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阅读与写作相互结合的必要性阅读与写作 是语文学习的一对翅膀

阅读与写作相互结合的必要性阅读与写作 是语文学习的一对翅膀

时间:2018-11-18 09:44:25

相关推荐

阅读与写作相互结合的必要性阅读与写作 是语文学习的一对翅膀

1 阅读与写作相互结合的必要性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对翅膀,师生可以借助这对翅膀在文学的世界里“水击三千里”,进而将语文融入人生。当前的高三语文教学,很多教师忽视阅读和写作的融合,喜欢将两者分开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语文素养发展缓慢。因此,阅读与写作这一对学科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也是高考考察的重点,教师要善于将两者进行融合教学。落实到试卷中,常见的模块是论述类文本阅读和议论文写作。

可能有人觉得二者联系不密切,“叶徒相似,其实不同”,仅仅是都带有议论字眼和意味,但行文差异巨大,关系疏离,无从借鉴。可能也有人觉得二者关系密切,文体相同,写作意图相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给写作提供借鉴,写作又反哺阅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虽然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写作关注范围更广,既可“论”,又可“述”,但一样要注重“论点、论据、论证”的关系,因此从文体本质来说,与议论文写作是一脉相承的。二者相辅相成,可以互相促进。

2 议论文阅读和写作结合例析议论文写作的大体思路:中心论点——概念辨析——背景分析——正面论述——辩证思维——策略措施等。而正面论述的展开又可以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入手,即由点到面和由浅入深。同样是议论性的文本,作文的写作思路能否对论述类文本阅读产生增益呢?接下来我们以 年全国 I 卷的论述文为例,来试着还原其行文的思路结构: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更深层的东西——英雄纪念碑——人民是 主体 ——情感 上解 决我 是谁 我属 于谁 的 问题——以精品奉献人民。然而这只是梳理了文章内容,并非理解论述的展开思路。

以论证的角度重新思考整理后可得: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论点)——时代为创作带来生机(概念界定)——人民是时代与历史的主体(分论点,递进)——作家将人民作为时代现实的创作依据(分论点,递进)——时代又要求作家有责任以精品奉献人民(分论点,递进)。这与议论文写作中,正面论述的展开“由浅入深”相契合,不断追问,层层递进。可见二者关联是明确而密切的。又如,以议论文写作思路为纲,尝试还原人民日报评论性文章《有件事挺“秃然”的》论述思路。事件引入——现状分析——探寻成因——可理解,不必焦虑,应重内涵(应对心态 1)——提醒人们重视养生(应对心态2)——属于普遍现象,可治可防。

这两篇议论性的文章在论证思路上均有值得借鉴学习之处:人民日报的文章最大亮点在于不蔓不枝,紧扣论点,且情境意识得当,整体的论述风格严谨活泼;铁凝的文章论证结构值得借鉴,层层追问是表象,最重要的是作者准确切中“文艺创作”“时代”“人民”这三个关键点,进而关联:时代影响文艺创作——人民创造时代——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时代依据——时代要求文艺创作对人民负责。逻辑逐层深入,论证螺旋递进,在论证多点关系的材料作文中,有借鉴意义。

不可否认,也存在不合议论文写作习惯的部分,比如大段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比如似乎没有收束结尾等,其中缘由也不难理解,一方面,试卷中的论述类文本常常是长文或者整书的节选,因此选段并不能面面俱到,不必求全责备;另一方面,议论文写作讲求情境意识,考场作文有具体的要求,是任务性写作,因此必须符合一定的写作规范;而作家写论述类文章则较为自由,属于创作,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因此不能直接等同于考场作文。因此,在高三议论性文本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他们在阅读中带着问题,这样才能结合具体的写作内容和文本进行创作,当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遇到问题时,鼓励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尝试以铁凝的论证思路为参考,考场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19 世纪 80 年代,首批官派留学生被召回国,他们发愤图强,为国家带来新气象。20 世纪 20 年代,大批留学生回到祖国,他们赴汤蹈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20 世纪 50 年代,一批批留学生冲破重重阻碍,投身新中国建设,创造无数奇迹。20 世纪 80 年代,大量中国青年远赴海外,谋求发展,书写别样人生。21 世纪,出现留学生“归国潮”;同时,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

作为一名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读了上述材料,你会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与你的同龄人分享。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本题三个关键点:“青年”“求学”“国家”。运用论述文的逻辑进行关联:青年通过求学提升自我——青年是国家最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青年求学是国家进步的推动力——国家进步促成求学青年的价值实现。正如《重读叶圣陶》一书中写道:“读与写的关系密切,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二者皆运用思考之事,故而相同。”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议论性文章阅读与写作的相关性,充分挖掘身边易得的阅读材料,在高三紧张而忙碌的求学之路上,收获属于自己的语文素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