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造就中华无数精美文物的行业:古代官营手工业

造就中华无数精美文物的行业:古代官营手工业

时间:2022-06-18 08:23:35

相关推荐

造就中华无数精美文物的行业:古代官营手工业

引言

中国手工行业已经有了近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手工业主要分为三种形态: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与家庭手工业。当下我们在各地博物馆中所观赏到的许多精美文物,大多是出自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行业的能工巧匠们之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中,官营性质的手工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了主要地位。从夏商周时期开始,手工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此时尚未出现民间手工业与家庭手工业,而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两者才开始出现,得到初步发展。官营手工业能够借助政府权利,广泛征集社会上的能工巧匠进行统一生产,并且对整个行业进行垄断管理,因而官营手工业有着劳动力素质高,生产时间以及生产环境稳定与不用考虑成本问题等优势,从而,官营手工业在古代长时间内,在手工业三种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打造了许多极具审美价值的精美工艺品,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民间的手工行业得到了充分进步,最终在明朝,成为手工业主导力量。官营手工业则不断走向衰落,而透过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兴衰史,以及其地位变化,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古代社会所出现的一些转型与变化。

一、政府对社会劳动力管理变化出现了宽松化趋势。

在官营手工业的早中期发展阶段,政府对于召集过来的工匠们实行比较严格的管理制度,例如在唐代时,从事官营手工业相关工作的人被称为匠户,并且在此时,政府实行了在手工作坊内服徭役的制度,因此在官营手工行业中人员流动性较差。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唐朝对于工匠生产水平也有很严格的要求,《唐律疏议》中写道:“……,工有不当,必行其罪。”到了元代,政府对于工匠们的控制力度愈发加强,元代统治者们采用了“匠籍制”,顾名思义,所召集的工匠们会被编入专门的户籍,更加关键的是,一旦工匠们被编入户籍,这一辈子就不可能再有转业的机会,并且,工匠工作由世代相传。

而在元代之后,政府对于工匠们的控制管理便出现了放宽态势,在明朝中期,政府将以往的匠户制度改为了轮班形式,也就是说,工匠们在完成了分班分配的工作任务之后便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他们可以将自己制作出来的手工品放到市场中出售,在此基础上政府还用交钱代替劳役的“班匠银”制度代替了原先的工坊劳役制度。到了清朝初年,政府彻底废除了实行近百年的“匠籍制”,工匠们从此获得了自由人身份。由历代政府对于工匠所实行的管理制度,我们可以看出其呈现出了逐渐放宽的特点。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我们可以知道,古代商业的发展,使得社会人员流动速度的加快,从而促使政府实行更加宽松的管理政策。

二、社会经济模式已经出现了转型发展。

明朝所实行的轮班轮作制度让工匠有了自主支配时间参与市场活动,并且,结合当时所采用的缴纳钱财代替徭役政策,我们可以看出在明代商品经济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人民所拥有财富增加,为了增加税收,政府便自然地会采用以钱代役政策。同样,轮班轮作制放宽了对工匠的管理,对整个行业所生产的产品质量难免会产生影响。既然政府会采用这种制度,说明权贵们的手工品需求能够与整个社会的手工行业对接,而非存在供需矛盾。这说明生产行业中科技水平上升,从而带动了制作工艺水平提高。

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官营手工行业的变化,与在明朝后期,经济社会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即雇佣关系出现有很大关系,因为雇佣关系有效地提高了工匠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与此相对,不能进入商品贸易的工匠生产积极性较低,对产品质量也产生了影响。其衰弱过程与民间手工业的进步是相随相伴的。

结语

根据唯物史学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透过官营手工业的兴衰,以及其中各项制度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经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社会人员流动速度加快,民间财富增加,生产与科技逐步结合,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等一系列变化。

参考文献:

《唐律疏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