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见字如面 以诗传情 一封封书信诗词背后的抗“疫”故事

见字如面 以诗传情 一封封书信诗词背后的抗“疫”故事

时间:2019-07-05 15:44:50

相关推荐

见字如面 以诗传情 一封封书信诗词背后的抗“疫”故事

见字如面,中国人喜欢以书信和诗意传达美好。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入户排查、楼栋消杀、防疫宣传、购物买菜……社区工作者、护士、警察成了街巷楼栋中最繁忙的身影之一,也是深宅在家的居民最熟悉的陌生人之一。这群最熟悉的陌生人在小区为大家筑起了一道“防疫墙”。何以言谢?在渝中区大溪沟,疫情期间不少居民用质朴的书信和诗句表达了他们的情感和谢意。

今(15)日,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走访了解到,这些诗歌和书信的作者有的是诗人、有的是退休老人、有的甚至还是在疫情一线战斗的保安。

“宝宝,妈妈第一次同你暂别……”

●作者:建设路社区居民、重庆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 王端诚

“宝宝,妈妈第一次离开你,在你人生充满未来憧憬的开端,因为要去为这个世界赶走瘟神,保卫我们人类共同的春天!宝宝,妈妈第一次同你暂别……”这是一个月前,王端诚写给大溪沟街道建设路社区两位刚当上妈妈的社区工作者的诗,她们一位是社区党委副书记奉园,另一位是社区副主任刘立为,诗的题目就叫做《暂别新生的孩子》。

▲诗人写的“逆行”妈妈鼓舞了大家

“两位年轻妈妈都是产假没休完就主动回社区来工作。”聊起这首诗,建设路社区党委书记关志伟很有感触。他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疫情暴发之初,社区14位工作人员有两位由于其他原因无法到岗,加上两位休产假,一下少了4个人。

建设路社区是一个1万1千多人的大社区,老旧楼宇多。关志伟也是1月23日刚从医院做了心脏微创手术出院,第二天就到社区投入工作。关志伟说,社区分成14个网格,原来平均1个工作人员负责一个网格的居民排查工作,现场差不多一人要承担一个半网格的任务。

看到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1月26日,奉园和刘立为主动打电话向关志伟请缨投入工作。关志伟不放心,“你们先好好照顾孩子吧。”

“那段时间社区的同事们晚上11点过还在工作群里交流工作。”奉园坐不住了,再次打电话给关志伟请求回来工作。就这样,1月31日,奉园提前结束产假,回到社区投入“抗疫”一线。

奉园不仅要负责自己所在的居民网格,同时还承担无法到岗的一位同事留下的第26个网格,共有800多户居民的排查任务。而这当中大部分是老旧小区,没有电梯,那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从早上9点忙到晚上10点。由于思念孩子,每隔几天,她才抽空坐车到毛线沟父母家去看看。

王端诚是该社区建设路小区的老居民,关志伟说,王端诚了解到社区两位年轻妈妈的故事后很感动,写了一首诗让他转达给奉园和刘立为表示敬意。

“我见证了他们的付出”

●作者:人民村社区居民、参与一线抗疫的小区保安 熊人培

今年60岁的熊人培和老婆在渝建村经营了一家老面馆,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大溪沟龙泉花园的小区保安,这个小区曾发现了渝中区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月13日,14天观察期结束,该小区解除隔离,全小区446户在此期间无一例新增感染病例。

高中毕业的熊人培,工作之余喜欢写写画画,疫情期间,他写了几首快板、唱词、顺口溜,他说,“我一起见证了他们的付出。”

“白衣天使下战书,疫情来时不屈服……社区工作最辛苦,深入周边居民户……公安民警更威武,危难之处最突出……”这是熊人培写的快板《抗疫情》,龙泉花园坚守的护士、社区工作者、民警是他这段时间最熟悉的“战友”。

▲王树元认真工作

熊人培说,龙泉花园有确诊病例后,不仅他们保安24小时三班倒值守,街道牵头搭起帐篷成立了临时指挥部就地办公,还建立起了医疗点、便民服务点,一线的突击队队员们更是吃住都在这里,就是为了方便小区居民,有效防控疫情。“经常很晚都会碰到很多工作人员,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王树元的群防队员。”熊人培说,他经常背着重几十斤的消毒水在社区进行消杀。

熊人培是位性情中人,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采访他时,他拿着自己写的歌词《话别》,用熟悉的曲调哼唱了起来。“我心里好多话,不呀不敢讲,战病毒呀上前方,我告别爹和娘……”熊人培说,这是所有冲上疫情“一线”逆行者的心声。

“写的是他们实实在在做的事”

●作者:人和街社区居民、老党员 陈绪金

前几天,在人和街社区,住在社区居委会所在楼宇的76岁陈绪金老人,将自己正月里书写的两幅行楷小文和小诗送到了社区书记陆远秀手里。

“社区居委会,率众战疫情。个个测体温,挨户逐查询。宅居不出户,戴口罩出门。勿去人群处,小广播长鸣……”陈绪金和老伴疫情期间很少出门,但窗外经常响起的防疫广播和上门排查的社区小妹妹让老俩口印象很深。他笑着对记者说,“写的就是打油诗,但都是他们实实在在做的事情。”

▲陈绪金(右)把自己写的短文送给人和街社区

社区工作人员邱茹云说,陆姐做了这么多年社区工作,社区很多老居民信她、服她,“说她就是主心骨,有她在大家放心多了。”

人和街社区74岁的韩汝华老人是一位空巢老人。疫情期间,人和街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了解到,每周一、三、五,韩汝华必须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做透析,联系不到车辆,出行不便,同时因辖区农业银行停业,老人使用存折又无法取钱。为此,人和街社区通过与农业银行大溪沟支行工作人员联系,确定了现营业的银行网点,然后又联系社区巡防的车,定时送韩汝华老人去医院就医。

前段时间复工复产,陆远秀还联系到某环保公司,走进辖区为正准备复工复产的企业和空巢老人家中,为他们进行免费专业消杀。

“在楼下坚守的小年轻却叫不出名字”

●作者:华福巷社区居民、退休工人 任昌明

疫情期间,社区很多居民都用他们的方式对社区工作者等一线“抗疫”人员表示了谢意和支持。

在华福巷社区,家住枣子岚垭88号的任昌明不仅用毛笔写了很多诗词,还将诗词装裱起来送到了社区。“一个多月了,我每隔两天下楼扔垃圾,都会看到在楼下坚守的小年轻,却叫不出名字。”任昌明说,整个社区临街开敞式楼栋多,楼栋封闭式管理,多亏有这些志愿者坚守。还有负责他们的网格员李叔君,一个小女娃子负责300多户居民的排查。

任昌明说,其实他们也是孩子的父母,父母的子女,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呢?

▲陆志华和几位老人手书的鼓励信

在人民村社区,84岁的独居老人陆志华婆婆年轻时写得一手好字,看到社区工作者不厌其烦地向大家宣传防疫知识。陆志华在家里找到一张废弃的海报,用背面写了长长一封信,其中就有劝导居民记住三件小事:戴口罩、手勤洗、不出门,并在海报最上面写下了“中国加油 武汉加油”八个醒目的大字,粘贴在楼道入口处。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3159339320@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何浩/文 毕克勤/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