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必看盘点赶走女性私密处12种暗疾的方法

必看盘点赶走女性私密处12种暗疾的方法

时间:2021-07-13 13:56:02

相关推荐

必看盘点赶走女性私密处12种暗疾的方法

乳腺癌和宫颈癌是女性的两大健康“杀手”,女性癌症专家指出,预防女性癌症坚持定期检查是关键,但定期检查不应流于形式,其中也有很多学问。乳腺病专家王国涛博士指出,中国每年乳腺癌呈现年轻化趋势,40岁至49

1女性防癌需要坚持定期检查

乳腺癌和宫颈癌是女性的两大健康“杀手”,女性癌症专家指出,预防女性癌症坚持定期检查是关键,但定期检查不应流于形式,其中也有很多学问。

乳腺病专家王国涛博士指出,中国每年乳腺癌呈现年轻化趋势,40岁至49岁为发病的高峰期。但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80%左右的乳腺癌患者是可以被治愈的。他建议,女性在每次月经后的2天至3天时可以进行一次自我触摸检查,35岁以下的女性应定期做高频彩超检查,35岁以上的女性则应做钼靶X线检查。对于检查的频率,45岁以上的女性至少要达到一年一次。

宫颈癌近年来也呈高发态势,我国每年有近10万的新发病例,占全世界新发病例的三分之一,属高发国家。据妇科肿瘤专家、北京协和医院教授沈铿介绍,宫颈癌已被证明是由HPV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育龄妇女只要定期做细胞学检查,就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2妇科肿瘤的特点有哪些 常吃黄豆绿茶可防妇科癌症

女性在一生中不可避免多少受到妇科疾病的困扰,尤其是妇科肿瘤方面,对于青春期的女性来说,也要注意一下妇科方面的肿瘤,特别是外阴癌。外阴癌是外阴的恶性肿瘤,并不太少见,约为全身恶性肿瘤的1%,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5%。其中以原发性鳞状上皮癌为主,继发性恶性肿瘤少见。最常发生在大阴唇,其次是小阴唇、阴道前庭及阴蒂等处。首先出现局部结节或肿块,并逐渐增大、坏死、破溃及感染,分泌物增多,伴有瘙痒疼痛感。那么,外阴癌有哪些特性,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呢?

对于像外阴癌这样的生殖器官肿瘤,女性朋友们要特意留意下,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和并发症,多数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在青春期被发现有三个特点:

1、偶然性

或清晨,或洗澡,或体检,偶然自己摸到,或别人发现下腹部有个肿物,而自己却全然没有症状。

2、突然性

通常是肿瘤发生了并发症,突然剧烈腹痛,迫使其就医。

3、严重性

包括良性肿瘤因并发症而使病情恶化,处理棘手;也包括少数恶性肿瘤进展迅速,情况急转直下。

阴道癌属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被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60-65岁。阴道癌的发病原因与疱疹、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艾滋病、化学药物以及辐射等因素有密切的关联:

1、年轻女性如其母亲妊娠期服用雌激素易引发阴道透明细胞癌。

2、早婚、早产及多产的女性是原发性阴道癌的主要群体。

3、部分原发性阴道癌患者的发病与长期使用子宫托及长期粘膜刺激或损伤有关。

4、HPV病毒感染容易引起阴道上皮内瘤,且其病变发展可能会引发浸润癌。

原发性阴道癌呈外生型生长,在阴道内可见菜花状肿物,约有60-66%的患者发病部位是在阴道后壁上1/3处,少数沿阴道粘膜及粘膜下浸润。

常吃黄豆绿茶可防妇科癌症

建议要多吃蔬果,蔬菜和水果中的类胡萝卜素,有预防癌症的作用,哪怕是已被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如能多吃蔬菜和水果,也会延长生存期,减少癌症复发或得第二种肿瘤的风险。

常吃黄豆及其制品,也会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一项针对7.3万名女性的调查显示,经常吃黄豆及其制品的女性比不经常吃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低60%。另外,经常喝绿茶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几率会降低40%。

3女性癌症发病率上升 每三年应做一次乳腺检查

中国肿瘤登记中心日前发布《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年报显示,我国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逐年增高,肿瘤已经成为一种常见恶性疾病。恶性肿瘤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肺癌,中国每年新发的病例高达60万。人一生当中患恶性肿瘤的概率是22%,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居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榜前列。女性患乳腺癌和宫颈癌的概率也明显上升。

肿瘤离我们很近,却并不可怕!”肿瘤不仅可以通过积极的保健,得到有效的预防。在治疗方面,目前生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将在癌症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恶性肿瘤发病率前三位:肺癌、乳腺癌、胃癌

据了解,这次年报统计的仅是的数据,新发肿瘤病例数约为309万例,平均每天确诊8474人,每分钟约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目前,发布两三年前的数据是国际惯例,因为肿瘤登记存在上报延迟的问题。

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前三位是肺癌、乳腺癌、胃癌,死亡率前三位是肺癌、肝癌、胃癌。中国最新癌谱一大变化是女性癌症发病率上升明显,特别是乳腺癌和宫颈癌。

定期体检有助发现早期肺癌

除了众所周知的烟草,尾气、雾霾、工业污染等环境因素也拉近了人们与肺癌的距离。有研究显示,相对于没有PM2.5的环境,在雾霾天患肺癌死亡风险增加50%。按照平均寿命74岁计算,人的一生中患恶性肿瘤概率为22%,因此,大家在40岁以后要重视有关肿瘤的健康体检。对于处于肺癌“危险期”的50岁到70岁的人群,有必要每年做一次胸片检查,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低剂量的螺旋CT扫描,可保证在辐射安全的前提下,将肺癌早期发现率提高20%左右。

