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再读明代归有光散文《项脊轩志》 回顾古人植树的那些感人故事

再读明代归有光散文《项脊轩志》 回顾古人植树的那些感人故事

时间:2023-07-10 18:07:22

相关推荐

再读明代归有光散文《项脊轩志》 回顾古人植树的那些感人故事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

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

这篇散文被编入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笔者当年朗读时,印象最深,最打动我的是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句话的意思:庭院里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的,现在已经长得挺拔高大,枝繁叶茂像伞一样了。爱妻已经去世,她曾经种下的果树却长得枝繁叶茂,睹物思人,更令人伤感。

这或许是我第一次领悟到植树对古人的意义,潸然泪下。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回顾古人种树的那些感人故事。

一、朱熹:理学思想熠熠生辉,如同他亲自种下的杉树,冠盖如云

江西婺源,有着“中国最美乡村”的赞誉,它成为了旅游爱好者们的必去之地。去婺源,文公山不得不去。文公山位于婺源县西部,距县城仅27公里,主峰海拔315米,森林覆盖率达99%,大气环境质量远远优于国家一级标准。

文公山为何名气如此之大呢?原来,它和朱熹有关。

朱熹,宋代著名的理学家,祖籍婺源,他曾两次回故土省亲扫墓,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文公山原名九老芙蓉山,朱熹的祖母葬于山上。当年朱熹扫墓在祖母坟前种下24棵杉树,后朱熹被宋宁宗封谥号为“文公”,人们便将此山改名为文公山。

4月,清明节后,我独自一人曾去婺源文公山旅行。

文公山植被繁茂,四面山岭森森。“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美景一时新,等闲识的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描绘的美景,仿佛重现天日。

循着当年朱子的足迹,沿着青石铺就的古驿道,攀援而上。满目青翠欲滴,四周静寂如梦。气喘吁吁,终于来到了朱家墓地。

朱熹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思想巨人,与孔子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北孔南朱”。康熙皇帝曾经赞誉他“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启愚蒙而定亿万世一定之规”,朱熹本人就堪称一棵冠盖如云的大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朱家墓地现存的16棵古杉脚下,每一棵都有一块碑刻,记述24孝中的一个故事。朱熹强调三纲五常,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婺源文公山的16棵古杉树,为朱熹亲手种下,历经800年风风雨雨。

我们无法揣度当年朱熹植杉的真正动机,但800多年的岁月沧桑却证明他这一“随意”的举动,竟与他的著述和思想一样,生长在人们的心中,永生不灭。

绿化之树,思想之树,人格之树,有形的树与无形的树比照生长,拔立参天,蔚成大观。

二、苏东坡:植树达人,写下大量植树的优美诗句,浪漫主义情怀

西园手所开,珍木来千岑。养此霜雪根,迟彼鸾凤吟。池塘得流水,龟鱼自浮沉。幽桂日夜长,白花乱青衿。

——节选《滕县时同年西园》

《滕县时同年西园》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苏东坡用诗句告诉人们:植树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能使池塘得到流水,而且还能促进植物生长,能够使桂树日夜生长。植树造林不仅能绿化家园,美化环境,保持水土,而且还可以给后人造福。

苏轼植树保护环境的思想,具有超前的借鉴意义。苏轼一生爱种树,我们曾读过他大量和植树有关的诗句。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苏轼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居住在没有竹子的地方。这份对树木的痴情,恐怕在古代文人中冶屈指可数。

除了诗句,连苏轼的名字都和植树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

苏轼,自号“东坡居士”。才华横溢的他,为什么会给自己取一个如此接地气的名号呢?为什么叫“东坡”而不叫“西坡”、“北坡”呢?

