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从李商隐写给令狐绹的诗 来破解他们一生的兄弟情谊

从李商隐写给令狐绹的诗 来破解他们一生的兄弟情谊

时间:2021-01-21 01:21:55

相关推荐

从李商隐写给令狐绹的诗 来破解他们一生的兄弟情谊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篱。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唐朝李商隐《九日》

诗文漫读:曾经和你的父亲一起共酒,你父亲喜欢的白菊花开满了庭院。过去了,仙逝令狐大人再也不能和从前一样互通消息。重阳节的这天,我端着酒杯,深深怀念。

因为没有人像汉臣一样栽培苜蓿,所以才有像屈原一样悲叹野草江花。

郎君你官运亨通,事务繁忙,而那菊花开满的庭院我再也无缘看到。

初衣解诗:这大约是849年的重阳节,李商隐大概36岁,李商隐奔波在某节度使做幕僚的路上。这在唐朝来讲是是依附于某个大官的门客,靠给人做幕僚,获取前途和薪水,和正规的官吏两码事。

而令狐楚逝世,令狐绹大约49岁,刚刚被唐宣宗起用为丞相一年。

令狐绹是令狐楚的儿子。16岁的李商隐给令狐楚做门客的时候,以及优异的才华,被令狐楚看中,他对这个年轻人有着儿子一样的厚爱。也就是说在16岁到二十六七岁之间的十年里,李商隐和令狐绹有兄弟一般的情谊。好到什么程度呢?令狐绹亲自给了李商隐许多钱和衣裳,在这之前李商隐没有换过新棉袄。

令狐绹比李商隐大13岁,为人肯定是比较温厚。所以李商隐对这位大哥,常常也表示出来了亲呢,在令狐陶中进士做官之后,李商隐给他的贺诗里有“官书推小吏”“寻思有底忙?”带着调侃的味道。可以想见李商隐,非常依赖这位大哥,想必这位大哥在寻常生活里,也有着平忍的一面。

但这种关系在令狐楚逝世以后,急转直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令狐楚非常厚爱李商隐,临死之前也要求李商隐来,替他写一份《遗表》,而李商隐也完成了这个使命。但是完成了这个使命之后,李商隐和令狐家很少再有交集。

作为令狐家的门生和门客,令狐楚逝世之后,为自己在谋求生路是一种必然。因为天生含金钥匙的人是不用做门客和幕僚的。不太清楚令狐绹当时在令狐楚的家中处在一种什么地位?按道理他自己也有自己知心的幕僚,李商隐更像他的弟弟,而并非他的门人。

而这个时候的李商隐,却因为令狐绹的举荐,中了进士,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他很快被节度使王茂元聘请,并将自己的女儿许给了他。

在很多的后世的猜度当中,就是李商隐因此陷入了朝廷的党争的局面。因为节度使王茂元属于李党,而以令狐楚令狐绹为首的属于牛党。这个是两方面的人对他都不敢重用。

这个我认为也是对的。令狐绹在令狐楚过世之后,不再有令狐楚那样的威望,他成为宰相,实在是出于新上任的皇帝唐宣宗是一个强势的皇帝,他需要一个听话臣服的臣子,而性格委婉的令狐绹成为最佳人选。而令狐绹经过父亲的过世,家族人丁单薄,为了在朝中站住脚,他一方面顺从皇帝,一方面努力的想将自己的家庭成员安插在朝廷。而这个时候,已经单飞的李商隐,因为成了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婿,他已经对李商隐没有控制的权力。

而在所谓牛李之争里,许多人痛恨李商隐,也许根本就不是令狐绹的本意。因为李商隐的才华过高,许多人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攀附令狐绹,也就用恶意的方式对待李商隐。其实李商隐无论是跟哪个节度使做事,从正面的讲,如果他和令狐绹感情不变,这其实是一种资源的扩展。而且据后来考证,王茂元并没有过分的介入牛李之争。但是人往往为形势所迫。令狐陶的集团里,哪怕并非令狐的本意,排斥李商隐是必然的。

然后这一别就是。之后,李商隐一直辗转在幕僚当中,也偶尔做过朝廷的小官,但的确是看不惯他们的阿谀和欺凌,所以不是被贬官,就是自己不做了,自然与家计与官途变得格外的艰辛。

他在赴一处节度使做幕僚的间歇期间,特意拜访了自己的恩师。但是由于令狐绹身在朝廷,而那段时间又没有回家。李商隐住了几天,感叹着物是人非,望着令狐楚的庭院百感交集,写下这首《九日》。其实我觉得李商隐对令狐绹还是非常真诚的,起码那后面的诗句,带着埋怨,又带着讽刺,说你忘了故人,这还是一个弟弟对兄长的撒娇。

据说令狐绹看到了这首诗沉默不语。后来叫人把写诗的这个房子锁了。

但是站在令狐陶的角度,他能够做些什么呢?许给李商隐高官?他这么多年的宦海生涯,他不是不明白李商隐能够做些什么,不能够做些什么。李商隐属于那种宁折不弯的,动不动挂官而去。而自己的门下对李商隐又多有非议。而自己这个丞相并非如父亲那样是因为有势力和自己的气魄。在一个强势的天子底下,在和稀泥式的主政中间,不发生太大的变数,不被人太多的人诟病,尽量让这个单薄的家族的核心成员进入朝廷体系,还要做的微妙无痕。作为兄长的令狐绹对于李商隐无能为力。李商隐的才华和名声成为他自己仕途的绊脚石。也许只有父亲那样的人才敢重用李商隐,作为懦弱的令狐绹有太多现实的衡量。

但这样一首诗得以流传,令狐绹也功不可没。他曾叫人收集李商隐的诗篇,那么连这一首也收录进去了。

李商隐对令狐绹还是真心的。令狐陶来信问他还好吗?李商隐是这样说的“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这里并没有什么敷衍,也很真诚,自己病了,且穷。

令狐陶在自己的权力之下给李商隐安排了一个6品的太学文博士,这应该是一个闲职,但是对于多病的李商隐来讲,我觉得令狐陶对他做了最好的安排,因为他自己的哥哥就做过博士这种冷职,可以拿到一定的薪水,也可以养病。

但是李商隐家计沉重,妻子死后儿女尚小,他最后去四川,在厚爱他的节度使柳仲郢幕下做事。

李商隐大中秋冬,858年,46岁在家乡病故。

令狐绹病故于879年,活了84岁。

对于李商隐短暂的一生来讲,令狐父子是重要的人物。但是我在想,如果李商隐活得长一点,关于他的历史会不会有所改变?许多人到了40多岁以后才得到重用,但明显李商隐透支了他的才华和生命。

也许对于令狐绹来讲,李商隐的那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成为他对这个才华横溢的兄弟的最好的思念。他有过深夜的老泪纵横吗?他有过追悔吗?

让我们重温这首有令狐楚令狐陶和李商隐交集的诗:“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篱。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初衣胜雪原创作品,欢迎点评留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