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嵩阳书院:一个深刻诠释儒家教育的世界文化遗产

嵩阳书院:一个深刻诠释儒家教育的世界文化遗产

时间:2021-01-06 17:13:18

相关推荐

嵩阳书院:一个深刻诠释儒家教育的世界文化遗产

在中国教育史上,书院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如同一辆车上的两个车轮,官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承载着兴教育人的重要使命。

像乡校私塾一样,书院同属民间办学,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乡校是启蒙、基础教育;书院是高等、精英教育。乡校多由乡绅兴办,书院则必须由名高德彰或甲学一方的明贤大哲创办或主持。书院为讲学论道、学术研究以及思想传播提供了一片天地。书院辅助了官办教育,朝廷则通过赐书、赐产、赐田等方式,承认书院的功德,支持书院的存在与发展。

书院产生于唐,兴盛于宋。唐宋之交,各路军阀忙着切江山的大蛋糕,王位的争夺战进入白热化状态。在政治动荡的殃及下,官办教育几近中断。在这种历史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为避乱世隐居林泉的鸿学大儒,纷纷依山置田建宅,聚书授徒。应这一历史机缘,“书院之设犹如春笋,呈一时之盛”,书院成了继承学统、传递学术薪火的“独轮车”。在书院群星灿烂的年代,嵩阳、岳麓、雎阳、白鹿最为显赫,被誉为中国四大书院。

南宋以后,随着王宫霸主的频频易人,学术取向的不断变化,理学的声弱势微,如日中天的书院,也日渐西沉在历史的暮色里。然而,它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功绩,以及它在中国思想史上传薪播火的足音,却永远留在我们的民院害限嵩间记忆里。

嵩阳书院坐落在嵩岳太室山之阳,东望中岳庙,西眺少林寺,位居佛、儒、道三大胜迹之中。据《嵩山志》记载:嵩阳书院初为嵩阳寺,隋朝改为嵩阳观,唐初更名太乙观,后周时由学者奏请世宗批准,在此设立书院。40年后,也就是在公元1035年,景佑帝敕令重修,赐额更名为嵩阳书院,并置院长,给膳田百亩。

司马光和二程兄弟先后来嵩阳书院讲学,使嵩阳书院声望隆盛,远近学者也都慕名纷至沓来,最盛时达数百人,名列四大书院之首。靖康之难以后的四百余年里,嵩阳书院由盛而衰,渐而荒废。夕阳西下,历史留给书院的只有荒草蔽瓦砾、遗址走狐兔、残碑栖昏鸦。

明嘉靖年间,登封县令侯泰在书院废墟上再兴土木,筑堂造舍,请师聚徒。一时之间,嵩阳书院颇有振兴之势。然而事过境迁,侯泰虽有再兴书院之志,却已无再现昔日盛况之力。随着明朝末日的来临,战患频至,嵩阳书院再度堂倾人散,书失碑斜。

清康熙年间,社会稳定,国强民安,崇儒尚文之风又起。知县叶封、张塌,知府汪楫,巡抚王日藻、阎兴邦,学道林尧英,致仕乡贤耿介等人相继在故址对书院修复、扩建。历经十余个春秋后,莘莘学子的读书声和着五更鸡鸣,再度和叠石溪的幽弦相和。

以先圣殿、讲堂、道统祠、藏经楼、诸贤祠、丽泽堂、观善堂、辅仁居、博约斋、敬义斋、三益斋、四勿斋、崇儒祠为主体建筑,以仁智亭、川上亭、君子亭、观澜亭、天光云影亭为陪衬点缀的嵩阳书院,再度成为名山中的胜景和儒学圣土。

嵩阳书院在康熙年间的复兴,是嵩阳书院最后、也是最出彩的一幕。这高潮与落幕时分的主角当属耿介。

耿介,号逸庵,学界亦称其为嵩阳先生,乃登封人氏。耿介顺治八年中举,九年进士及第,选作翰林院院士庶吉士。曾以副使巡海闽省,清逆产,筑石城,闽民至今赖之。耿介历任大名兵备道,所至筑城造船,安抚百姓,昼则督之,夜则戒备,禁革积弊,平冤息讼。所任地方境平民安。其母病故奔丧离闽之时,当地绅士百姓依依不舍,泪雨洒道,攀祭哭送数里,不忍离别。

