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仕途坎坷后 唐朝诗人王之涣 专心作诗歌抒发感情

仕途坎坷后 唐朝诗人王之涣 专心作诗歌抒发感情

时间:2018-11-20 07:25:51

相关推荐

仕途坎坷后 唐朝诗人王之涣 专心作诗歌抒发感情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 王之涣一生仕途比较坎坷,但他将精力放在写诗作赋上,虽然他的诗歌留存不多,却不影响其诗歌质量,而且他诗歌的名句现已流芳百世。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下王之涣的经历与诗歌。

王之涣原籍晋阳,祖上做官时移居绛州(今山西新绛)。他从小聪明好学,少年时富有豪侠义气、放荡不羁,还经常击剑悲歌,不到二十岁便能精心研读文章;不到壮年,便已掌握经典之奥秘。成年后的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他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于唐玄宗开元年间,以门荫入仕,当了个冀州衡水主簿。

但是,王之涣的仕途不顺利,在开元十四年(726年),他由于遭人诬陷诽谤,而辞去官职。他想不当官就回家写诗吧,于是他从此虚心求教,专心写诗,最终使其名声大振。王之涣后来成为盛唐的边塞诗人之一,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其诗具有激越昂扬的个性风格,用词虽朴实,然而意境深远,令人对诗中内容回味无穷。而且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被民间广为传诵。

可惜王之涣的诗歌散失严重,仅存六首被编辑入《全唐诗》中。这六首诗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和《送别》三首都较著名,又尤以前两首脍炙人口。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正是这两首诗给王之涣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下面就来分别欣赏一下。

《登鹳雀楼》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表现了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其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该诗的后二句,常常被人们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此诗还不时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凉州词二首》是诗人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军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送别》是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当友人向东行离开京城时,诗人来到东门给友人折柳送行。这首送别诗短小精悍,言浅意深,依依惜别之意,跃然纸上。其白话译文如下: 春风中一株株杨柳树,沿着御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最近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因为离别人儿太多。

天宝元年(742年),由于好友的劝说,王之涣曾再入官场,到文安郡当了名文安县尉。他在职时的官风以清白著称,待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天宝元年二月二十四日得病死于官舍,享年五十五岁。 总之,王之涣一生仕途比较坎坷,但他将精力放在写诗作赋上,虽然诗歌留存不多,却不影响他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他的经历告知人们,无论做官与做学问,只要尽心尽力、功夫到家,同样能获得良好的名声、民众的赞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