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营造良好环境以良法善治推动爱国卫

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营造良好环境以良法善治推动爱国卫

时间:2018-10-16 19:40:39

相关推荐

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营造良好环境以良法善治推动爱国卫

● 爱国卫生运动所强调的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群防群控、预防为主等理念与做法,对于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切断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极为重要

● 近年来,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复杂,特别是疫情暴发以来,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状况亟待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和卫生意识亟待提升等问题凸显,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通过制定专门的爱国卫生法予以解决,通过良法善治推动爱国卫生工作法治化、规范化

● 我国推进爱国卫生工作以来,爱国卫生工作不断融入全面依法治国进程,逐步系统化和规范化。立法机关多次开展立法调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爱国卫生立法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战略的一项重大考虑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磊

身穿带帽衫、牛仔裤,一顶针织帽、一只口罩将头面部捂得严严实实,仅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手上戴着塑料手套。

4月11日上午,北京市东城区某街道办工作人员李女士穿戴整齐到辖区一个小公园参加爱国卫生月活动,通过周末大扫除对地面垃圾进行清理。

自1989年起,每年4月都是“爱国卫生月”。与往年不同,今年爱国卫生月活动正值疫情防控期间,全国爱卫办等9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开展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旨在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营造良好环境,具体活动内容包括环境卫生大扫除、病媒生物防制等。

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近年来,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复杂,特别是疫情暴发以来,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状况亟待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和卫生意识亟待提升等问题凸显,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通过制定专门的爱国卫生法予以解决,通过良法善治推动爱国卫生工作法治化、规范化。

整治城乡卫生环境

预防疫情传播蔓延

上午9点多,天气晴好。

小公园里生机盎然,冬青树抽出片片新叶,松树长出新松针,悬铃木的树枝上也钻出嫩芽。

根据活动安排,李女士的任务是先清理公园绿地上的垃圾。她和同事把一个黑色的大垃圾袋放在绿地边上,然后拿着竹夹子进入绿地,将纸片、木头、枯叶等夹起来放进垃圾袋里。

清理完绿地上的垃圾之后,他们根据园林绿化工作人员安排,在需要补植的地方松土、撒草籽儿。

公园小道上的垃圾,由她的同事用扫帚扫成一堆,再拿铁锨铲起来,倒进垃圾袋里。公园小广场上还有一些香烟头,他们拿着竹夹子挨个捡起来。

清理完公园垃圾之后,李女士又和同事一起赶到附近一个小区,把小区里堆起来的垃圾全部清理运走。

李女士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天气渐渐热起来,他们通过清理垃圾和清扫卫生死角,改善辖区卫生状况,避免蚊虫滋生,为大家营造整洁的公共环境。

“抗击疫情,清洁家园。”李女士说。

李女士所参加的周末大扫除,正是今年北京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的一个缩影。

此前,全国爱卫办、中央文明办、生态环境部等9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营造良好环境的通知》,强调持续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

据此,各地要根据疫情后期和疫情结束后的不同特点,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为根本,统筹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各项重点工作,为避免疫情“死灰复燃”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

爱国卫生月活动始于1989年。

1989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发布实施,其中提出“建立爱国卫生月制度”。自1989年起,每年4月为“爱国卫生月”。今年迎来了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主题是“防疫有我,爱卫同行”。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我国特别重视爱国卫生月活动。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卫生法学教授王岳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称,今年如此重视爱国卫生运动,与疫情防控有关,因为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看,预防是第一环节,爱国卫生运动正是通过整治环境卫生,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在受访专家看来,爱国卫生运动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比如,动员全社会开展预防性消毒,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和高频接触表面的消毒,加强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通风换气等综合防控措施等。

“实践证明,爱国卫生运动所强调的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群防群控、预防为主等理念与做法,对于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切断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都极为重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须臾不能松懈的当下,更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全民的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奠定坚实基础。”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卫生法学系教授刘兰秋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个人责任无法可依

良法善治社会所需

李女士等人开展的周末大扫除,正是今年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

根据全国爱卫办等9部委联合印发的通知,各地要组织开展以环境卫生治理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既要动员群众自己动手清理死角、清除积水、翻盆倒罐,又要组织专业防制队伍开展灭鼠、灭蟑、灭蚊、灭蝇活动。

今年爱国卫生月活动还聚焦重点场所,切实落实好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市场、车站码头、家庭等各类生产生活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等的环境整治。农村地区要结合疫情防控集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突出清理死角盲区,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

