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天长市打造河湖水清岸绿新环境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天长市打造河湖水清岸绿新环境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23-08-02 13:42:11

相关推荐

天长市打造河湖水清岸绿新环境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9月26日一大早,天长市万寿镇忠孝村村民李玉山像往常一样拧开家里的水龙头,清凌凌的自来水就哗啦啦地流了出来。

“以前,村里用水特不方便,水质还不咋的,特别是到了下半年的秋旱季节,村民要去五六里外的乌桥河和李庄水库里挑水。”李玉山说,现在市里和镇上专门为村里修建了大型蓄水池,铺设管网,开通自来水,足不出户,村民就能喝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了。

忠孝村村民饮水的变化,得益于近年来天长市治水的不懈努力。该市通过落实“河(湖)长制”,实施“五水共治”,即治理河水、饮用水、农用水、洪水、污水,并与改善人居环境、服务当地特色农产业紧密结合,变民生“痛点、堵点”为发展“振兴点、奋进点”,实现了治水与“治穷”双胜利,让群众过上了“靠水吃水”的幸福生活。

不懈治水,打造“美丽水生态”

天长市杨村镇水资源极为丰富,境内不仅有铜龙河、杨村河、高邮湖、沂湖等多条河流和湖泊,而且还有小型水库、排灌干渠90多条、当家塘860多面,是典型的“皖东水乡”。

然而,早些年河湖受沿岸种养业无序发展、居民生活垃圾倾倒以及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等诸多因素影响,一些河流失去了原本靓丽的身影,成了影响人居环境的“黑水河”、“臭水洼”。

“如何让杨村水乡的水生态好起来,河湖里的水重新清亮起来?问题在水里,根源却在岸上。”杨村镇党委书记徐家林一语道出了问题的关键,从起,该镇充分利用农村小流域治理、农饮和水环境生态补偿等一系列民生工程项目支持,在采取建管网、修沟渠、清淤泥等多措并举的同时,对一些污染水源的养殖场、网箱、虾笼、废旧渔网、渔船进行拆除、清理。截至6月底,该镇共投资2800余万元对铜龙河、杨村河水生态环境进行集中治理;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农饮工程;投资400余万元进行沟渠塘坝等小水体治理。杨村镇还以落实“河(湖)长制”为契机,在全镇组织成立了32个村级“河、湖、库长”,建立“巡河员+保洁员+监督员”工作机制,聘请100多名公益心、责任心强的老村干、老党员和困难户担任巡河(湖)员。沿河、湖、库村庄的巡河员兼保洁员,他们成为“河长制”工作的参谋助手和宣传联络员,密切监督水生态环境情况,有效打通了治水“最后一公里”,改变了“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局面,实现了从“河长制”到群防群治。

家住杨村高邮湖岸边的湖边村民杨喜旺是一名巡湖员兼保洁员,每天6时起,他会沿着负责管护的湖滩巡查一遍,同时劝导沿河湖居民不乱倒污水、不向河、湖中抛掷垃圾等。通过多年来的坚持和努力,杨村镇河畅、湖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得以实现。

生态惠民,共享“治水红利”

“值得称道的是,铜城镇治水,不是仅仅让河、湖、库的水活起来,生态美起来,而是把治水与改善人居环境、服务当地特色产业紧密结合,把治水成效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水乡群众共享‘治水红利’。”天长市水利局局长熊俊龙说。

龙岗社区毗邻高邮湖西岸,以种植芡实和养殖鱼蟹虾等水产业而闻名。种养大户、天长市龙岗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春祥是当地有名的“水产专业户”,是当地群众信得过的“土专家”。“几年前,由于铜龙河和高邮湖水质差,发黑发臭,严重影响了种养芡实和鱼虾,咱只好带着兄弟们舍近求远去江苏、湖北、湖南等外地承包水面发展种养业。”王春祥告诉笔者,近几年市、镇两级政府全力治水,清理“污水河”、“臭水沟”,对河渠、当家塘清淤引进活水,他又回到家乡,联合60余户村民承包8000多亩水面、洼地,创办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芡实大市场,领富乡亲干得风生水起。良好的水质和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很多城里人来买芡实、钓鱼蟹。近3年,王春祥的合作社每年营收都在1.2亿元以上,“龙岗芡实”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功创建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如今,龙岗社区‘靠水吃水’,趟出了一条兴业富民的农旅融合新路子。”铜城镇镇长胡中义介绍,“靠水吃水”的也不仅仅是龙岗社区,目前全镇23个村、社区近10万亩水面、滩涂、3000多亩水塘、洼地全部发展起特色产业,每到周末与假期,很多游客前来采摘芡实、买蟹钓鱼、虾;铜城镇余庄村还种植了近500亩葡萄、蓝莓、西瓜和桃李,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每户因此增收2万元以上。

在天长水乡,像万寿、杨村、铜城镇一样,依托丰富水资源和发达的水系实现强村富民的还有很多。

永丰镇宏大村、民生社区等村社依托白塔河、老白塔河天然的水利资源,兴建田园之家、水上人家等休闲场所,发展了生态旅游基地、龙虾养殖基地等项目,成为天长和江苏扬州、金湖、盱眙等附近城市居民水乡游的热门之地,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天长市将依托丰富的水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全力推动美好乡村建设串点、连线、成片。”天长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市将“治水红利”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来源:滁州市水利局_县市区动态】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