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中医治疗口腔溃疡的新方法

中医治疗口腔溃疡的新方法

时间:2021-01-24 15:39:41

相关推荐

中医治疗口腔溃疡的新方法

多吃维生素食品, 浓茶漱口都有利于口腔溃疡的治疗。

1中医治疗口腔溃疡的新方法

口疮,又叫口腔溃疡,可能与内分泌障碍、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病毒感染、变态反应和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可影响进食、说话和睡眠,常伴有口臭、便秘等症状。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

长了口疮,可选用以下方法治疗: 浓茶漱口茶叶具有收敛作用,而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对口腔溃疡的康复有一定的作用。 庆大霉素疗法用消毒棉签蘸取4万单位2毫升的庆大霉素注射液轻涂口腔溃疡面,数分钟后再涂一次。于三餐后和睡前漱洁口腔后各涂一次,一般2~3日即愈。

小编推荐:治疗口腔溃疡的经典十四招

如果是多发性口腔溃疡或口腔糜烂,可用4万单位2毫升的庆大霉素一支加注射用水稀释成10毫升,含在口内3分钟,吐出,每6小时一次,亦有良效。

维生素E疗法取维生素E糖衣片研成细末,涂敷于溃疡面上,每日4次,3~4天即可愈合。然后每晚睡前服1~2片,持续一个月,以防复发。

维生素B2、维生素C疗法取维生素B2、维生素C各1片,研成粉末后拌匀,置无菌棉球上,放入溃疡面,咬合5~10分钟,使药物直接被吸收,一般3~4次即可痊愈。

食疗取生萝卜数个,鲜藕500克,洗净捣烂绞汁含漱,每天数次,连用4天有效。 中药内服淡竹叶6克、生地黄15克、木通8克、黄连3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4天。

2中医治口腔溃疡案例一则

案 例

李某,女,54岁。3月22日初诊。

患“复发性口腔溃疡”2年余,近2月口疮屡发,旧疮未愈,新疮又起,口内灼痛,无有休止,影响进食。伴见心下痞满,大便不畅,痔痛便血。舌苔白腻中剥,脉沉细。辨六经属厥阴病,辨方证属生姜泻心汤加赤小豆、当归、生石膏、生地炭证。处方:炙甘草12克,黄芩10克,黄连3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干姜10克,赤小豆15克,当归15克,生石膏45克,生地炭12克,生姜15克,大枣4枚。7剂,水煎服。

4月5日二诊:药后口疮即愈,大便如常,痔疾未发,胃脘也无不适。补诉有“慢性咽炎”病史,反复咽干、咽痛,时有干咳,求一处方。诊见苔白微黄,脉细。辨六经属少阳病,辨方证属小柴胡加石膏汤加桔梗、赤小豆、杏仁证。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桔梗10克,炙甘草6克,赤小豆15克,炒杏仁10克,生石膏45克,生姜15克,大枣4枚。7剂,水煎服。

体 会

关于厥阴病

对于厥阴病篇,历来是解读《伤寒论》的难点。有关厥阴病的争议,历代《伤寒论》注家始终没有停止过。多数注家以《内经》解《伤寒论》认为:厥者,尽也,厥阴病是伤寒六经病证的最后一经病。病至厥阴,阳气衰败至极,阴寒郁滞也至极,或可阳气败竭而死,或可阴尽阳生而愈。也有学者认为厥阴属表,非为尽阴。冯世纶传承老师胡希恕学术,独树一帜提出:《伤寒论》六经与《内经》六经完全不同,《伤寒论》六经当从八纲解读,不当从脏腑、经络解读。以八纲解六经,则厥阴属半表半里阴证,既非“最后一经病”,也与厥阴经、肝胆、心包等脏腑经络无关。而判定厥阴病的主提纲即为《伤寒论》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冯世纶在《解读张仲景医学》一书中指出:“寒饮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郁而化热,因呈上虚下寒、上热下寒之证。”

关于生姜泻心汤方证

生姜泻心汤方证见于《伤寒论》太阳篇的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一般认为,本方主治太阳病变证之痞证,也有学者把本方证归属于少阳病。冯世纶通过对厥阴病的反复研究,认为生姜泻心汤方证,是半表半里阴证的上热下寒证,当属厥阴病。

《伤寒论》中,半夏、甘草、生姜三泻心汤同治心下痞证。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甘草泻心汤是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加大缓急安中的炙甘草用量而成,用于治疗半夏泻心汤证中气较虚而急迫者;生姜泻心汤是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减少干姜用量,加用较大量温化寒饮的生姜而成,用于治疗半夏泻心汤证寒饮较重者。基于甘草泻心汤在《金匮要略》中治疗“狐惑”病变,冯世纶传承其老师经验,临证用治口腔溃疡,屡用屡效。冯世纶在《解读张仲景医学》一书中即指出:“实践证明甘草泻心汤对于口腔溃疡确有明显疗效。”“临床还常遇久久不愈的顽固重证,以本方加生石膏,或加生地而多取捷效。”而在本案中,冯世纶明确指出,所用方为生姜泻心汤,较甘草泻心汤侧重于化饮。

