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明月几时有》:是一部港式抗战文艺片 也是一首刀丛中的诗

《明月几时有》:是一部港式抗战文艺片 也是一首刀丛中的诗

时间:2023-05-13 17:37:48

相关推荐

《明月几时有》:是一部港式抗战文艺片 也是一首刀丛中的诗

拍过武侠、恐怖、警匪等商业类型片的许鞍华显然不是在藏拙,这种与“抗日神剧”大相径庭的处理方式是她一种自觉的创作追求。熟悉许鞍华的观众都知道,她的电影有重复出现的三大元素:政治、师生恋和古典诗词。不一定每部都有,但时常会以其中一种为主菜,辅以其他二者,烹出一席雅俗共赏的大餐,而《明月几时有》集齐了这三种元素。政治不必多说,东江纵队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传奇抗日组织,彭于晏扮演的“刘黑仔”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英雄人物。而在今日的政治背景下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其宣传“红色正能量”的意图不言而喻。彭于晏凭借其利落身手承担起了大部分动作戏,谈笑中取汉奸和日寇人头的风范,让几场动作戏声势不凡。师生恋的情结主要体现在周迅扮演的小学教师身上,在房客茅盾先生的人格魅力感召下,这位文学女青年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东江纵队的地下联络人。周迅扮演的方兰造型多变,从大方得体的教师到干练利落的地下工作者,还有别具风情的疍家女造型,充分展示出周公子的个人魅力。至于古典诗词,是影片一条重要的支线情节。永濑正敏扮演的日本军官与霍建华扮演的地下情报员以中国诗文论交,上演出一幕相爱相杀的基情大戏。片名《明月几时有》就出自他俩曾亲密探讨的《水调歌头》。影片甚至还挪用了“七步成诗”这样著名的典故,不过吐个槽,霍建华做的几句歪诗实在是互联网写手水平。除了以上这些彰显出许鞍华个人印记的元素之外,她的作者性还体现在影片中众多难以被一锤定音的复杂角色上。

《明月几时有》改编自著名的“东江纵队”真实事迹,梁家辉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娓娓道来故去的一切,讲一个逝去却应该被记得的故事。镜头和风格非常许鞍华,带着她独有的写实人文风格。各色人等在这一段香港历史下一一登场。有作家茅盾和他的发妻,有带着爱情期待和生活热情的小学老师方兰,有状似游侠本色的刘黑仔,还有嵌套在其中的阿妈和底层小人物们。相比外部嘈杂和繁冗的环境,镜头下的他们显得不疾不徐,并没有更近一分的慌乱。大概是为了配合香港的风貌,连着逃亡的姿态都是有节奏的,按部就班的,隐隐的还带着几分戏谑的笑意,仿佛这不是一场“非生即死”的战役。这是《明月几时有》相比其他主旋律电影最不一样的地方。他先描述这个社会风貌以及世故人情,再把范畴扩大到整个“大”时代。他立足于“人”的刻画,则并不在意这段历史中必要出现的史诗级人物,比如国共,比如毛蒋。许鞍华长于此道,片中最动人的部分也是《桃姐》的饰演者叶德娴的阿妈和方兰之间的母女情。情感的波动是隐藏在每一个细节和眼神当中的,叩问的是亲情本身的山之高,海之深。没有经历过太多世事的阿妈因为女儿出走出舒适的区域,参与到这个时代的进程当中,渺小如蜉蝣,仍然有自己的不屈不挠。好的演技不是用力过猛,而是静水流深的表面之下,汹涌暗潮。