此外,还要关注薄弱环节。各地要针对疫情防控中发现的环境卫生问题,特别是老旧小区、城中村、农贸市场、小作坊、流动摊贩等环境卫生管理的薄弱环节和一些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逐项梳理问题清单,及时整改落实,切实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在河南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运慧看来,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爱国卫生工作始终以解决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突出卫生健康问题为主要内容,取得了显著成效。

王运慧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但近年来,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复杂,爱国卫生工作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食品饮水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农村卫生基础设施不够健全,人们精神压力过大等对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特别是疫情暴发以来,有些人不戴口罩、随地吐痰等,凸显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状况亟待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和卫生意识亟待提升等问题。”王运慧说,今年爱国卫生月活动将重点集中于上述领域,正是为了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王岳认为,从客观方面看,环境卫生状况确实亟待改进。正因为如此,爱国卫生月活动将重点集中于环境卫生的整治,“整治环境卫生的重点包括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问题,也应该包括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

关于今年爱国卫生月的主题——“防疫有我,爱卫同行”,李女士的理解是,在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没有一个人能独善其身。但她发现,有些居民的良好卫生习惯有待养成,公共卫生意识有待提高。

王岳认为,爱国卫生运动虽然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但在国家层面一直缺少爱国卫生工作专门立法,仍是以国务院决定等形式开展工作,既不适应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也不能依法赋予每个人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法律上的义务。

“在国家层面对爱国卫生工作进行专门立法,通过良法善治推动爱国卫生工作法治化已经是迫不及待的社会需求。”王运慧说。

地方先行立法探索

国家提出推进立法

实际上,早在《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发布时,就已经要求“加强卫生法制观念,制订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和法规,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法制管理轨道。”

根据公开信息梳理,《法制日报》记者发现,最早由地方立法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法治轨道。

1992年5月,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吉林省爱国卫生管理条例》。这也是爱国卫生工作首个地方立法。5月,吉林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吉林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同时废止《吉林省爱国卫生管理条例》。

《法制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自1992年以来,全国已有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在内的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了爱国卫生工作地方法规,上海、四川、青海、广西颁布了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政府规章。

此外,北京等地正在研究推动爱国卫生工作地方立法,或已经走在推进地方立法的道路上。

在国家层面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正)。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在刘兰秋看来,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爱国卫生运动的内容,为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法治轨道的步伐也在行进之中。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

年初,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卫生计生工作要点,提出“开展爱国卫生立法调研”。

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提出“适应新的形势需要,研究推进爱国卫生相关立法工作,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及时上升为法律,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

对此,王运慧认为,国务院就爱国卫生工作发布决定或行政措施,是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爱国卫生工作的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其中的法治包括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律理念、法律制度,这些都是运用法治的表现。因此,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也是以法治方式在进行国家治理。”王运慧说。

4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印发当年全国爱国卫生工作要点,再次提出“推进爱国卫生立法工作”,包括组织开展爱国卫生立法调研,推进爱国卫生条例草案研究起草工作。

制定专门统一立法

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国家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鼓励和支持开展爱国卫生月等群众性卫生与健康活动,依靠和动员群众控制和消除健康危险因素,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建设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健康社区。

刘兰秋认为,作为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出台,为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也为下一步爱国卫生运动的精细化立法提供了方向。

王岳认为,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立法,最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只有这样才能以法律的方式协调多个部门参与爱国卫生工作,同时依法确保财政资金的持续投入,还有利于从大健康的角度定位爱国卫生工作。

“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农村,尤其是公共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比如改水改厕这些项目,应该纳入法律之中。”王岳建议。

王运慧认为,我国推进爱国卫生工作以来,爱国卫生工作不断融入全面依法治国进程,逐步系统化和规范化。立法机关多次开展立法调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爱国卫生立法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战略的一项重大考虑。

在王运慧看来,尤其是广东、江苏、浙江等法治建设比较先进的地方,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证数据,可以为国家层面的立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从这些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国家层面的爱国卫生立法,可以说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均已具备。综合考虑,建议由最高立法机关制定爱国卫生法,从整体上提升爱国卫生工作法治化水平,为爱国卫生工作法治化提供统一的良法基础。”王运慧说。

刘兰秋的建议则是,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当下,健全包括环境卫生在内的各项公共卫生立法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路径与方向。从立法路径来看,可以考虑在将来制定公共卫生法时,以专章规定爱国卫生相关内容,或者遵循更精细化的立法思路针对爱国卫生制定专门法律。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营造良好环境以良法善治推动爱国卫生工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