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曾被排斥的新冠肺炎患者 康复后产生的中和抗体 可治重症感染!

曾被排斥的新冠肺炎患者 康复后产生的中和抗体 可治重症感染!

时间:2023-03-21 02:04:24

相关推荐

曾被排斥的新冠肺炎患者 康复后产生的中和抗体 可治重症感染!

近日,来自多家医院的临床研究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者没有肺炎、仅仅是轻症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康复后,血液中能够检测到大量的中和抗体。

武汉血液中心等机构,已经在号召康复者积极捐献血浆,用来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这些信息,给新冠肺炎重病患者的救治,带来了一线希望。

1 什么是中和抗体?

抗体和中和抗体,这些都是免疫学的专业术语,普通人不一定能够看懂。

通俗地说,抗体是和抗原相对应的概念,其本质上都是蛋白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字面上理解,抗体似乎有“抗击病原体”的意思,但实际上有些抗体并没有这个作用。

龙大夫今天说的,是和病毒有关的抗原和抗体概念,就事论事。

抗原存在于病原微生物中,今天所涉及到的病原微生物是病毒。病毒的抗原成分有很多种,抗体则是病毒在入侵人体以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物质。

可以这么理解,抗原是外来的物质,抗体是自己的“产品”,比如,乙肝表面抗原是病毒的成分,而核心抗体是人体自己“生产”(制造的)的。

病原微生物有各种不同的蛋白质,人体就可以由此产生好几种不同的抗体。有些抗体具有保护作用,有些抗体没有保护作用。

我们把具有保护作用的抗体,称为中和抗体。比如,感染乙肝病毒“自愈”后,有些人体内能够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就属于具有保护性的中和抗体,而乙肝病毒e抗体则都不具有保护作用。

2 “单一”抗体和“混合”抗体

只针对一种抗原成分,产生的单一成分的特异性抗体,又叫做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在相对应的病原微生物入侵以后,能够目标明确的与相应的抗原结合,以“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配对”方式,“解决”这个病毒。

比如,在打麻疹疫苗后,能够产生针对麻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这个抗体就能够专一地中和入侵的麻疹病毒,从而预防麻疹。

病毒入侵以后,由于病毒本身可能有多种蛋白质抗原成分,可以产生好几种抗体。这些抗体在没有分离出独立的成分之前,是混合存在的,也就是所谓的多克隆抗体。

来自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中的抗体,由于无法把一个个抗体分离出来,里面具有多种形式的抗体,这些抗体有些对感染者有治疗作用,有些对感染者没有作用,甚至还可能会带来损害。

3 抗体是如何产生和起作用的?

人体血液中,具有中和病毒作用的抗体,通常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这种抗体在与病毒表面的抗原结合之后,能够阻止病毒粘附在所要侵犯的细胞表面,阻止病毒进一步侵入细胞。

抗体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通过自然感染病毒,另外一种方式是注射疫苗,疫苗中含有该病毒的主要抗原成分。

感染病毒或者注射疫苗之后,免疫细胞会产生记忆。病毒再次感染之后,免疫细胞会把这种具有中和作用的抗体蛋白质成分,分泌到血液中;抗体遇见病毒,可能会说:小样,你又来了,还不束手就擒?!

但是,抗体所起的作用,是中和病毒的作用,而并非把病毒杀灭;中和和杀灭病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4 康复者的血浆,是怎么使用的?

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的康复者,虽然体内能够产生中和抗体,但是血浆成分是比较复杂的,要应用于临床治疗,必须对这些血液进行处理。

在获得康复者捐献的血液之后,会去除血细胞,留下血浆,对它进行病原体(包括病毒)检测、成分分离、纯化,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灭活病毒程序,以消灭所有可能存在于血浆中的病原微生物,避免传染他人的风险。

这种处理后的血浆,如果含有高浓度的中和抗体,注射进患者体内,能够一对一的跟病毒展开“捉对”的“厮杀”,对减少病毒载量、并进一步缓解病情可能有好处。

但是,即使能够应用含高浓度中和抗体的血浆,也仅仅是治疗的一个方面,对于危重患者,更加强调的是综合治疗的应用。

对于一些危重病人,在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如果条件符合,可以考虑使用康复者的血浆治疗,有时候可能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办法。

5 血浆治疗有什么不良反应?能否广泛使用?

很多人在听说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有治疗作用后,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自己感染了,是否可以用这个来治疗呢?