成年女子每三年应做一次乳腺检查

统计显示,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每年新发约21万病例。直系亲属患有乳腺癌的人群,自己患有乳腺癌的风险增加30%。中国的乳腺癌“危险期”年龄段要早于西方。大部分研究显示,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乳腺癌的发生风险是45岁以前绝经者的1.22倍。绝经年龄越早,乳腺癌发病风险越低。乳腺癌的致病因素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雌激素的问题。有家族史,月经初潮时间较早、患良性乳腺疾病等乳腺癌高危人群应该远离雌激素类补品,普通人群摄入也不应过度。此外,20岁至40岁的女性需每三年到医院做一次乳腺检查,40岁以上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应每年检查一次。

预防性手术切除,并不是预防乳腺癌的‘杀手锏’,建议基因检测高危的女性,谨慎选择治疗方式。乳腺癌相对其他癌症,生长较慢,早期容易发现,有很大的诊断和治疗空间。

患者可以参加新药临床研究

癌症是可以通过一种有效、廉价的综合治疗方法来控制的慢性疾病,肿瘤治疗必须根据病人不同病情,由拥有较好肿瘤诊治设备、拥有经过肿瘤专业培训医生的肿瘤专科医院或综合性医院肿瘤专科,提供相应的治疗策略。

此外,参加新药临床研究也是一种方法。不少人认为试药就是拿人做实验。有些晚期恶性癌症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新药临床试验不仅给患者提供了免费治疗的机会,也增加了患者可能生存更长时间的机会,新疗法可能比标准疗法更安全或更有效。

4多生育未必能防妇科癌

网上有很多关于“妇科癌”的说法,比如“胸大的女人更容易患乳腺癌”、“乳晕颜色深可能是卵巢癌”,让女神和女汉子们惊慌不已。专家表示,没有证据证明乳房大、乳晕色深与乳腺癌有关。而“多生育多哺乳可防女性的专有癌症”的说法只是部分正确,美眉们要小心辨别,因为生多了反而会加大宫颈癌的风险!

不过,精神长期处于应激紧张状态、经常熬夜加班,是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因此,要想远离乳腺癌等疾病,要学会释放压力。

[email protected]

说法:生育和母乳喂养有利于防癌

辩证:部分正确!孕育二胎最好

孩子越多,患乳腺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的机率越低。而且妇女母乳喂养超过六个月以上,可以降低患乳腺癌几率5%。

专家点评:部分正确。分娩会给子宫颈带来创伤,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增大,加大得宫颈癌的风险。但是也有研究发现,生育可能对卵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这种保护在三次分娩后就达到了最高峰,再多生孩子,也不能降低患卵巢癌的风险。女性一般生育两到三胎孩子最佳。而母乳喂养的确有利于预防乳腺癌。

说法:宫颈糜烂可变成癌

辩证:宫颈糜烂只是一种体征,是否癌变需检查

宫颈糜烂是一种妇科疾病,重度的宫颈糜烂可发展成宫颈癌。

专家点评:宫颈糜烂并非一种疾病名称,而只是一种体征的描述。“糜烂”也并非真正的糜烂,只是柱状上皮外翻呈现的一种宫颈表面形状的改变。慢性宫颈炎、甚至正常的生理变化导致雌激素上升都会导致宫颈出现“糜烂”状况,应该做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

说法:胸小的女性乳腺癌风险低

辩证:是否患乳腺癌与乳房大小关系不大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与乳房小的女性相比,乳房大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危险较前者高出80%。研究人员对此做出的解释是,乳房越大,乳腺细胞也就越多,潜在的细胞变异或恶性化发展的危险性也就越大。

专家点评:是否患乳腺癌与乳房的大小关系不大。乳房的大小,一般与脂肪的基质(纤维组织)量有关,与患乳癌的机率没有关系。

所有乳腺癌细胞的发展都与乳腺导管或小叶有关,这两者的数量所有女性相同,发生癌变的机会都一样。反而是乳房偏小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对乳房的保养、筛查,容易忽略潜藏的早期疾病的信号,失治误治。

说法:消化不良、乳晕颜色变深可能与卵巢癌有关

辩证:部分正确,乳晕颜色与卵巢癌无关

卵巢癌某些较为隐匿的症状往往不被人重视。如恶心、胃部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多数被当成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另外,如果不是吃了一些激素类药物或者富含激素的保健食品,乳晕颜色变深很有可能是恶性程度较高的卵巢癌。

专家点评:早期卵巢癌症状不明显,晚期卵巢癌常见的症状是腹胀以及隐隐的腹痛。有些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有消化不良症状的女性在消化道检查没发现问题的情况下最好做妇科检查。乳晕颜色则与卵巢癌无关,从乳晕颜色的深浅看是否患卵巢癌的方法不科学。

5精液可能能预防妇科癌症

美国研究专家指出,精液在保持女性体内的性激素水平平衡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而可防止至少减少乳腺癌的发病率。

研究专家曾对数百名年龄在35-62岁之间的已婚女性进行了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在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的女性,乳癌的发生率比服用避孕药及采用其他方式避孕的女性高出倍,而那些不经常使用避孕套的女性,由于阴道经常直接与精液接触,体内的性激素水平稳定,癌症的发生率较低。

对此,德国医学家也曾意外发现,男性精液具有青霉素那样杀灭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的作用。同时还发现,每周1-2次和谐的性生活,可使精液进入女性体内,使她们患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妇科病比例,大大低于性生活较少的女性。

不过,有些专家认为这些新发现还不足以证明预防癌症与接触男性精液之间有必然联系,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