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读书有什么用 朱熹的这首诗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读书有什么用 朱熹的这首诗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时间:2022-04-16 11:46:38

相关推荐

读书有什么用 朱熹的这首诗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很多人问读书有什么用?甚至有人说读书无用,那么答案究竟是什么呢?宋代作家黄庭坚曾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也就是说,在黄庭坚看来,如果长时间不读书,在言语和行为上就会缺乏修养,最终会让人厌恶。黄庭坚的话可能有点夸张,但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还有的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现代的作家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无论是那些答案,都不尽相同,读书是有用的。今天大家分享的这首诗,读来感慨,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回答。出自南宋理学家朱熹之手。这是朱熹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说到这首诗,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尤其是这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早已成为了千古名句。

而这首诗就是朱熹对自己读书感受的概括总结。它写于公元1196年,也就是庆元二年,当时朱熹正在一个讲堂讲学。也就在这个期间朱熹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本文所说的就是其中第一首。那么朱熹是怎么写自己的读书感受,并且认为读书有什么作用的呢?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的开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即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清澈明净,无论是天空的光彩,还是云彩的浮影都映入了池塘,不停地闪耀徘徊。如果不是因为朱熹这首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人们肯定会以为它是一首写景诗,毕竟开篇的这句写景非常的精彩动人,不仅写出了池塘的清澈,如明镜一般,也写出了天上的云彩动人的景象,天与地,上下相互辉映、交织,富有动人的美感。

但是既然是《观书有感》,那么朱熹这首诗的主旨意在说明对于读书的感受,所以我们便要往理性的一面去解析。“半亩方塘”之所以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意思是里面的水很深很清澈。如果池塘里的水又浅又脏,自然不会反映出“天光云影”。方塘就犹如书本一般,是深奥的,读得多了,自然便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反之,如果不读,或者浅尝辄止,那么必定是无法领略到如天上云彩一般的美妙光辉。

朱熹也正是因为懂得如何读书,所以才有了这种读书的感受。因此也便有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你要问方塘的水为什么会一直这样清澈无比呢?那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从源头输送过来。因此,人只有不断地去读书,去钻研书中的奥妙,才会不断获取到新的知识,内心才会如方塘的水一样,时刻保持清静澄明,思想才能保持活跃与进步。只有如此,内心才不会被一些俗事所打扰,才能够心无旁骛,保持本心。

正如有句名言所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担心一些事情,或者因为一些困难和挫折就心存疑虑,但是这种时候往往并没有人能够理解你或者帮助你解决这些烦恼。也因此,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也许就能通过诗歌,通过阅读去找到内心烦恼的源头,而且,有时候,一本合适的书也许就能够让我们的心中感到豁然开朗,那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人生在世,阅读绝对是无本却有万利的一件事;是让我们的内心和精神都能时刻保持清醒充实的一件事;是让我们能否不断地去感悟到生活和生命的美好的一件事。

综观全诗,朱熹的这首诗歌虽然只有短短四句话,但是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读书有什么用?我觉得朱熹的诗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回答。最后,大家认为读书有什么用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