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为灵魂写作 在多重文化间漂流 海外华文作家“永远行走在回家路上”

为灵魂写作 在多重文化间漂流 海外华文作家“永远行走在回家路上”

时间:2021-10-05 18:51:55

相关推荐

为灵魂写作 在多重文化间漂流 海外华文作家“永远行走在回家路上”

“提到海外华语文学,其实不止严歌苓、张翎、虹影这三驾马车,还有大量丰富多彩、富有成果的作家作品。上海论坛非常有眼光,每届邀请不同国度和方面的作家与评论家对话,扩大海外华文文学的影响,意义非常深远。”上周末,第三届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在上海作协大厅举行,评论家钱虹这样感慨。

由上海作家协会主办,华语文学网和复旦大学华人文化文学研究中心承办的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已连续三年举办,今年论坛主题为“诗情雅意与时代担当”,组织十二组作家与评论家对话。少君、刘荒田、王性初、曾晓文、王宇秀、江岚、陈永和、林湄、蓉子、张奥列、章平等海外华文作家与刘登翰、陈思和、王列耀、陆士清等十余位评论家与会。相比前两届,海外作家的区域更为广泛,涵盖美洲、欧洲、澳洲、亚洲四大洲,写作体裁更为多样,有小说家,也有诗人和散文家,人数也更多。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说,“我们之所以持续举办这个论坛,是基于海外华文文学繁荣发展的现实,基于上海这座城市与海外华文文学特殊的渊源,基于为上海文学的发展汲取更多启迪和借鉴,也是基于推动中国文学日益走向世界的需要。繁荣的文学批评是上海文学版图上一道特别的风景,在这道特别的风景中,应该有海外华文文学批评留下的色彩。”

“1985年我出国时,大陆在美国的留学生只有不到7000人,现在是300万人。互联网在上世纪80年代末诞生了,但由于当时的互联网没有视窗,通过电脑写作、互联网发布的人几乎都是理工科背景,要懂电脑、懂软件。”美籍华人作家少君是最早在中文网络上写作的作家之一,他自称“码农”,一开始写作只是当作“玩”,他以笔名马奇发表小说《大陆人》宣告登上文坛,后来在报纸专栏连载的“人生自白”系列则成为他的代表作,同时写过大量文化游记。虽然至今仍称写作为玩票性质,但少君也自陈对于文学有从非自觉到自觉的改变过程,“应该认认真真沉下来,写一部自己满意,也能让评论家品评的作品”。

“少君的写作恰逢互联网迅速普及,创意写作、创意文化兴起的时代,数百年未见之时代变局,塑造了少君,也成全了少君,少君的写作与受欢迎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传播现象、文化现象。”评论家梁燕丽认为,以少君为代表的海外华文作家写作的中国故事,是在国际化视野中重新讲述的具有民族意味的中国故事,对当下中国文学的“中国故事” 书写有启发意义。少君的写作是典型的平民写作,呈现了网络文学的平民化倾向和创意写作的全民化特征,也提示着今天中国的创意写作如何实现经济价值的自给自足和艺术性的不断加强。评论家刘登翰认为,少君仍是“未完成的少君”,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学创作者,始终穿梭在经济与文学之间。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90年代产生广泛影响的一批海外华文作家,在进入新世纪后有沉潜之势。以少君为代表的这批作家,应该发挥多年海外生活经验的积累,而不是将价值和意义仅仅停留于上世纪80、90年代,“评论界期待一部有代表性的好的小说”。

“海外写作者普遍是寂寞的,作者与读者之间,作者与评论者之间,作者同行之间都缺乏互动、交流。”以诗歌、散文见长的刘荒田1980年移民美国,在旧金山一住38年,他说,写作的动力先是在寂寞环境下的“自娱”,能够“娱人”就更好了。初到美国时,刘荒田白天在酒店打工,晚上埋头创作,多年后,在美国华文文坛上,人们发现:一位自称“假洋鬼子”在一家华文报纸上开辟了一个“假洋鬼子”专栏,并以独特视角,发表出版了一系列以“假洋鬼子”为标题的幽默作品,将唐人街的人生百态、新旧移民的悲欢歌哭和美国社会的奇闻轶事刻画得入木三分,“假洋鬼子”也被称作“北美文坛的异数”。谈及自己的写作,刘荒田说归纳为“以小见大、从个别见一般和力求做到跨文体”,“移民生活非常平庸,每天打工、上班,写流水账的意义不大,务必从中发生人生的意义,有所超越、有所提升。作品能否取得共鸣,就看个体体验能否折射普遍关怀。”评论家方忠赞赏刘荒田的“草根性”,“他不回避自己从底层开始,一步步执着往前走的经历,作品中充满了来自底层新移民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遇到什么写什么,这正是草根作家的情状。刘荒田的写作是本色的,未经修图ps的,也是幽默的、深刻的。”

“到海外后,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将居住国的现实也列入关注的视野,用旁观者和参与者的角度观察美国社会。”福建诗人王性初上世纪80年代末移民旧金山,在他看来,某种程度上关注居住国的现实也是海外华文作家的一种时代担当,与此同时,作为中华文化的受教育者,“乡愁”是诗歌绕不开的内容,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愁”不能停留在传统意义上,今天的“乡愁”也应有新时代的文化内涵,让“乡愁”更新、更深,“我很多诗歌所写的内c容其实是在异国的奔波中留下的心灵痕迹”。

参加第三届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的海外作家们在作家书店与读者见面

在刘登翰看来,和王性初一样,很多海外华文作家其实一直处于身份的尴尬中,无论家乡还是异乡,都是过客,“身份的尴尬也是一种独特的人生,足以撑起一片可驰骋的艺术空间,在双重漂流中,海外华文作家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他们对异国社会有旁观者的冷叙事、冷抒情、冷思考,‘冷’的背后其实有强烈的抨击力量,有强烈的‘热’;对故土有深情的热爱,他们的乡愁与古人的乡愁已经大不一样,古人走得再远还在自己的土地和文化中,海外华文作家的乡愁则是异域文化暴雨中的乡愁,文化的乡愁。”

定居加拿大的华文作家曾晓文用“双料硕士、两次移民、双重身份、两个地理位置”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白天是it总监,注重数据与结构,夜晚写作,陶醉于情绪和虚构,在多元文化背景中,创作视野趋向开阔,视角也更趋向客观。“说来说去我还是一个业余写作者,为生存写作还是为艺术写作?我坚持的是为灵魂写作,这也代表了一大部分海外华文作家的创作追求。”在曾晓文看来,为灵魂写作,意味着把握移民的群体精神,即诚实的劳动,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双重甚至多重文化间游走的洒脱气质。为灵魂而写作并不等于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两者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她引用自己的散文《背灵魂回家》中的一段话作为心声,“我身居非中文环境的异国,在业余时间写作,也许我和千百位海外写作者在一起,背负中华文化遗产,永远行走在回家的路上,正建立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以文字唤醒人们善良的感情”。

“如果说文学史是一片土地,每个作家是这片土地的一棵树,有生命的树,研究者应该把这一棵棵树种到文学史的土地上,根扎得越深,将来开的花也就越多,整个华文文学的研究园地就会越茂盛。”评论家陈思和说,希望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可以年复一年坚持举办,成为评论家、作家日常对话、沟通的平台。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