原来,苏轼曾承包了家里东面的山坡,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下了柳、桑、竹、枣、栗等各种树,看着窗外自己为自己种下的“江山”,郁郁葱葱,触目可喜,于是就愉快地决定了自己的名号“东坡居士”。

在杭州任职期间,苏东坡看到当时的西湖被堵塞,而且湖水水质非常差,他就组织人力,在西湖中筑起一条南北贯通绵延十多里的长堤,并且在长堤上植树种花,使西湖水清澈碧透。苏东坡植树以后,西湖的风景如画一般美丽。苏东坡曾经说:“植芙蓉杨柳于其上,望之如画图。”这也正是西湖的著名景点“苏堤春晓”的由来。

不论是官场春风得意,也不论遭遇坎坷,苏东坡都保持着植树造林的热情,长期坚持植树,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苏轼一生中最浩浩荡荡的一次种树经历,要数一次在一座山上种下“三万”棵松树,“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这里的“三万”虽是虚指,但也足见苏轼曾在这座山上种树的规模之大。

苏轼为什么要亲手种那么多树呢?是为了响应朝廷植树造林的号召吗?还是为了在被贬时打发时间?真实的原因令人感动,苏轼其实是为了寄托对亡妻王弗的哀思。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苏轼对妻子的深情思念,不亚于《项脊轩志》里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三、晚清重臣左宗棠:新疆种植柳树的爱国壮举,后世尊称“左公柳”

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是左宗棠的老部下和同乡杨昌浚,途径甘新大道时看到一路湘军所植道柳,除戈壁外,皆连绵不断,植拂云霄,深受感动写下的诗句,称赞了左公在西征期间动员湘江子弟在沿途广种榆柳,绿化边陲,开花结果的壮举。

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是清代晚期著名的儒将。左公从小生活在湘江之滨,对植树有着特殊的偏爱。

1864年,新疆地方豪强趁太平天国运动的契机,出现了割据纷争,各自为王的混乱局面。军事头目阿古柏于1867年建立“洪福汗国”盘踞新疆。沙俄亦趁机于1871年7月侵占伊犁。1873年3月,左宗棠致信总理衙门,指出“欲收伊犁,必先克乌鲁木齐”。

1875年5月,清廷下诏授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全权节制三军,以将军金顺为帮办军务,择机出塞平叛新疆。此时的左宗棠已经是63岁高龄。

在军事战略上,左宗棠提出要“先北后南”、“缓进急战”。左宗棠用一年半的时间筹措军饷,积草屯粮,整顿军队,减少冗员,增强军队战斗力。

1876年,左宗棠在肃州祭旗,正式出兵。仅一年多时间,左宗棠就指挥西征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清廷嘉其功,诏封二等恪靖侯。新疆各地也于大小村镇建立左公祠,烧香礼拜。

除了收复新疆的壮举,左宗棠至今在新疆广为流传的还有他种植的柳树。

原来,左宗棠收复新疆时,他看到各族人民由于连年战乱,流离失所,大面积的田园被荒芜,大片的果园、树木被砍伐,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所以左宗棠所到之处都要动员湘军在大道沿途遍栽柳树,称为道柳,用意在于巩固路基、防风固沙、利行人遮凉。

后来,人们便将这些柳树称为“左公柳”。

柳树是一种易活好栽,适应性很强的树种,但也有一个缺点,不像松柏那样耐年头。

我们要找千年的古柏很容易,千年的古柳几不可能,甚至百年以上的也不多见。所以对左公柳的保护、补栽,成了西北人民的一个情结,也是官方的一种责任,历代出台的保护文告接连不断。这一半是为了保护生态,一半是为了延续左公精神。

档案记载,1935年时的统计,平凉境内还有左公柳7978棵,而1998年8月出版的《甘肃森林》记载,全省境内的左公柳只剩202棵,其中大部分存于柳湖公园,有187棵。

或许,再过百年,左公柳不复存在。

但我们一定会延续左公精神,把“绿满天山”的梦想坚持下去,保护环境,每年坚持在新疆植树。那么,一个美丽、富饶、幸福、绿色的家园必定越来越近。而且,后来我们种植的柳树,也可以叫“左公柳”,为了传承那种“左公柳”之精神。

总结:

植树节是近代设立的重要节目。它最初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倡议设立,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3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植树节恢复。

当代的年轻人不知道的是,植树造林是中国古人一直坚持的传统。

值此植树节,笔者分享三个古人植树的故事,朱熹植树散发思想的厚重,苏东坡植树洋溢个人浪漫情怀,左宗棠植树体现爱国壮举。一方面让大家了解植树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重温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岂不快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