耿介别职辞官期间,闭门读书,砺志修德,尊孔宏儒,以明道先生“内主以敬,行之以恕”为至境,神往而体行,并以“敬恕”为堂名,以“敬恕主人”自居自勉。他曾与张坝、李来章、冉觐祖、张沐、窦克勤等志同道合者修书院、请名师、捐义田、定会约、立学规,使嵩阳书院日臻完备。正因为有了耿介这样识、德、名样样超拔卓然的人来治事,嵩阳书院才奠定了位居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不朽荣名。

绿满平芜草色齐,燕子初归白昼迟。映溪桃李才烂漫,夹岸杨柳正参差。一年好景是青春,古人读书惜寸阴。读书之乐乐未央,夜来微雨长新篁。

让我们踏着嵩阳先生的诗韵步入嵩阳书院,遥听嵩阳先生剔肉见骨、振聋发聩的儒学真言:

道之所以穷天地亘古今而不变者,以承其统者,之有其人,不可变也。道统与治统恒相关,而其间分明行焉。达而在上道行,穷而在下道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或为君,或为相,道行于上。而时雍风动,地平天成,太和在宇宙间,此以治统为道统,而行可兼明也。盖千圣相传一道,千圣道传一心。尧禹周公之心,即舜汤文武之心;舜汤文武之心,即孔子之心;孔子之心,即颜曾思孟,周程张朱之心。心者何?更无一毫等待,一毫停息。吾人之爱心亦只是一个生理,乃仁主于爱,而爱莫先生于爱亲亲,便是孝。今观一部《论语》,孔子弟子不是问仁,便是问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恶,不敢慢,不敢遗,不敢失。自爱乃爱之始,孝之初。而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吾人要学为圣贤,先要学为仁人。

嵩阳先生无愧于说与做、思与行、工与功的成功典范,他用一生的足迹,忠实地践行着自己的儒学理念。仁,是儒学的灵魂与精要。让我们听听林尧英是怎样向嵩阳书院的学子们释仁的:

仁义礼智皆心之德,仁包含了义礼智,故仁乃本心之全德。求仁,功在克己。克去己私,天理自复。克去人欲,复还天理,一日如是,日日必求其如是,一事如是,事事必求其如是。至人欲净尽,天理流行,合于天地,造于圣道,天下归仁。

人人皆仁,便是天下归仁的圣道大境。作为儒学圣地的嵩阳书院,不仅树起了嵩阳先生这样明道重行的仁德丰碑,也化育出书院邻居——“嵩阳老农”这样仁厚德彰的杰出人物,他与嵩阳先生比肩而立。由嵩阳先生主持的、向学子们讲述的关于嵩阳老农的故事,自有感人之处。这发生在身边的、有血有肉的故事,要比孔夫子纸上言仁更生动、更有号召力。

中州名儒靳孝廉的声音从书院讲堂传出,回荡在巍巍嵩山,也回荡在后人的心魂中。

道光丁未年秋。大饥饿再度肆虐着中原大地,山高土薄的嵩山地区,更是生机凋零,哀鸿遍野,百姓们已是朝不保夕。为了活命,嵩山灾民忍痛贱卖田产,或守在故土苦苦撑持;或扶老携幼,举家逃荒他乡。在这场悲剧的演绎中,我们身边诞生了一桩永垂史册的故事:一对农民兄弟,用他们博大的仁怀,构铸起一座仁爱的丰碑,这碑的名字叫“嵩山老农”。

在饥荒日重,卖田典产的风潮中,勤勉持家,手有余粮的当地农民张希寓、张希添兄弟,低价购买下20余人家的80多亩田地。饥荒过后,兄弟俩深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儿,他们连买地时低廉的地金也不再索要,慨然烧掉地契,把土地无偿地归还原主,让乡亲们在失而复得的土地上播种希望、安身立命。