对本案辨证论治的梳理

并非所有口疮病变都属厥阴病,但对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之口疮,临证确以厥阴病为多。本案上有口疮灼痛,上热无疑。中有心下痞满,下有大便不畅(非大便闭结),脉又见阴象,下寒中虚已显。上热下寒,虚实并见,既不在表之太阳、少阴,又非里之阳明、太阴,也不是半表半里之少阳,唯属半表半里阴证之厥阴最为恰合。方取生姜泻心汤加生石膏、生地炭,清上温下,补虚泻实。考虑到口疮并见痔血,故合用赤小豆当归散。药进7剂,诸症俱失,反证六经、方证辨识无误。二诊以小柴胡加石膏汤治疗咽部病变,也属冯世纶常用手法,因清窍病变以少阳病为多见。

3中医治口腔溃疡3偏方

口腔溃疡的全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上有其特点,首先是部位在口腔黏膜上,并有四大特点:“红、黄、凹、痛”。患口腔溃疡时溃疡的周围会红肿,但溃疡本身一般是黄色的,形状是凹进的,通常比较疼痛。从中医的角度上讲,口腔属脾胃所主,其表面发生病变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脾胃积热

此型最为多见,约占口腔溃疡患者的70%以上。症见口舌多处糜烂生疮,疮面红肿,灼热疼痛,甚则口臭牙龈肿痛,伴口渴多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泻火,荡涤胃热。方药:山栀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大黄10克,芒硝3克,薄荷8克(后下),黄连10克,竹叶10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

脾胃阳虚

此型较少见,多见于中老年人或体质虚弱的幼儿,症见口舌生疮,溃疡面色白,周围不红,数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温,口干喜热饮,腰背酸痛,尿频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弱。治宜温补脾肾,引火归源。方药:制附片15克(先煎30分钟),肉桂3克,熟地20克,山茱萸12克,山药30克,丹皮10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苍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脾胃虚弱型

多见于女性患者,症见口舌生疮反复发作,疮面色-淡凹陷,伴神疲气短,不思饮食,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补中益气,健脾化湿。方药:炙黄芪30克,红参10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藿香15克,茯苓10克,白术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4中医治口腔溃疡有什么绝招呢

对于口腔溃疡大家都很熟悉,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那种疼痛真的很难受,别说吃饭什么的,就连喝水也会痛。今天我们介绍中医治口腔溃疡的小绝招。

专家介绍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是一个普遍的口腔疾病。一般人都会吃维生素较丰富的食物来对付口腔溃疡。中医治口腔溃疡的小绝招如下。

紫草油:紫草10克,麻油100毫升。将紫草放入麻油中炸至焦枯,待凉后,滤去渣,装瓶备用。先用盐水漱口,然后用棉签蘸紫草油涂于溃疡面,每日2~3次。

蜂蜜:取少量的蜂蜜,加入几滴柠檬油精,慢慢融化于口腔内,每日2~3次,直至炎症消失为止。也可以在晚饭后漱净口腔,用1匙蜂蜜敷在溃疡处,含1~2分钟再咽下,重复2~3次。一般第二天疼痛即减轻,连用几天可以愈合。

蔷薇花蜜:采八九枚带萼的小蔷薇花,捣烂,加一小酒杯蜂蜜调成糊状,涂口疮患处,一般连用3~5次即愈。

吴茱萸末糊:取吴茱萸末3克,用适量醋调成膏状,敷于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

大黄丁香糊:生大黄5克,丁香1。5克。研末,用醋调成糊状,敷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

以上是中医治口腔溃疡的小绝招,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5口腔愈液也能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经常会遇到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周期性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局限性疾病。该病患者的口腔黏膜上可反复地发生浅表性溃疡,并会出现明显的烧灼感和疼痛感。

大多数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还会随着其病程的延长而出现溃疡面增大、病灶数目增多、疼痛加重、发病的间隔期缩短等情况,从而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和说话。

五官科、口腔科及其他医学类书籍中虽对该病的疗法有详细的论述,但若照本宣科地进行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有一天,笔者偶尔在某杂志上读到《口腔愈液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一文。

该文中详细介绍了一种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口腔愈液”及使用该药的心得体会。于是笔者如法炮制了一瓶口腔愈液,并用该药治疗了多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结果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我用口腔愈液治疗的第一位患者是42岁的张女士。她患复发性口腔溃疡已经数年。

多年来她曾到处求医用药,但病情始终没有改善。在使用该药进行治疗后,她口腔溃疡的症状迅速缓解,连续用药一周后就获得了痊愈,至今也没有复发。此后,我又用该药治疗了许多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大多数患者在用药后都获得痊愈。少数患者虽未能痊愈,但病情也都出现了明显的好转。

下面就介绍一下制作口腔愈液的原料、该药的制用法及功效,供选用: 原料:生大黄、青木香各10克,北细辛6克,冰片3克。

制用法:将上述药物一起研成粗末,浸于100毫升75%的酒精(或高粱白酒)中,7天后滤出药汁备用。使用时,先用淡盐水漱口,再用消毒棉签将此药水涂抹于口腔溃疡们创面上,可每天涂药2~4次,连续用药2~5天即可见效。在涂药时,可对溃疡面稍稍用力按压,但应避免将药液涂抹在正常的口腔黏膜上。

功效:在组成此方的药物中,细辛性温、味辛,具有散寒止痛、温肺祛痰的作用。大黄性寒,味苦,具有泻实热、破积滞、行淤血的作用。冰片性微寒,味辛苦,具有通窍、散热、明目、止痛的作用。将诸药合用,可起到行气止痛、清热消肿、保进口腔黏膜溃疡愈合的功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