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浅谈《论语·学而篇》:作为学生要重视品德修养 再开始学习知识

浅谈《论语·学而篇》:作为学生要重视品德修养 再开始学习知识

时间:2021-08-31 12:05:29

相关推荐

浅谈《论语·学而篇》:作为学生要重视品德修养 再开始学习知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年轻的学生在家就要孝顺父母,离开家便要尊敬兄长;言行当谨慎、信实;对人当有博爱之心,而亲近有贤德的人。这样亲身实践后,还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心。”

此篇讲的是孔子对于学习这件事情的思考。他认为,作为学生应该重视品德修养,并在此基础上才开始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换而言之,学习应该是对各个方面品德高尚之人的一种补充,是让这一部分人变得更加有利用于国家和社会而进行的一种思想和认识上的提高。

如果只是单纯地追求书本上的知识,只是为了掌握某一方面的技能而进行学习的话,反倒会因此而掩盖了原本便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所以孔子便在学习之前加了诸多的限制条件。

“入则孝”,是指在家里的时候要讲究孝道,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尊重家中的长辈,尽到一个做晚辈应尽的责任,实现自己应尽的礼数。孔子把“孝”放在第一位,彰显了对家庭人伦的重视,其用意不言而喻。

“出则弟”,是指出门在外的时候要尽到弟职,作为弟弟时要敬爱兄长,作为兄长时要爱护弟弟,并维护好与朋友的关系。孔子把“弟”摆在“孝”之后,两者合在一起,便是孔子所推从的“孝悌”之道,这也是贯穿了中华几千年文化的一条行为准则。

“谨而信”,是指对待他人和事物的时候,既要谨言慎行,又要诚实守信。要以“谨信”之心督促、勉励自己,并把它作为一种信念和态度牢记于心中。

“泛爱众”,此处可有两种理解:一是“爱”要泛,要用博爱之心来对待他人,看待万事万物;二是“众”要泛,要对世人一视同仁,用自己的爱心去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两种解释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其中的意思却是小异而大同,都体现了孔子的仁爱之心。

“而亲仁”,所谓仁者,指的是品德高尚、品行高洁之人。在外结交朋友的时候,首先要看重的便是对方的人品德行,只有与胸襟开阔、心怀坦荡之人相交,才能让自己受到正面的、积极的影响,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品德。

孔子认为,只有做到了“入孝、出悌、谨信、泛众、亲仁”这五点,培养了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之后,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去考虑学习的事情。

当然,孔子把“德”排在“识”的前面,并非表明他只看重一个人的德行品行,而不重视学习的作用。相反,如果深入地理解孔子此篇之言,便能感受到他对学习的态度其实很慎重,认为品德高尚的人去学习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如果品行不端之人有了文化知识,反倒会把问题给掩盖住,让其他人看不出来、发现不了。

这表明,孔子对待学习的态度是把道德品行摆在首位,更加注重一个人的德行修养,在此基础上才会通过学习去提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