本片中出现的几个主要人物,在乱世中都不得不分离。方兰和李锦荣本是一对恋人,然而日军入侵香港,李锦荣作为间谍潜入日军宪兵总队,方兰则成为市区中部的队长,这是一对分离;由于家中危险,所以方兰不得不离开家里去往边远的山里,而只留下年迈的母亲在家,这是一对分离。战乱之中,人们不得团聚,尽管相隔不到半个城市,却几年都见不得一面,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离别的愁思才显得愈发浓烈。不同的平凡人在乱世中的不同表现,精细刻画他们的不同情感、描摹他们的生存状态,这是许鞍华想在《明月几时有》里最想展现的一幕。也因此本片极为克制,尽管请来了久石让配乐,但是直到三十分钟港九大队送茅盾、梁漱溟等文人名人离港时才第一次响起了大提琴的背景音乐,而后更是尽可能不用配乐来感染观众,以一种寡淡的视角来缓慢呈现时代画卷。茅盾是历史人物,由郭涛扮演;刘黑仔是历史人物,由彭于晏扮演。史料记载,一九四二年元旦前后,刘黑仔等遵照中共中央、广东省委、「南委」和八路军、新四军驻香港办事处的指示,一共营救出了被日军困在香港的著名文化人士计七八百人。这是《明月几时有》开篇的故事,通过这样一个历史事件,把观众的视线从历史真实引入到虚拟现实中,这是很普遍的手法,本片同样如此,开局半小时后,故事终于开始以方兰的视角开始讲述。

《明月几时有》是一部主旋律的抗战片吗?是,又不是。尽管这部片子选择在香港回归20周年的7月1日首映,显示出了它与政治、与那段特殊历史背景显而易见的密切联系。更深的层次,我觉得它是讲的是离乱之下人的风貌,当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战火摧毁、扰乱、击溃后,中国人的抉择与坚守,它是由一隅来见一种文化。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楔入这段历史?许当然不会套用一个大陆抗战题材的常规讲法,她对那种粗粝的主流历史叙事,有着深刻的怀疑,也是她主动去回避的。有人说,许鞍华在这部电影中涉足了她不擅长的家国情怀,我觉得,说家是对的,而国在电影中只是一个模糊的政治伦理背景,并不是一个显性的诉求。从结构上来说,她也没有采用好莱坞式那种强逻辑的方式来强化戏剧冲突:事件的关联性似有似无,人物的轨迹也是幽微而散淡,也正是这一点,成为了部分观影者最多诟病的一个方面。事实上,为了让这部影片有更多的中国文艺趣味,她采取了传统章回体小说中的“糖葫芦”式和“蛛网”式结构,当这种在《儒林外史》、《水浒传》中等章回体小说中习以为常的叙事模式,以电影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时候,中国观众居然十分的不适应。这么多年来,中国人经过好莱坞式电影结构的一再洗脑,已经对我们传统中的叙事模式变得如此生疏和难以接受了。

凝聚起整部片子的,就是每个人都是平凡的普通人,或许有各种真实的缺点,却也都怀着对家国的爱,他们也会害怕,却也都愿意为了大义为了胜利的希望付出一切。最喜欢的镜头是文人们从四面八方汇入返乡的人群一步步走向游击队还有后来的合唱,配上配乐说不出的充满感动和希望。拍的最妙的是暗线的卧底传递信息,锦荣扫了一眼名单然后去给人报信快走,春夏借换衣服的机会看墙上的图日本小姐问她好不好看时那个略带掩饰的动作,特写既明确又隐晦。包括春夏与霍建华在浮华酒场传递消息的那段情节,若有若无的暧昧光影流转,三次镜头过后才发现原来亦是在传递情报。最耐人寻味的设定是李锦荣和日本大佐的关系,虽然只有短短两场戏,然而一场谈论诗词美食转瞬就可以翻脸逼迫七步成诗,另一场终于揭穿一切,侵略者看似欣赏中国人的诗词文化欣赏知己情谊,却终究冷酷无情虚伪,而锦荣终于可以说出对侵略者的鄙夷,平静坦然赴死。精神不死,你可以消灭我,但你永远不能打败我。最后山河夜色里的告别之后,一轮明月当空,镜头慢摇至灯火辉煌的今日香港,心中的感动难以言说。心怀希望,明月终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