为嘉其义德,洛阳太守贾云生授兄弟二人“高义可风”匾额,并高悬于张家门楣,永志旌表。

为了让嵩阳老农的高风大德永续流传,中原布衣诗人王丹以炽热的激情,写下了《焚券行》的歌谣。今天,我把这首歌谣吟诵给各位同道、也吟诵给嵩阳老农宽仁高阔的灵魂:

眉山苏长公,焚券还宅,阳羡说高风。寥寥千百载,谁继芳踪?近得嵩阳老农。嵩阳遘凶岁,老农心恻然,售而谋诸弟,曰有同心。行之毋濡滞,可惜田家非素封,金尽而止限于势。未几大有年,流离琐尾反故廛。丸竞其麦,可惜惟我之田,欲赎不能心忧煎。老农知其返,急召曰来前,酒馔纷纷罗儿筵,反我乡里,辞彼道路,当欢而悲。我知其故,爰有酒令畅离愫,尽出旧券付兰炷。田各归主,君等勿误,满堂泣拜,泪下如雨。兄弟怡怡,了此天趣。河南大尹旌其乡,义民歌编孝友张,口碑心史,令名煌煌。富窟钱虏真铸错,愧焚券之农叟,或梦醒黄粱。

从嵩阳书院传出的对嵩阳老农的礼赞,也是一曲儒学劝仁喻善的颂歌。在这个层面上的道德引领和价值趋向,是儒学中非常光辉的一面。然而,儒学的精要是求知修身、孝道忠君,目的是求官入仕、闻达于世。由于受这种世俗性与功利性的牵累,导致孔学中生出一些“半截子”真理和“过了头”的真理,而“半截子”与“过了头”的真理中便又生出悖谬和毒素。

克人欲,复天理:多一分天理,便少一分人欲;灭一分人欲,便多一分天理。克己复理,后又演变成克己复礼,成了孔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然而,人欲和天理是一对天敌吗?不但不是,人欲本身就是天理。人的原欲,食、色,是不是天理伦常?这不是要“复”的东西吗?而真正应该克制的那部分人欲的社会性欲望:钱、权、名,又恰恰是儒学极力倡导的,它鼓励人通过读书、事君博得功名。儒学不仅授以博取之道,而且授以博取之术,之伎,而钱、权、名这些欲望的极度膨胀,就像锈吃铁一样,销蚀掉正常的、合乎天理的人欲和人性。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弃。珍爱自己的生命,就是敬畏天伦、孝敬父母——儒家这一理论可谓顺天道、重人伦、合礼教。然而,在人性的阳关大道上刚走了一程,又岔上了旁途弯路:把事君忠君变成了孝敬父母的最高体现。这样,对生命的天然热爱、对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的感恩报答之情,就被功名利禄取代了、被皇权异化了。中国历史上仕人阶层独立人格、独立思想长久稀缺,而弯脊烂膑之流的弥久充斥,与孔学的皇权至上、弃理崇礼、无条件忠君的奴格教化大有干系。

由李林甫、徐浩隶书的碑文字字工巧,无一笔瑕懈。碑文记载了道士孙太冲为明皇炼丹事。民间相传,明隆庆三年七月八日,巡按监察御使蒋机看过碑文,愤然题诗,书于碑的阴面:

道旁林甫碑,读之面发赤。心惨似剑矛,言甘如醴蜜。唐家圣德辞,出自奸谀笔。天怒春雷轰,勿久污太室。

蒋机墨迹未干,雷即下击,碑顶劈去一半。虽然这一传说太巧合,天合人愿,带有太强的感情色彩,然而,诛奸谀于既死、以口舌代斧钺,却也表达了正义的声音、历史的良知。

书院是求知、求真、求是之所,天雷炸破炼丹碑的传说产生于嵩阳书院,不仅是对荒诞的炼丹术的批判与否定,也是对皇帝“万寿无疆”白日梦的嘲讽,就像肥沃的土地上长出茁壮的庄稼一样,这一传说与嵩阳书院竟是如此相得益彰。圣德感应碑原本是一桩历史污迹,却被嵩阳书院学人巧妙地点化为历史荣辉。它不仅表现出崇天理的大胸襟,也闪射出“黑色幽默”的智慧之光。

参考文献:《嵩阳书院》《世界遗产名录》《世界文化遗产嵩阳书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