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因为地理位置和一个典故 楼兰古国被冤枉千年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因为地理位置和一个典故 楼兰古国被冤枉千年

时间:2023-09-23 15:04:45

相关推荐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因为地理位置和一个典故 楼兰古国被冤枉千年

不破楼兰终不还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在的位置太过重要,谁得到了都能在西域争夺中占得先机!俗话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楼兰本是西域36国之中不起眼的一个小国,只因为地处入西域必经之路,成为了匈奴与汉朝的争夺对象。楼兰本身又不具备自保能力,于是楼兰就墙头草,随风倒,不断反复背叛、投降。征服楼兰是中原地区政权进入西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一步,因此征服楼兰成为了无数建功立业将士的头等愿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楼兰古国还蕴藏着一个古代诗人都喜欢用的典故故事,一个典故表达了文人的文人志士的建功理想与终极愿望!因此渐渐的大家都用斩楼兰代指杀敌报国了!至于是什么典故就跟我说一起来看看吧!

西出阳关第一站,丝绸之路繁华起来的小国

楼兰古国,本来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中不起眼的一个小国。国土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国土面积在西域诸国之中不算大,知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连阳关,向西可分南北两路通往西域。西汉建立起丝绸之路后,楼兰很快便因为丝绸之路繁华起来。

汉朝商货出阳关第一站便是楼兰;西域商品出楼兰则入阳关进入汉朝疆域。楼兰古国身处这样的位置本身实力却羸弱不堪。根据《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一万四千一百。”一个国家不及中原地区的一个县城。可是在他的东方是日渐强盛的大汉帝国,北方是已经称雄百年的匈奴帝国。丝绸之路开通后,楼兰古国所在地区成为了大汉帝国与匈奴帝国的必争之地。

夹缝中求生存的楼兰古国

大汉帝国西出阳关,过楼兰掌控西域;匈奴帝国南下楼兰,切断西域与中原大汉帝国联系,掌控西域。两大帝国对争夺西域控制权的关键点不是征服西域三十六国,而是谁掌控通往西域的道路。因此楼兰古国成为了两大帝国的必争之地。国小民弱的楼兰面对两大帝国只是做墙头草,谁来听谁的!

西域早在公元前180年左右已经在匈奴的统治之下,汉朝的统治到阳关而止。(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诗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到了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卫青大破匈奴。匈奴与西汉争夺楼兰也正式开始。从公元前109年赵破虏第一次攻破楼兰古国国都,到公元前60年汉武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结束。前后共计50年。也是从这时候,丝绸之路开通,西域与中原贸易开始。

其间发生了诸如楼兰王为表中立派两子到西汉匈奴为质子事件;楼兰王暗通匈奴再次被西汉攻破国都事件;匈奴质子担任楼兰王倒向匈奴,傅介子暗杀了楼兰王,西汉质子接任楼兰王,改名鄯善(后文仍称楼兰),西汉驻军楼兰事件。到公元前60年,匈奴归汉,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楼兰在两国之间的摇摆也告一段落。

傅介子暗杀了楼兰王典故

在汉朝与匈奴争夺楼兰诸多故事中,傅介子暗杀楼兰王的故事影响最为重大。后世仁人志士多有效仿之意。楼兰王去世之后,匈奴趁机送匈奴质子回国,担任楼兰王。新任楼兰王自然倒向匈奴,汉朝大为光火,于是有了傅介子暗杀楼兰王的典故。傅介子利用楼兰王贪财的弱点,以带去财物饵,引诱楼兰王与傅介子独处。傅介子立即刺杀了楼兰王,并对外宣布楼兰王触犯汉朝刑罚,被处死,汉朝将送回在汉质子回楼兰担任楼兰王。“王负汉罪,天子遣我来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同时傅介子以汉朝势力威胁楼兰大臣不得轻举妄动,否则汉朝必出兵灭国!“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结果就是汉朝质子回国担任楼兰王,楼兰再次倒向汉朝。傅介子回国之后被封为义阳侯!

拜相封侯仁人志士之梦

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读书人皆以能够拜相封侯为荣,也是每一个仁人志士的终极梦想。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不烦师众”而后被封“义阳侯,食邑七百户”的传奇故事成为仁人志士的楷模与榜样。楼兰也成为了仁人志士表达自己渴望通过杀敌报国,最终拜相封侯的梦想之地。后世诗歌之中经常出现斩楼兰、破楼兰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引用傅介子暗杀楼兰王的典故,借以表达自己杀敌报国之心和渴望拜相封侯的梦想。

楼兰之争结束

随着西汉的灭亡,楼兰等西域三十六国再度脱离汉朝掌控。楼兰古国也再度归于匈奴掌控。东汉与匈奴经过旷日持久的争夺之后,再度收复楼兰,开通丝绸之路。可是东汉灭亡之后,楼兰再度脱离掌控,中原王朝也因此在此失去对西域的掌控。这样反复局势直到北魏年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北魏出兵灭掉鄯善,另指派韩拔为鄯善王,将该国视作了汉地的郡县,也标志着鄯善的灭亡。自此楼兰争夺在历史上告一段落。

楼兰之争结束另一个原因是孔雀河改道和罗布泊的萎缩引起的自然环境变化。孔雀河改道之后,罗布泊萎缩,导致楼兰原来地域生态环境恶化,不再适宜居住。楼兰王因此举国迁移。迁移之后的楼兰地理位置已经步入原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西域门户,繁华程度也不及原来。后来也就渐渐地消失在历史之中!

边塞诗人与斩楼兰

唐朝我国历史上对外战争最多的朝代之一,盛唐之时,无论出现大批文人墨客投笔从戎。文人渴望通过杀敌建立军功,这些文人在边疆之时,创作了唐朝独有的边塞诗。边塞诗人作品之中除了表达边塞风景之外,也或多或少流露出杀敌报国,建立功业之心。其中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文学成就最高。既展现了边关的雄壮风光,也展现了战场的残酷,同时表达出自己杀敌报国的决心。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也流露出自己渴望像傅介子一样建功封侯的愿望与决心!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除了边塞诗人之外,唐朝著名诗人“李杜”也都曾经借用楼兰表达自己上阵杀敌的志向。如李白“愿将腰下剑,只为斩楼兰”;杜甫的“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等等都是借楼兰典故表达志向之作。

是非之地与志向之言

楼兰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成了中原政权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也成为了中原政权争夺西域控制权的首要之地。因此楼兰成为了各方势力的争夺对象。可是实力弱小的楼兰却无力保持政权独立,只能随风而倒,在各强国之间反复。在这样的反复争夺之中,诞生了傅介子“破楼兰”封侯传奇故事。因此让本就是建功立业首选之地的楼兰又添加了一个仁人志士表达志向的典故故事。于是楼兰就成为了武将心目中建功立业之地,文人表达志向愿望之地!至于其在大国之间的反复,也是身为一个小国的无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