸烟量后,吸烟者会产生一系列不易忍受的戒断症状,包括对吸烟的渴求、焦虑、抑郁、不安、唾液腺分泌增加、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障碍等,部分戒烟者还会出现体重增加。精神依赖又称心理依赖,俗称“心瘾”,表现为主观上强烈渴求吸烟。

许多吸烟者知道吸烟的危害,并有意愿戒烟,但因烟草依赖而不能控制吸烟行为。对于没有成瘾或者烟草依赖程度较低的吸烟者可以凭毅力自行戒烟。对于烟草依赖程度较高者,则需要使用戒烟药物进行治疗。

100多位专家完成权威控烟报告(新闻背景)

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二十五个世界无烟日。今年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业干扰控烟”,口号是“生命与烟草的对抗”。

卫生部首次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吸烟危害健康的权威报告。《报告》充分采集了国内外科学研究证据,系统阐述了吸烟及二手烟对健康的危害,科学分析了烟草依赖的原因,介绍了戒烟策略与措施。《报告》由国内外著名医学专家100多人合作撰写和审议完成,内容涉及烟草及吸烟行为、烟草依赖、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的流行情况、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二手烟暴露对健康的危害等。

3高危吸烟者应每年接受CT肺癌筛查

旧金山(EGMN)—— 根据5月20日在线发表在《JAMA》杂志上的一篇系统综述,年龄55~74、有≥30包-年吸烟史者,即使已在内戒烟,也应每年接受小剂量CT肺癌筛查。

这篇综述构成了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新肺癌筛查临床实践指南的基础。这两部指南的建议在很大程度上基于纳入53,454例患者的随机NLST(全国肺癌筛查试验),该试验显示在每1,000例高危吸烟者中,3轮年度CT筛查可在7年内挽救约3人的生命,这一结果至少与老年女性接受乳腺X线筛查的绝对收益具有可比性(N. Engl. J. Med. ;365:395-409)。

应当在为患者提供筛查选择之前告知其风险(包括误诊和不必要手术)和潜在益处。共同作者、南加州Kaiser 医疗集团健康服务研究部副主任Michael K. Gould博士指出:“人们应该知道,每20个阳性结果里就有19个是假阳性。筛查阳性并不等于诊断肺癌。”而且根据指南,CT筛查不适用于非高危的既往吸烟者和目前吸烟者,也不可用于因有严重合并症而预期寿命较短或不能接受治疗的患者(JAMA May 20[])。

主要作者、纪念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的Peter Bach博士指出,对于这些患者,筛查的风险和收益“难分伯仲”。

经过广泛的文献回顾,研究者在最终分析中纳入了8项随机试验和13项队列研究。虽然他们坚信筛查对高危患者有益——主要基于NLST,以及一些较小的试验——但也对筛查潜在危害的数据缺乏不无担心,因此仅建议对高危患者进行筛查。总体而言,由于缺乏进一步研究,两部指南的建议根据GRADE系统均被定性为“弱”。

高危患者接受筛查对戒烟、生活质量和成本效益比的影响确实很不明确,“我们完全不确定筛查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另外同样不清楚的是,在标准较松的非大学附属医院开展肺癌筛查会是怎样的情况。在大学附属医院中,患者对筛查的依从性为90%,不良事件罕见,而且可提供后续的诊断和干预。为了减弱这一问题的影响,指南建议在相似的多学科综合诊疗中心开展筛查。

作者还呼吁建立筛查登记,“记录每例患者的经历以帮助帮助我们建立一个类似乳腺线筛查的质量评估系统,从而使筛查收益最大化、损害最小化”。

由于还存在很多未知数,编辑Howard Bauchner博士称《JAMA》杂志内部有大量争论。 “我们反复讨论筛查是否弊大于利的问题。最后,杂志选择发表这篇综述,因为美国每年有160,000人死于肺癌,而过去间几乎没有取得进展。这是我们第一次有希望改变这些数据。”

4研究称长期吸烟者会合并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增高

很多人都知道,不加节制地大吃大喝,尤其是大鱼大肉会导致糖尿病,因而把糖尿病与饮食联系起来。然而,有一些人并没有大吃大喝,而且饮食上也格外注意,却也患了糖尿病。这又是为什么呢?糖尿病发病除了内因,如“节俭基因”和其他已发现的40多个相关的基因外,还与各种环境因素(外因)有关系,如吸烟。

