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康震:让孩子两三岁时就背古诗词 家长还是有点着急

康震:让孩子两三岁时就背古诗词 家长还是有点着急

时间:2019-05-20 17:38:36

相关推荐

康震:让孩子两三岁时就背古诗词 家长还是有点着急

5月23日上午,“重温经典 传承文化——全民诵读古诗词暨《康震古诗词81课》新书发布会”在首都图书馆A座报告厅举行,现场活动气氛热烈,洋溢着浓浓的古典书香与诗意激情。本次活动的主角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的新书《康震古诗词81课》,近日该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

《康震古诗词81课》收入了从汉代至清代36位诗人的81首经典古诗词,其中大多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在书中,作者康震的讲解旁征博引,汇通古今,融学识、文采、情感于一炉,使读者在感悟诗词人生、品味诗词之美、赏玩诗词之趣的同时,陶冶了情操,提升了文学修养和艺术品位。

有读者注意到,在书中,康震特别选择了朗朗上口、知名度高的诗歌进行解析。在康震看来,简短的诗歌并不简单。“这个世界上没有简单的诗句,简单的只是诗行。诗人写诗的时候,内心总是比较复杂的,都有自己的冲动、诉求。有的诗越简单,可能里面蕴含的韵味越深厚。”康震说,这本书特别选择了一些短小的诗篇,便于让小孩子懂得古诗,便于记诵。“孩子长大了,诗词中那些丰富的、多元的、令人感动和感慨的内涵就将随着人生阅历而慢慢涌现。在这个涌现的过程中,他会被诗人的初心所感动,同时为自己能够在诗意中成长感到庆幸。”

5月23日新书分享沙龙环节,全民阅读倡导者、推广人聂震宁,北京大学博士生、诗词才女陈更和康震一道深入对谈。聂震宁认为,有理想的人一定要读诗,读诗的人一定有理想,“古诗词一直是中华民族非常深层次的精神密码和我们深层的集体记忆。古诗词里面有大量的我们认同的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诗词才女陈更认为,康震对古诗词的讲解“非常富有感情和激情的,他的书中永远有一种慷慨之气在升腾”。

康震分享本书创作感悟时表示:“一个人如果不感动,是没法写出真正的好书的。在写的过程中,你跟着诗人的心路历程,自己的心情也不断颠簸起伏的时候,你就完全进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当读者、作者和书本里面的诗人,他们的情感是在同一个幅度上振动的时候,古今就成为一体,传承成为当然。”他用三句话概括这本新书说:“选的诗都是最精美的,解读的语句都是最真诚的,所有的人在阅读它的时候都是最感动的。”

古诗词的魅力除了可以用书法表现,绘画也一直是表现古典诗词的方式之一。正如古人云:“自古诗画不分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活动现场,青年漫画家、百万级畅销绘本《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作者白茶也来到现场,与康震同台绘画,从不同的角度用纸笔呈现了古典诗词中的优美意境。

活动现场还设计了丰富的环节,让观众意识到,诗以很多种方式陪伴着我们:诗可以唱,诗可以书,诗可以画,诗可以读。活动现场,歌剧演员王凯也参与其中。古诗词艺术歌曲一直是中国音乐的重要形态之一,而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可以让古诗词兼具现代气息。王凯现场清唱了一首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展现了古诗词和美声唱法的完美结合。

借新书《康震古诗词81课》出版,康震近日与读者见面交流。在西西弗书店一个多小时的对话与互动中,康震妙语连珠,金句不断,现场读者反响热烈。

问:您是大学教授,这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古典诗词普及,您认为大众为什么要去读这些古典诗词呢?

康震:不只是现在,就是在唐代、宋代的时候,人们也在读前代的诗词,也在读古典诗词。无论是先秦两汉,还是魏晋隋唐、宋元明清,或是近代、现代、当代,古典诗词阅读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习惯、传统。现在,有些家长比较着急,恨不得让孩子两三岁就开始记诵古典诗词,其实这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就是一种渗透在血脉当中的学习习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问:这本书的名字,“古诗词81课”,这个“81”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为什么选81首?

康震:完全是巧合。这本书是写给广大诗词爱好者的,诗词篇幅较为短小,每一篇的解读文字也不长,两千多字。基于这样一个定位,我筛选了一些篇目,全部完成后,一数,特别巧,刚好81篇。一想81,在中国文化里还是有一些说道的,比如《道德经》是81章,《西游记》里有九九八十一难等,内涵非常丰富。所以大家拿起这本书看到81这个数字的时候,首先要想到这里面的诗人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也许一生坎坷,但是他们都有一颗诗心,他们都对未来充满希望,否则诗不可能写得这么美。美是我们对诗的一个总的追求,也是诗人们写诗的一个总的初心。

问:书里选的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诗,比如《春晓》《咏柳》《望庐山瀑布》等,您觉得这些诗是我们非常有必要读的吗?

康震:这个世界上没有简单的诗句,简单的只是诗行。诗人写诗的时候,内心总是比较复杂的,都有自己的冲动、诉求。有的诗越简单,可能里面蕴含的韵味越深厚。比方说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简单吗?一点都不简单,反而这样的诗是很难写的。

苏轼写这首诗的时候,虽然已经离开了黄州,但是他贬官的身份并没有改变,新法人物当权的局面也没有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在庐山上写诗,不免也还要三思而写吧?这与李白当年写庐山的心境、环境大不相同。苏轼非常智慧,用短短四句诗就概括了他对庐山的全部感觉,也概括了对人生的深刻领悟。

这本书为什么选一些较为短小的诗篇?因为短小的诗篇最容易入人心,最容易让孩子懂得,也最容易记诵。孩子长大了,诗词中那些丰富的、多元的、令人感动和感慨的内涵就将随着人生阅历而慢慢涌现。在这个涌现的过程中,他会被诗人的初心所感动,同时为自己能够在诗意中成长感到庆幸。

问:这本书随手翻到哪一首都可以读下去,每一首的讲解2000字左右,大概8分钟就可以读完。它非常适合碎片化阅读、大众阅读。您在这么短小的篇幅里旁征博引,把诗人的人生、交际,名诗的形成、流传,都涵盖了,可谓干货满满。您是怎么做到的?

康震:写这本书首先想到的是要把单篇的精品讲给大家听,但是把诗人放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现有一个历史的排列。换句话说,单篇合成一章,连缀便可成史,这本书也算是一部小小的古典诗歌史。

具体在写的过程中,我喜欢用一个人、一首诗带起一个朋友圈、一个时代。比如李白在一首诗里提到王昌龄,王昌龄在一首诗里提到孟浩然,孟浩然在一首诗里提到王维,王维在一首诗里提到杜甫,杜甫在一首诗里提到李白。这些诗人从来就不是单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也不是一个人在写诗,他们是一个群体,互相是有紧密关联的。古代人也有自己的朋友圈,所以大家知道,当时交通虽然很不方便,但是诗人互相之间其实是声气相通的。他们互相勾连,就形成了“诗坛”。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张知依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