很遗憾,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多数感染者不适合用这种治疗方法的,只适合部分严重感染者。

输入康复期患者的血浆,其主要成分蛋白质,对于另外一个人来说,其实属于一种“异物”,而且还是有活性成分的异物。

抗体蛋白质成分在进入人体以后,接受治疗的人,他们的免疫系统,可能会把它当成外来入侵的“坏”物质。

也就是说,人的免疫系统会把来跟自己协同作战的“友军”当成“敌人”,发生排斥或者过敏反应,这是使用血浆治疗的最大的、潜在的隐患。

这种排斥异己的反应,有可能会加重人体的损伤和病情,更也不排除有其他未知的风险。

以静脉输入免疫球蛋白(基本都来自于捐献人的血浆)为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为5%~15%,这些不良反应多为轻微的短暂不适,如头痛、寒战、皮肤潮红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当中,约有2%~6%的人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肾功能不全、血栓形成、严重溶血、心肌损害等。

因此,对于轻症,或者其他不属于重型和危重型的患者,在权衡利弊后,考虑可能弊大于利,不适合推广使用。

更关键的一点是,这种血源是比较少的,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血浆用量往往很大才可能起作用,且输入一次的维持时间也比较短暂。

另外,恢复期患者的血浆,做临床试验的话,也需要严格的批准,在安全性还不能确定的情况下,不适合普遍、广泛的使用。

6 单克隆抗体能大量生产吗?

有朋友问:能不能通过现代的生物、化学和基因工程技术,将患者体内的抗体纯化出来,按照分子结构制造出人工的抗体蛋白质?

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可是以目前的技术,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不过,有一种办法可以应用,那就是从康复者体内提取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记忆的B细胞,用体外培养、杂交等手段,制造新的细胞,相当于进行了“训化”,再刺激这个新的细胞分泌出抗体。

这种方式分泌出来的抗体,成分会比较单一,效果更具有针对性,且不需要很多康复者进行大范围的捐赠。

这种方法产生的抗体,需要时间;大规模的生产,更需要解决技术上的很多难题。通常可能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满足临床的需求。

但是,等待的时间太长,有可能等产品出来了,疫情已经过去了,对于目前这种突发事件的用处,其实并不是很大。

由于考虑成本效益,一般也没有公司愿意去生产将来可能卖不出去的产品,也是一个大的问题。

7 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

我们平常使用的免疫球蛋白:一种是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也就是所谓的“特免”,也有非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另一种是普通的免疫球蛋白(比如丙种球蛋白),则属于非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

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是专门针对某一种病原体的,比如:乙肝免疫球蛋白,专门针对有乙肝病毒暴露风险、但没有抗体的人,以及乙肝女性所生的新生儿;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用于狂犬病毒的3级暴露,等等。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除了针对病原体的作用外,还可能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这些作用,在不同的人体内,作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所以,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可能并非对所有患者均有良好的效果。

非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常用于严重感染,有增强免疫力和辅助治疗的价值,这个在目前的严重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中,也是普遍使用的。

手足口病也是由病毒引起,重症手足口病往往就需要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而且是大剂量的。

此外,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还可应用于治疗一些免疫缺陷疾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炎症性疾病,等等,这些免疫球蛋白也多来自于志愿者的捐献。

8 龙医生的温馨提醒

武汉市血液中心发布的呼吁康复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捐献血浆,这是在特殊情况下的爱心倡议。

不过,由于之前公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恐慌,导致个别人对感染者非常不友好,发布了一些不当的排斥言论,给感染者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心理伤害,可能会影响捐赠的积极性。

还有一些人,担心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后仍然带病毒或者反复感染,所以对他们依然会有一定的歧视,这其实是人们对科学的错误认识导致的。

康复以后,曾经的患者体内有大量的抗体,可以针对再次入侵的病毒进行中和,这种抗体能够保护他们一段时间;同时,由于病毒清除了或者不复制,他们也不会排出病毒,对别人不构成威胁。

无论什么样的传染病人,他们的感染是无辜的。人类要战胜疾病,首先要管好自己和做好预防,而不能把疾病对人的威胁的责任,推卸但感染者身上,让感染者寒了心。

对传染病的害怕是人的本能,但越是面对这样的疫情,越要保持理性。就像现在所发生的事情,人们曾经害怕,或者比较排斥的新冠肺炎感染者,当他们康复之后,还会给正在患病的人带来一线希望呢!

#医生请回答#

码字很辛苦,如果文章对您有用,欢迎点赞、评论、留言、收藏!

更多精彩科普,敬请关注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