与糖尿病呈正相关

吸烟不是吃喝,但同样是生活方式。一般人认为,吸烟即使不好,也只是与肺病和肺癌相关而已,不可能涉及富贵病。其实,吸烟与糖尿病正相关的关系早就被研究所证明。

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里姆(E B Rimm)从1976年起对美国11个州的114247名女性护士进行前瞻性研究。经过的随访观察,发现每日吸烟数与糖尿病发生之间存在剂量对应关系,每日吸烟25支,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RR)为1.42。吸烟越多,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越大。因此,女性吸烟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日本独协医科大学的西连地利己(Toshimi Sairenchi)等人从1993年开始对39201名男性和88012名女性进行调查,截止,发现吸烟是这些年龄在40-79岁人群2型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过,新的研究提供了吸烟增加糖尿病发病几率的更为有力的证据。美国布来根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张露霞(Luxia Zhang)等人在美国4月的《糖尿病护理》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证明,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都与糖尿病的危险呈正相关关系。研究人员从1982年开始对100526名女性护士进行一项前瞻性研究,受试者1982年都没有糖尿病,随访这些参与者24年,结果发现有5392人患上2型糖尿病。

患者与其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很大关系。所有既往吸烟者的2型糖尿病发病危险升高28%。但是,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糖尿病发病危险逐渐降低,但即使20-29年后,患病风险仍然存在,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为1.15。与无被动吸烟的非吸烟者相比,偶然被动吸烟者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为1.10,经常被动吸烟者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为1.16。这说明,不吸烟者一旦被动吸烟,其患糖尿病的危险升高。

此外,这一研究也表明,当前吸烟者的2型糖尿病危险最高,并与吸烟量相关。与既非被动吸烟又非吸烟者相比,每日吸烟1-14支者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为1.39,而每日吸烟25支者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升至1.98。

在中国,研究人员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吸烟率为24.5%,其中以年轻人、受教育程度低及收入水平低的人群中吸烟者居多。这表明,中国人糖尿病与烟草相关关系与国外相似。

导致胰岛素抵抗等

吸烟诱发和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原理比较复杂,研究人员一直在探讨,目前还并不完全明了。但是,一些研究和推论可以解释部分原因。其主要原理也在于糖尿病发病的本质——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减弱,因为吸烟可导致这两种情况出现,从而诱发糖尿病。

首先,是长期吸烟可使细胞内葡萄糖代谢的氧化与非氧化通路均显著减弱,脂肪组织氧化增多,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从而发生中心脂肪堆积形成腹型肥胖,由此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诱发糖尿病。

其次,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儿茶酚胺和其他升糖激素释放增多。儿茶酚胺是胰岛素作用的强力拮抗剂,它可通过损伤胰岛素的信号传导通路和内在活性,使葡萄糖转运蛋白合成减少,从而使胰岛素作用减弱。

第三,长期吸烟者会合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增高,而肿瘤坏死因子α可下调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抑制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转运,使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减少,导致血糖升高,诱发糖尿病。另外,肿瘤坏死因子α也能促进脂肪细胞的分解及游离脂肪酸的释放,间接诱导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第四,吸烟还可升高血液循环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使血管内膜受损,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使得供应骨骼肌的血液减少,由此让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减少,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

5吸烟者用漱口水可能会致癌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漱口水,是想保持口气清新,保护牙齿。但恐怕你想不到的是,漱口水用不好,却会导致完全相反的效果——口臭和毁牙。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纽卡斯尔大学牙科教授西摩表示,许多漱口水中都含有酒精,有些含量高达25%。这主要是为了让漱口水中的薄荷醇、桉油精等成分发挥作用,并渗透和分解牙菌斑,但同时,酒精还会导致口腔干燥,破坏保持口腔湿润的黏液保护层,导致口气不佳,并引发刺痛感。一些漱口水还会导致牙齿变黄。

此外,澳大利亚牙科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漱口水中的酒精会使尼古丁等致癌物,更容易渗透口腔的保护层,使癌症风险升高。

西摩教授建议,使用何种漱口水要听取医生的建议,例如医生可能会建议齿龈炎患者使用高氟漱口水。如果没有任何牙病,可以使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另外要注意的是,漱口水中含有的去除牙菌斑成分,在10天内就可以发挥作用,不推荐长期使用。

此外,使用漱口水时应该注意,不管是治疗类还是保健类漱口水,都不宜像牙膏一样每天使用,特别是治疗类漱口水使用时更要谨慎;刷牙后不要立即使用洗必泰漱口水,因为牙膏中的表面活性剂会抑制漱口水的抗菌作用。此外,用过漱口水后,不应再用清水漱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