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他因写诗“十上不第” 作了一首小诗 却为西施翻了案

他因写诗“十上不第” 作了一首小诗 却为西施翻了案

时间:2022-04-06 00:13:23

相关推荐

他因写诗“十上不第” 作了一首小诗 却为西施翻了案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最后用三千越甲灭掉吴国的故事,是为历史上一段佳话,被广为流传,千古传颂,古往今来激励着无数人厚积薄发,成就大业。但吞吴复国岂是勾践一人之功?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馀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范蠡在这场龙虎斗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勾践曾对范蠡说:“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可见范蠡为越复国付出了多少,越王对其有多重视。可以说没有范蠡,勾践复国无望。

而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复国的过程中,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将西施献给了夫差。不可否认,西施在推进夫差灭国的过程中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但完全将吴国的灭亡归功于西施,太过牵强。

在古人众多咏西施的诗篇,历来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西施便成了罪魁祸首。如李白的《西施》:“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客观上为吴王夫差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然而,若不是夫差自己心性不稳,经不起诱惑,岂会酿成亡国的悲剧?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说白了,夫差也是个好色之徒。

晚唐诗人罗隐生性狂妄,作品风格善于批判讽刺,针砭时弊,因为诗中讽刺意味太强,导致他“十上不第”。他也写过一首《西施》,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为西施开脱翻案,他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以下是罗隐《西施》原文: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说:国家兴亡衰败自有其时运,吴人又何苦埋怨是西施使他们国家灭亡的呢?如果西施知道怎样颠覆吴国,那么后来让越国灭亡的又是谁呢?

我们先看前两句:“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诗人起笔便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吴国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的身上。这里的“时”,即时会,指促成家国兴亡成败的各种复杂因素。“自有时”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中的道理,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这无疑是正确的看法。有人认为这里含有宿命论成分,其实是出于误解。“何苦”,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你们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当然,挖苦的对象并非一般吴人,而是吴国统治者及其帮闲们。

再来看“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作者将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这也是罗隐诗风的特色。

纵观全文,罗隐不仅指吴国的灭亡不应归咎于西施。同时也反对历史上一切将亡国之罪嫁罪妇女。僖宗广明年间(880—881),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皇帝仓皇出逃四川,至光启元年(885)才返回京城。

罗隐写了一首绝句来记述这件事:“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帝幸蜀》)

“阿蛮”即“阿瞒”的通假,是唐玄宗的小名。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于马嵬坡缢杀杨妃以杜塞天下人口。这一回僖宗再次酿成祸乱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诗人故意让九泉之下的玄宗出来现身说法,告诫后来的帝王不要诿过于人,讽刺是够辛辣的。

再回到《西施》上来,将《帝幸蜀》和《西施》作比照,其二者一咏史,一感时,虽然题材不同,但是精神实质却惊人般一致。所以,罗隐这首《西施》的意义不仅为西施翻了案,更为历史作了一个大翻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